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变应性鼻炎白细胞祖代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髓和外周血中的嗜酸粒细胞祖代细胞和成熟嗜酸粒细胞反应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材料和方法: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10例对照外周血标本,以ELISA检测血清中的IL-5,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的白细胞祖代细胞(CD_(34)、CD_(45)双阳性)。动物实验采用6~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变应性鼻炎模型,记数外周血和骨髓中白细胞比例,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中的IL-5。结果: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祖代细胞和IL-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骨髓中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变应性鼻炎模型骨髓和外周血中IL-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中嗜酸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向外周血及呼吸道粘膜的释放和迁移,可能在呼吸道炎症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疗效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声反射鼻腔测量系统、前鼻测压计、T&T嗅觉计定量检查法和术区黏膜评分法,对46例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鼻气道阻力、嗅觉、鼻腔术区黏膜形态进行测试.结果 鼻内镜手术后患者的鼻气道通气、嗅觉有明显好转;术后鼻腔、黏膜状况与功能恢复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鼻气道阻力、嗅觉功能测试、鼻声反射检查、术区黏膜评分检测作为手术前后鼻功能的检测手段,可对术后疗效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3.
外伤性嗅觉障碍大鼠嗅黏膜的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大鼠外伤性嗅觉障碍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嗅黏膜组织学变化.方法 神经切断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大鼠均在显微镜下暴露左侧嗅球,沿筛板切断神经组切断大鼠左侧嗅神经.采用嗅觉诱发电位(olfactory evoked potentials,OEPs)和神经示踪验证造模效果.术后1天、5天、2周、3周、6周处理大鼠,处理前1天每组各取2只大鼠经鼻腔滴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嗅黏膜及嗅球冰冻切片后观察嗅上皮的厚度、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嗅神经的连续性,并且行免疫组化观察嗅上皮中的新生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ORNs).结果OEPs及神经示踪证实手术方法可以完全切断嗅神经.术后1天,切断侧黏膜中ORNs出现凋亡,两组大鼠双侧嗅上皮厚度和细胞数量比值无明显变化.5天时切断侧嗅上皮中细胞数量减少,上皮厚度变薄,嗅球中无HRP标记纤维.术后2、3周大鼠嗅球中出现蓝色标记,嗅上皮厚度和细胞数量逐渐增加,但仍然与对照组有差异,此时嗅上皮中出现大量的新生ORNs.经过6周的恢复,嗅上皮厚度及细胞数量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嗅上皮中有较多的新生ORNs,其轴突与嗅球重新建立神经联系,但是上皮中仍然有一定数量的凋亡细胞.结论 嗅神经切断术可以作为制作外伤性嗅觉障碍的可靠方法;由于ORNs具有再生能力,大鼠嗅神经切断后嗅黏膜在一定时间内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4.
65.
嗅觉障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魏永祥 《耳鼻咽喉》1998,5(1):59-61
嗅觉障碍的病因及分类繁杂,在临床诊治方面也比较困难,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复习有关文献从影响嗅觉变化的因素和嗅觉障碍的分类、病因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6.
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上颌窦手术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目的报告经鼻完成鼻腔外侧壁切开并保留鼻泪管和下鼻甲,进入上颌窦的新方法及临床初步应用结果,并就手术方法和适应证进行探讨。方法12例住院手术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42-68岁。术前或术中组织病理学确诊为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8例,鼻息肉2例,复发性上颌骨囊肿1例,上颌窦根治术后囊肿1例。2例肿瘤患者因随访少于12个月不计入疗效评定。所有患者术前接受鼻内镜及鼻窦CT扫描检查。6例肿瘤患者同期行鼻窦MRI检查。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方法为在下鼻甲头端鼻腔外侧壁切开,解剖出鼻泪管后形成鼻泪管-下鼻甲瓣,内移后形成上颌窦入路,在鼻内镜直视下完成窦内病灶清除。术终复位下鼻甲和鼻泪管并完成下鼻道开窗。结果10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6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肿瘤Krouse分期均为13。术中见肿瘤起源于上颌窦,各壁均受累,前、内壁明显。2例鼻息肉累及上颌窦各壁。术后随访7~60个月,平均22个月,术腔上皮化,下鼻甲形态良好。1例术后6个月下鼻道上颌窦开窗口局部复发,局部清创后无复发。10例术后无溢泪等并发症。结论经鼻腔外侧壁切开并保留鼻泪管和下鼻甲进入上颌窦,为彻底切除上颌窦病灶及经上颌窦进入眶底和翼腭窝等提供一新的微创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倍他米松对大鼠嗅感觉神经元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嗅觉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取10只大鼠,提取嗅感觉神经元细胞膜蛋白,加入终质量浓度为0.1mg/ml和1.0mg/ml的倍他米松预孵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观察不同孵育时间点(5min和30min)环核苷酸门控通道(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CNG通道)配体cAMP生成量的变化。结果0.1mg/ml和1.0rag/ml倍他米松可提高大鼠嗅感觉神经元中cAMP生成量,同一时间点两个浓度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倍他米松预孵育5min后即引起cAMP浓度的快速升高,直到30min仍维持较高水平,同一浓度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倍他米松可使嗅感觉神经元内cAMP生成量增多,且1.0mg/ml倍他米松的作用大于0.1mg/ml的倍他米松。糖皮质激素对嗅觉障碍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嗅觉信号转导过程中腺苷酸环化酶-环磷酸腺苷通路强化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明确嗜酸粒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BP)在慢性单纯性鼻窦炎鼻腔黏液中的表达,初步探讨MBP与慢性单纯性鼻窦炎发生的关系.方法:取3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及30例健康人鼻腔黏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嗜酸粒细胞MBP的表达.结果: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黏液中MBP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鼻腔黏液中MBP表达增加可能是慢性单纯性鼻窦炎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9.
嗅神经切断术后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嗅上皮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与嗅感觉神经元(olfactoryreceptorneurons,ORNs)再生的关系。方法建立嗅神经切断的小鼠动物模型,在术后8小时、2天、3天和5天分别通过免疫组化和相对半定量RT-PCR的方法,在蛋白和mRNA水平观察LIF及其特异性受体LIF-R在嗅上皮中的表达情况。结果LIF和LIF-R的表达都是在术后8小时迅速、一过性地上升,随后又迅速恢复至对照组水平。LIF由残留的ORNs表达,LIF-R则由基底细胞和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表达。结论LIF是在ORNs凋亡再生机制中较早表达的一种细胞因子,凋亡中的ORNs产生并分泌的LIF作用于基底细胞和嗅鞘细胞,从而启动调节ORNs再生的一系列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鼻中隔偏曲软骨塑形后同期进行外伤性歪鼻矫形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例临床确诊住院手术的陈旧外伤性歪鼻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内镜辅助下做鼻中隔鼻阈倒L切口,沿切口向上潜行分离建立鼻背畸形移植填充区;之后利用切取的鼻中隔软骨塑形后植入到偏曲凹陷的鼻背区加以歪鼻矫形,满意后行鼻外固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