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胎儿心律失常的多普勒频谱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启昌  鲁树坤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8):468-470,T049
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对临床检查发现有心律失常的妊娠24~40周的胎儿的82例,进行检测,同时获取胎儿左室流入道和流出道血流频谱。通过分析房室激动顺序、频谱特征和时相关系,分类诊断胎儿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缓17例,窦性心动过速16例,房性早搏28例,室性早搏16例,2:1 II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心房颤动2例。常见胎儿心律失常频谱特征为新生儿多普勒与心电图同步检查所证实。表明脉冲多普勒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引导穹隆穿刺抽吸无效卵泡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疗效。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48例PCOS患者治疗前后卵巢最大面积、卵泡计数;子宫及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 I)、搏动指数(PI);并检查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睾酮(TTE)。结果:穿刺治疗后卵巢最大面积减小,无效卵泡数明显减少;子宫和卵巢动脉R I、PI较治疗前降低;血清LH、TTE、LH/FSH值降低,FSH值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穹隆穿刺抽吸无效卵泡,可显著改善PCOS患者性激素水平、卵巢形态及子宫卵巢血液供应,使卵巢成熟卵泡生成,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3.
穴位埋线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以来,我们用穴位埋线治疗4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获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 诊断按《临床内分泌学》(朱宪彝主编.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51,258)标准。47例患者中,男16例,女31例;年龄17~49岁,平均310±56岁;病程2个月~15年。本组患者中除3例曾口服药物无效而改用埋线外,其余均为初治者。47例中,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泻,5例有轻度或中度心功能减退而不能坚持正常工作。47例患者甲状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TT3、TT4、FT3、FT4与甲状腺动脉血流量等均高于正常。治疗方法 患者在埋线期间不服或停服治疗甲亢…  相似文献   
34.
胎儿复杂先天性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产前胎儿超声、彩色多普勒的普遍开展 ,经阴道、经会阴等探测途径的增加、经验的积累 ,一些复杂的先天畸形在妊娠期、甚至妊娠早期得到诊断。羊水抽吸或胎盘绒毛取样染色体分型、卵磷脂与鞘磷脂比率、孕妇α 胎蛋白测定及胎儿超声心动图应用等辅助下 ,可以对胎儿进行较全面的评价。有助于产科、超声以及小儿外科大夫评估预后、解答咨询、决定是否中止妊娠或作剖腹产、作胎儿外科手术或生后及早手术治疗。而有些胎儿囊肿、积水病变在出生前可以消失 ,因此 ,有必要多次超声随访。现就近来若干新进展分述如下 :泌尿系畸形 (UTA ) :Ch…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6(IL-6)短期扩增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密度剃度离心的方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经SCF和IL-6孵育48 h,用CCK-8方法检测CD34+细胞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前后的CD49d(VLA-4)、CD11a(LFA-1)、CD62L(L-selectin)及CD184(CXCR4)的表达。用纤连蛋白(FN)包被96孔板,检测经或未经因子扩增的CD34+细胞的黏附能力。扩增的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下层添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流式细胞仪检测迁移细胞数,计算迁移率。结果:经SCF+IL-6处理48h后CD34+细胞扩增近3倍;表达CD49d、CD11a、CD62L及CD184的CD34+细胞的百分数分别由原来的26.34%±5.37%、17.63%±4.57%、46.38%±6.61%和9.58%±1.56%增加到65.67%±8.72%、56.67%±6.34%、84.76%±9.57%和19.32%±3.64%(P<0.01)。扩增后的CD34+细胞对FN的黏附能力及在SDF-1诱导下的迁移作用都显著增强(P<0.01)。结论:SCF+IL-6短期扩增CD34+ 造血干/祖细胞显著增加细胞的黏附能力,增加SDF-1诱导的迁移作用,可能是SCF+IL-6促进归巢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用尼克酰胺、β-细胞调节素(betacellulin)、bFGF、HGF诱导人脐血CD34 细胞向胰岛细胞的分化.方法 用磁性细胞分选试剂盒(MACS)分离出CD34 细胞后在含5?S,1×ITS,4.7mg/L亚油酸,10-4mol/L 2-磷酸抗坏血酸的低糖型DMEM中培养,扩增后于培养第5d加入尼克酰胺、betacellulin、bFGF、HGF进行诱导,并于诱导14d、24d留取细胞.应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分化细胞中胰岛细胞标志物,并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水平.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34 细胞的平均分离纯度>90%,达到分离要求.RT-PCR检测到诱导后的CD34 细胞表达nestin、ngn3、IPF-1 mRN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诱导的CD34 细胞中出现nestin和insulin阳性表达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分化率平均为(9.8±2.7)%.ELISA检测发现诱导组和未诱导组培养液中的insulin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体外联合应用上述因子能诱发脐血CD34 造血干细胞向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静脉导管的多普勒血流频谱在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检测800例孕11~14周随诊的单胎孕妇胎儿的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对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的胎儿分别于孕18~20周和孕22~24周进行详细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余孕妇则于孕18~24周行一次详细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正常胎儿静脉导管的血流频谱为心室收缩期波峰(S)、心室舒张期波峰。(D)和心房收缩期波谷(A)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均为前向血流;2.2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中18例静脉导管的A波出现反转,2例出现A波消失,2例无明显变化;3.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在孕早期(11~14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3.2%,阳性预测值为13.1%,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性为83%。结论 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异常可作为孕早期(11~14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一个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38.
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与其病理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以提高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116例乳腺良、恶性肿块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乳腺恶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常表现为:收缩期峰值速度前移,常出现于收缩期的前三分之一时段;收缩期上升及下降速度均较快,表现为上升波和下降波陡直;舒张期起始波常出现于收缩期下降波的中点以下,舒张末期常无血流或出现反向血流频谱。②乳腺良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为收缩期峰值速度常居中,出现于收缩期的中三分之一时段;收缩期上升及下降速度均较慢,表现为上升波和下降波倾斜;舒张期起始波常出现于收缩期下降波的中点以上,舒张末期常出现血流频谱。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一项值得重视的指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TCVD)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鉴别宫内外早早孕的可行性。方法:对101例处于早早孕阶段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进行TVCD检测,检测结果与最终妊娠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宫内早早孕组子宫内膜厚度常>1.5cm,其血流阻力指数(R1)常<0.5;宫外早早孕组子宫内膜厚度常<1.5cm,其血流RI常>0.5。结论:TVCD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并结合宫内或附件区的声像特点,可为宫内外早早孕的鉴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0.
超声探测颈项透明层检测早期胎儿异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超声探测颈项透明层在检出早期胎儿异常方面的作用。方法于孕11~14周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并随诊观察。结果通过超声探测共检出52例颈项透明层增厚的胎儿,其中6例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胎儿,7例正常染色体但随诊发现严重并发症的胎儿,与颈项透明层增厚但染色体及预后正常的胎儿相比,上述异常胎儿在于孕11~14周时的颈项透明层显增厚(平均厚度6.8mm对3.5mm),且大多数进展为妊娠中期时的颈部水肿,并合并其他超声异常。结论超声测量颈项透明层厚度能早期有效地检出异常胎儿及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的胎儿,且超声随诊观察颈项透明层厚度的变化对于鉴别诊断及评价预后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