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4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21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583篇
内科学   435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181篇
外科学   789篇
综合类   1328篇
预防医学   485篇
眼科学   134篇
药学   406篇
  7篇
中国医学   397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扩张囊外纤维包膜的组织学结构及其意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扩张囊外纤维包膜的组织结构和转归.方法用12只白色小家猪制作常规间断扩张(CITE)和持续恒压扩张(CPTE)动物模型,取纤维包膜做测量和组织学检查.结果CPTE纤维包膜的组织厚度和收缩率明显小于CITE组(P<0.05).纤维包膜有4层结构,其中含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另含有发育良好的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皮瓣移植后,皮瓣侧纤维包膜大部退化,弹力纤维层和纤维板层仍存.创基侧的纤维包膜则基本完全退化.结论纤维包膜具有收缩和供血能力.去纤维包膜可减轻皮瓣回缩,但制作较大的扩张皮瓣最好保留纤维包膜.扩张器底部的纤维包膜可不处理.  相似文献   
62.
持续恒压组织扩张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持续恒压组织扩张术是一种快速皮肤扩张法 ,1995年我们对其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 ,并于 1998年用于临床 34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34例 ,男性 13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3~47岁 ,均为烧、烫伤后皮肤瘢痕患者。共埋置扩张器 76个 ,其中头面部 2 9个 ,胸背部 17个 ,双上肢 11个 ,双下肢 19个。扩张器容量最小为 30ml,最大 5 0 0ml。患者 1次最多使用扩张器 5个。1 2 扩张器置入方法 成人选用局部肿胀麻醉[1 ] (可合用强化麻醉 ) ,儿童复合氯胺酮基础麻醉。肿胀麻醉液配方 :2 %利多卡因 2 0ml,肾上腺素 0 5mg,加生理盐…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面部瘢痕切除缝合的原则.方法回顾1992至1998年共行面部瘢痕切除缝合术1?156例,其中以11~40岁年龄段病例最多,共1?050例,占总数91%.分别采用直接切除缝合术、"Z”成形术、"W”成形术、分次切除术和即时扩张术等方法治疗.结果临床共治疗1?156例,效果满意.结论面部瘢痕如顺皮纹可不做或少做"Z”成形术,需做"Z”成形术时,一般"Z”的臂长1cm、夹角60°左右为佳,且与轴线长度相等."W”成形术对顺皮纹的线状瘢痕及早期缝合不佳留有针脚的瘢痕较适宜.对直径大于2.0cm的圆形瘢痕最好分次切除.一次切除张力较大的瘢痕可采用即时扩张术.同时术中注意剥离的范围及层次,皮下缝合不宜过多过密.  相似文献   
64.
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国内基础研究评析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目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虽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合格,但有无细胞毒性,注入体内后组织相容性如何,有无毒副作用需实验研究证实。方法:综合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国内11篇相关此产品的研究通过对成纤维细胞L929及神经元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注入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兔、香猪体内(皮下、肌肉、神经干周围、乳腺下)后,组织学、免疫学及排出试验等证实无细胞毒性,组织相容性好,较硅凝胶胶原蛋白反应轻微。结论:此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是当前较为安全的软组织充填材料,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METH1的cDNA片段在酵母双杂交中的表达及检测其对报告基因有无激活作用,为进一步明确METH1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Gal4系统3,经PCR扩增子METH1的cDNA片段,分别克隆入pUC19质粒,经测序正确后,再分别亚克隆入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中。将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AH109,检测其表达产物在酵母细胞中对报告基因的激活作用。结果成功获得METH1的cDNA片段,该片段所表达的蛋白对酵母菌AH109无毒性,且对报告基因无激活作用。结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METH1蛋白活性区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表达产物,可作为诱饵蛋白进行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切除耳部瘢痕疙瘩的手术方法和及时放疗联合应用的疗效。方法:对134例耳部瘢痕疙瘩病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特别对较大的瘢痕疙瘩采用了瘢痕疙瘩核心切除,保留部分瘢痕皮肤形成组织瓣的方法修复缺损,术后及时放疗5天,采用4~6Mev电子线照射,每次3~4Gy,总剂量15~20Gy。结果:96.27%的效果满意,3.73%部分残留及复发。结论:切除瘢痕疙瘩核心,用部分保留瘢痕皮肤形成组织瓣的修复方法,术后外观满意,及时放疗可以预防或减少复发,方法简便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正皮肤急慢性伤口(溃疡、创面)发生率逐年增加,发生原因涉及多种理化因素、生物因素或医源性因素,亦可是一些疾病的表现或并发症,其发展过程复杂而各有其规律。尽管功能敷料(包括相互作用型敷料和生物活性型敷料)、生物材料(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和组织工程皮肤)和负压治疗技术等多种实用的伤口治疗材料和方法不断出现,但专业的伤口治疗师和医师相对缺乏,部分医务人员不能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及材料,操作有待进一步规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生物医学研究发展迅速,生命组学、系统生物学、元基因组学、组织工程与干细胞技术、动物克隆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使得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和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发展必将对高等医学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医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更新、师资提升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将促使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更加开放,基础医学教学内容更前沿,临床医学教学纳入更多新技术、人工智能和信息化等学科内容,同对教师素质和教学资源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9.
李学铭教授治疗阴水水肿强调温肾化气,行水消肿。常以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淡附片、黄芪、党参、甘草八味药合为主方,方中重用附子温阳,黄芪补气,茯苓健脾渗湿,或加干姜、炮姜助热,而慎用利水伤肾之品。李老认为治疗肾性水肿,只要辨证得当,即当守方,切忌短期内不效更方,使换方无数而病不得愈。  相似文献   
70.
我院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12月行腹腔镜微创手术2 0 6例 ,男 4 4例 ,女 16 2例 ,男女比例为 1∶3.7,年龄 2 3~ 80岁 ,平均 4 6 .2岁。其中胆囊切除 2 0 4例 (胆囊切除加阑尾切除 1例 ) ,肝囊肿开窗引流 2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 36例 ,其中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 1例 ,阑尾切除术 8例 ,腹股沟疝修补术 6例 ,部腹产术 18例 ,输卵管结扎 3例。合并高血压病 12例 ,合并糖尿病 3例。本组患者除 1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外 ,其余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 ,建立CO2 气腹 ,压力设定为 1.6kPa ,应用德国R .wolf电子腹腔镜及配套器械操作。胆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