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20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湛  许相丰  魏刚 《天津医药》2016,44(8):1022-1025
摘要: 目的 比较宫颈癌磁共振成像 (MRI) 分期与 2009 版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 分期的准确度并评估 MRI 诊断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 比较 86 例宫颈癌病例 (手术病理分期≥Ⅰb 期) MRI 分期与 FIGO 分期的准确度; 取横断面扩散加权成像(DWI) 呈稍高信号, 图像上短径≥1 cm 的淋巴结为转移淋巴结, 分析其特征并评估 MRI 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 敏感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及转移基本特征。 结果 FIGO 分期准确度 80.2% (69/86), MRI 分期准确度 83.7% (72/8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MRI 诊断淋巴结转移准确度 94.2% (81/86)、 敏感度 73.3% (11/15)、 特异度 98.6% (70/71)、 阳性预测值 91.7% (11/12) 及阴性预测值 94.6% (70/74); 11 例真阳性淋巴结转移以左髂内及左髂总淋巴结为主, 平均短、 长直径比 0.76, 包括 3 例类圆形, 3 例边界不规则形, 4 例巨大融合形, 1 例含中心坏死区。1 例假阳性位于右髂内淋巴结, T2WI/TRA 呈巨大融合形, 薄层扫描显示外形较细碎, 而 T2WI/SAG 则呈长条形。结论 MRI 分期与 FIGO 分期准确度均较高, 两者结合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度; MRI 能较准确诊断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2.
双柏喷膜剂塑料包材吸附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斯健  朱小凤  何坦  张龙开  刘东辉  魏刚 《中草药》2013,44(18):2537-2541
目的 考察3种医用塑料包材对双柏喷膜剂中各成分的吸附性,选择合适双柏喷膜剂的包装材料。方法 将双柏喷膜剂分装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塑料喷雾瓶中,分别进行影响因素试验与常规留样试验,分别对样品溶液进行性状检查、喷瓶材料性质考察、喷瓶内部颜色检查,筛选较佳包材进行相容性长期试验,观察喷瓶内壁颜色变化以及采用HPLC法测定药物质量浓度和瓶壁吸附药物的量。结果 3种包材载药后颜色变化程度:HDPE>PP>PET,PP瓶出现硬度、冲击强度下降;PET瓶对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产生微量吸附,其他成分均未产生吸附;贮存在PET瓶中的双柏喷膜剂,各成分除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外,其他药物的量均稳定。结论 PET适宜作为双柏喷膜剂的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制备β-细辛醚微乳,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根据β-细辛醚在各溶媒中的溶解度初步确定处方组成,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对处方进行优化;采用HPLC法测定微乳中β-细辛醚的质量分数;以外观、粒径及其分布、多分散指数(PI)、pH值、黏度和β-细辛醚的质量分数为指标考察所制备微乳的初步稳定性.结果 优化的处方组合为β-细辛醚-肉豆蔻酸异丙酯-聚氧乙烯蓖麻油-丙三醇的质量比为1∶2∶8∶2.制备的微乳澄清透明,有蓝色乳光,平均粒径为(18.2±0.2)nm,PI为0.222±0.005,pH值为6.50±0.01,10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和高温灭菌后均无分层现象,平均载药量为(21.5±0.48) mg/mL.结论 所制备的微乳理化性质较稳定,符合鼻腔给药制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编制学员用军校理科大学教员评价量表,为今后选拔、评估军校理科大学教员提供量化评价工具。方法基于前期构建的"军校教员胜任特征模型",根据军校学员评价教员的侧重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论证法,对"同行用军校理科大学教员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体系"进行必要修改,最后构建起适应学员的军校理科大学教员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再依据权重体系把评价指标体系转化为评价量表。初步编制的量表经预测后形成实测量表,用实测量表正式施测,以某军校优秀教员为效标,检验量表的效标效度。又针对同一批评价对象进行了重测。结果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和重测系数分别在0.769~0.878、0.805~0.895。对学员用评价量表42个题项和自评量表得分进行因素分析,接着又对学员用评价量表的分量表德、勤、体、能、绩得分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2次得到了同样的三因素模型(课堂质量、教师能力、综合素质)可解释总方差60%以上的变异量。优秀教员组在勤、能、绩的课堂质量、总绩得分及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P0.01)。结论编制的学员用军校理科大学教员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学员量化评价教员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5.
山楂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山楂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为35℃;流速为1.0 m L·min-1。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不同来源的10批山楂样品均标示出12个共有峰;10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964~0.995,提示山楂成分质量较稳定。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山楂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建立霍山石斛(霍山米斛)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拟定黄酮类成分指标群。方法采用Kromasil100-5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0 nm;柱温为35℃;体积流量1.0m L/min。结果霍山石斛标示出24个黄酮类特征共有峰,10批样品的相似度为0.9180.990,相似度较高。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本研究为霍山石斛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恶性腹腔积液是晚期腹盆腔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晚期腹盆腔肿瘤手术中并不少见.大量的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于2002年8月~2004年12月用术后早期持续腹腔热灌注化疗(Continued Hyperthermic Peritoneal Perfusion-CHPP)方法治疗恶性腹腔积液1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以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co-泊洛沙姆)共聚物水凝胶,研究凝胶的平衡溶胀性质及模型药物(VB12)在溶胀和收缩状态水凝胶中的扩散性质。随着甲基丙烯酸与泊洛沙姆中乙氧基单元氢键络合的形成和解离,水凝胶表现出pH敏感的溶胀性质和药物扩散性质。酸性介质中凝胶的平衡溶胀率低;中性和碱性时(介质pH高于凝胶溶胀转变的pH),凝胶的平衡溶胀率急剧增大。络合状态水凝胶中,VB12的扩散系数在10-10 to 10-7 cm2s-1范围;而溶胀状态时,VB12的扩散系数在210-6 cm2s-1左右。聚合反应条件以及共聚单体的组成等对水凝胶的结构和溶胀性质、溶质的扩散性质明显影响。凝胶的平衡溶胀率与溶质的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自由体积理论描述,对于甲基丙烯酸和乙氧基的摩尔比>1和<1的水凝胶,lnD与1/H-1分别符合不同的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109.
pH值对马来酸噻吗洛尔角膜透过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魏刚  徐晖  马英  李三鸣  郑俊民 《药学学报》2001,36(9):707-710
目的 研究pH值对马来酸噻吗洛尔(TM)角膜透过性的影响,为其处方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TM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DCapp)。用体外扩散实验考察各种pH值条件下离体兔眼角膜对TM的透过性。结果 由DCapp求得TM的分配系数和pKa分别为63.63和9.17。在生理介质中,TM的表观透过系数为1.43×10-5cm·s-1。随着pH值由6.65升高至9.20 ,TM透过角膜的滞后时间缩短到1/20 ,累积透过量增加1.3倍。计算得到游离型噻吗洛尔的角膜透过系数为解离型的3.3倍。结论 噻吗洛尔主要以分子状态经细胞内途径透过角膜,且角膜上皮是其扩散的主要屏障。  相似文献   
110.
双柏散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来双柏散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疮疡、急腹症、慢性盆腔炎、内科急症痛症等病症,疗效明显。药理试验证实本方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促进血肿吸收和瘀斑消退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双柏炎痛喷雾剂、双柏散软膏剂、双柏酊剂等新剂型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褥疮、输液后渗出等也取得明显疗效,为双柏散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