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当代医学的飞速发展,老年医学已经将亚专科门类逐渐完善,这将大大有利于疾病在此类人群中的专门研究。皮肤科近年来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主要焦点集中于针对难治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皮肤肿瘤)等新药、新治疗技术的研发,以及美容皮肤病学的兴起,特别是近两年来新激光、光子及注射技术的革新为皮肤美容、皮肤科学增添了许多生机。然而,医学是一门  相似文献   
42.
检测12例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前后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价素02受体(SIL-2R)和肿瘤环死因子(TNFα)水平并与同期手术无黄疸的胆道良性疾病13例作对照。结果显示,梗黄组术前SIL-2R较对照组升高,TNFα显著升高。术后梗黄组SIL-2R进一步升高,TNFα降低,百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梗阻性黄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抑,术后1 ̄2周内将进一步受抑,易发生感染并发症。  相似文献   
43.
44.
1 临床资料 病人,男,54岁,于3年前因无明显诱因龟头部红斑、水疱,稍有疼痛,同时出现下唇肿胀,继而起疱、糜烂,双眼充血、干痛伴视物模糊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检查:体温37.8 ℃,无关节痛,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尿蛋白(±),血常规正常,诊断为"白塞病".给予强的松30 mg/d, 复方丹参片6片/d及金霉素软膏治疗,2周后病情控制,糜烂面渐愈合,强的松减至5 mg/d维持.半年后因糖尿病遂停用强的松,改用雷公藤多甙30 mg/d维持.近2年来,病人每年均出现类似病史1~2次,每次皮损均于同一部位,且发作前1周至半月均有"感冒"病史,自服"快克"等解热镇痛药.病人否认其他慢性病史,本次发作4 d,曾因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后发热,自服"维C银翘片",于2001年2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求治.  相似文献   
45.
积雪苷霜软膏治疗慢性湿疹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病因复杂,外用药一般以激素制剂为主,由于此病反复发作,经常或长期外用激素,易产生副作用。我们试用积雪苷霜软膏(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慢性湿疹,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外毛根鞘无色素性黑素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外毛根鞘处于静息状态的无色素性黑素细胞(AMMC)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正常人头皮,采用NK I/beteb,HMB-45和TYR(酪氨酸酶),TRP1(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2(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抗体特异染色黑素细胞后,研究AMMC分布、形态和NK I/beteb,HMB-45,TYR,TRP1和TRP2等黑素细胞分化标记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外毛根鞘HMB-45,TYR,TRP1,TRP2四种抗体呈阴性;NK I/beteb阳性染色的细胞位于生长期毛囊外毛根鞘的中段,通常平皮脂腺水平或在其之下,这些NK I/beteb阳性细胞就是AMMC,AMMC数目较少,常成群集中分布,外观胞体偏圆,树突不明显,形态类似于周边的毛皮质细胞。结论AMMC位于外毛根鞘的中下段,形态和功能上均不成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抑制p21表达对低浓度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黑素细胞提前衰老的影响,以及黑素细胞提前衰老与黑素传递功能间的关系。方法:p21 siRNA序列转染黑素细胞,采用荧光显微镜、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抑制效率。将正常人黑素细胞分为对照组(阴性siRNA转染处理)、p21 siRNA组(p21 siRNA转染处理)、阴性siRNA+H_2O_2组(阴性siRNA转染24 h后加入400μmol/L H_2O_2处理)及p21 siRNA+H_2O_2组(p21 siRNA转染24 h后加入400μmol/L H_2O_2处理)。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EdU细胞增殖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21和树突调节蛋白[RhoA、Rac1及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骨架蛋白和黑素小体分布。结果:p21siRNA转染黑素细胞后明显抑制p2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与阴性siRNA+H_2O_2组比较,p21 siRNA+H_2O_2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降低、细胞增殖能力增加及p2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阴性siRNA+H_2O_2组树突负性调节因子Rho A蛋白表达升高,而正性调节因子Rac1及Cdc42蛋白表达均降低,且细胞骨架蛋白及黑素小体荧光强度均降低(P0.05)。经p21siRNA预处理后,p21 siRNA+H_2O_2组较阴性siRNA+H_2O_2组Rho A蛋白表达降低,Rac1和Cdc42蛋白表达均增高,且细胞骨架蛋白及黑素小体荧光强度均增高(P0.05)。结论:低浓度H_2O_2诱导提前衰老的黑素细胞存在黑素传递功能障碍,p21 siRNA可改善低浓度H_2O_2诱导的黑素细胞提前衰老以及受损的黑素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48.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遗传、环境和免疫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免疫机制方面,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 /辅助T细胞(helper T cells,Th)17途径已被确定为关键轴,促炎细胞因子IL-17A是其主要作用因子。有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Ig)E浓度增加。与非病变皮肤相比,病变皮肤有更多的特异性IgE的Fc段高亲和力受体I (receptor I for the Fc region of IgE,FceRI)相关细胞,包括肥大细胞,表皮树突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巨噬细胞,现就银屑病发病机制中IL-17关键轴与IgE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9.
目的:比较单纯皮肤磨削以及磨削术后联合外用硅凝胶或积雪苷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皮肤磨削术后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将101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B组和C组为治疗组,分别于术后5天起外用硅凝胶和0.25%积雪苷霜至术后8周结束。均观察治疗结束时红斑及色素沉着发生率,治疗前后瘢痕严重程度的积分评价。结果:与对照组A比较,治疗C组红斑发生率及色素沉着发生率均降低,C组的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于B组;B组和C组的瘢痕疗效明显优于A组,而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皮肤磨削术后联合外用硅凝胶或者积雪苷治疗面部增生性瘢痕效果可靠,后者还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肤色。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制备一种以卡波姆(carbomer)胶为基质的载体用于黑素细胞涂布法移植。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的黑素细胞,配制卡波姆胶半固体培养基;分别采用台盼蓝染色、噻唑蓝比色法[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1%卡波姆胶对黑素细胞毒性和增殖的影响;用Transwell培养板检测1%卡波姆胶对黑素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1%卡波姆胶作用0~36 h对黑素细胞活性和增殖无影响;1%卡波姆胶作用12 h后对黑素细胞迁移无影响(P0.05)。结论采用卡波姆胶混合黑素细胞,不影响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功能,可以作为新型黑素细胞涂布法移植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