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关节挛缩患者住院康复和门诊康复的疗效,探讨护理对TKA术后关节挛缩患者的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2010—2013年间该院收治TKA术后关节挛缩患者44例,随机分为住院组20例和门诊组24例,分别行团队康复和单纯功能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及6个月随访时分别行满意度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评价。结果相比门诊组,住院组治疗后和6个月随访时的满意度更高(P〈0.05);住院组的治疗后和6个月随访时的WOMAC评分更高(P〈0.05);住院组并发症更少。结论对于TKA术后关节挛缩患者,以功能康复和医学护理为主的团队康复比单纯功能康复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医学护理可能有助于减少TKA术后关节挛缩患者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oll样受体9基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LR9)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是否存在多态性。方法提取26例SLE患者mRNA并逆转录为cDNA,扩增产物经3730 DNA自动测序仪测定TLR9基因序列。结果TLR9 mRNA自起始位点起第1783、2269和3222位碱基存在二态性(A或G),这3个位点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别称之为SNP1、SNP2和SNP3,其中SNP1是我们新发现的多态性位点,SNP2和SNP3为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SNP数据库中公布的位点,它们均不改变氨基酸编码。SNP2在人群中可表现为AA纯合、GG纯合或AG杂合3种基因型,在SLE患者中以AG型为主(50%),而在正常人中以GG型为主(75%)(P<0.05);SNP1和SNP3只在一名男性SLE患者中发现,表现为AG杂合,其余个体均为GG纯合。结论TLR9基因编码区中的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LE发病相关联。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总结先天性鱼鳞病少见临床类型的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5年5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的少见类型的先天性鱼鳞病患儿4例.结果 4例均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2例非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表现为红皮病和弥漫性白色至淡棕色鳞屑,均发生睑外翻和听力异常,其中1例掌跖角化过度.2例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于出生后不久起水疱,以后增厚灰棕色的、疣状鳞屑泛发于躯干和四肢,包括皱襞部.2例均发生红皮病,掌跖未累及,指趾甲和毛发正常.本组4例患儿经治疗后改善,其中3例应用阿维A联合外用药物治疗.结论 2例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鱼鳞病可能由自发突变引起.小剂量阿维A联合外用药物治疗先天性鱼鳞病安全但短期有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中自介素-20(IL-20)基因启动子区-167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上呼吸道感染(URI)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上海周边地区340例汉族银屑病患者及193名正常对照者的IL-20基因多态性。并将银屑病患者按是否与URI相关分组,其中以URI为诱发或加重因素者为106例;不以URI为诱发或加重因素者234例,2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银屑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启动子区-1679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爹以UR]为诱发或加重因素的银屑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在此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P〈0.05,P〈0.01);而与URI无关的银屑病患者与对照者间在此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上海周边地区汉族人群中,IL-20基因-1679位点的C等位基因可能具阻止银屑病发生的作用,而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其银屑病易感性。与URI相关的银屑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相比,G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增加,提示G等位基因可能使正常人在微生物感染后更易诱发银屑病或使银屑病患者原有疾病加重。  相似文献   
25.
遗传性皮肤病是一类由于基因变异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并不少见。该文主要介绍一些国内外常见的遗传性皮肤病相关网站,并阐述其在教学中的意义,以便能够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对遗传性皮肤病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明确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是否存在肩胛肌失衡(SMI),并分析其特有的表面肌电图(sEMG)特点及发病机制,为预防康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国家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分为健康运动员组(HA)、肩胛失衡运动员组(IA)以及健康对照组(CON)进行肩胛肌肉sEMG测试。结果:正手击球时,IA组运动员的斜方肌上束(UT)和前锯肌(SA)的活动较CON组和HA组增大(显著性分别为P=0.002;P=0.004,P<0.001),而斜方肌中束(MT)的活动较后两组明显减小(P<0.001);反手击球时,IA组运动员的UT的活动较CON和HA组增大(P<0.001),MT的活动较后两组明显减小(P=0.015)。结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存在肩胛肌失衡,且有其特有的sEMG特点;SMI乒乓球运动员可能出现盂肱关节的前移、外移和下移。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白介素12B(IL-12B)基因多态性位点rs6887695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家族史、临床类型、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ABITaqman探针荧光PCR技术,对57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1403例健康对照的DNA样本进行IL-2B基因多态位点rs6887695的基因分型。使用SPSS14.0分析软件,妒检验比较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不同临床表型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性。结果IL-12B基因多态性位点rs6887695三种基因型(GG、GC、CC)频率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组分别为42.61%、45.39%和12.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4.42%、47.83%和17.75%;等位基因频率(G、C)患者组分别为65.30%和34.70%,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8.34%和41.6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16.31和16.54,P值均〈0.01),在慢性斑块状(543例)和急性滴状银屑病患者(32例)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18.11和12.19,P值均〈0.01)。等位基因G和基因型GG在患者组中的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等位基因G和基因型GG在斑块状患者中的频率高于滴状患者。少儿发病组(35例)与成人发病组(540例)、家族史阳性组(102例)与家族史阴性组(440例)、男性患者组(341例)与女性患者组(234例)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IL-12B(rs6887695)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易感性相关联,特别是与斑块状银屑病相关.但与患者的发病年龄、家族史及性别可能无关联。  相似文献   
28.
臂丛神经包裹在连续相通的筋膜间隙中,只要有足够容量注入筋膜间隙,理论上均可使全臂丛阻滞[1].但传统的肌间径路臂丛神经阻滞(BPB)是一种盲探式操作,要求患者清醒、合作并及时诉说穿刺针触及神经干的异感,给患者带来主观上的不适感.本文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3月拟行肩关节以下的上肢手术患者100例,采用解剖定位无异感法与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其阻滞效果.  相似文献   
29.
<正>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董×,女,16岁,国家蹦床队集训运动员。于2010年10月13日下午,正常训练到16:30左右,做分段训练,12001屈(前屈三周180)接800屈(后屈两周)再接12001团(前团三周180)落网时与网配合不协调,导致左膝屈曲外翻位扭伤,自觉左膝关节有"吧嗒"一声并有错动感、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现场检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中布托菲诺对抑制阑尾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的急、慢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布托菲诺组(Ⅰ组),芬太尼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待麻醉平面满意后,Ⅰ组缓慢静脉注射布托菲诺20μg/kg,Ⅱ组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Ⅲ组缓慢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通过观察术中3组抑制阑尾牵拉反应,优秀,良好,较差,差的例数加以评价比较各组的效果。结果Ⅰ组优秀率为93.3%,Ⅱ组为56.7%,Ⅲ组为10.0%,其中Ⅰ与Ⅱ组、Ⅰ与Ⅲ组、Ⅱ与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菲诺能明显地抑制阑尾牵拉反应,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