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2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1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37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99篇 |
内科学 | 73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43篇 |
特种医学 | 27篇 |
外科学 | 93篇 |
综合类 | 236篇 |
预防医学 | 120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89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74篇 |
肿瘤学 | 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目的 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探究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联合AIDR3D迭代重建技术在呼气末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将64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A组(n=32)注射对比剂:剂量为36.53±3.19ml,浓度为370mgI/ml,流速为4.55±0.38ml/s;管电压:100kVp。B组(n=32)注射对比剂:剂量为20ml,浓度为320mgI/ml,流速为4.0ml/s;管电压:80kVp。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automatic tube current modulation,ATCM)技术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3D (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IDR 3D IR)技术在呼气末对所有患者进行CTPA。扫描结束后,记录患者的对比剂剂量、碘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计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并对图像进行主及客观评价。在轴位图像上测量肺动脉主干及其各级分支的平均CT值。结果 比较两组的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价各级肺动脉的平均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管电压从100kVp (A组)下降到80kVp (B组)时,B组的对比剂剂量、注射速率、碘量及CTDIvol、DLP、ED等参数分别较A组下降了45.25%、12.09%、52.66%、49.12%、49.25%和4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气末进行低管电压、低对比剂——"双低"联合AIDR 3D迭代重建的CTPA扫描方案能够在准确诊断PE的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人类胚胎干细胞(hESCs)、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SCs)、羊膜间充质干细胞(AMSCs)株系;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分析干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1)促炎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2)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3)生长因子,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干细胞因子(SC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4)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及其抑制剂TIMP-1;(5)血管形成因子(Angiogenin),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以及骨形成蛋白(BMP4)。结果女性UMSCs分泌生长因子、血管生成因子、造血因子、抑炎因子等的能力显著强于hESCs、AMSCs(P0.05);女性hESCs、男性UMSCs分泌金属蛋白酶的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干细胞(P0.05)。结论女性UMSCs可能具有更好的促进细胞生长、改善血供的能力;而女性hESCs、男性UMSCs则可能具有更强的降解结缔组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136.
137.
高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14):105-107
目的 探讨采用自拟清肺化痰汤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痰热壅肺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痰热壅肺型慢性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阿奇霉素颗粒)和试验组(阿奇霉素颗粒+自拟清肺化痰汤),各40例;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39/40)高于参照组的75.00%(30/40)(P<0.05)。试验组的舌质异常率5.00%(2/40)低于参照组的舌质异常率30.00%(12/40),试验组舌质正常率95.00%(38/40)高于参照组的舌质正常率70.00%(28/40)(P<0.05)。治疗前,试验组咳嗽、发热、咽喉痛、有痰等中医证候积分同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应用自拟清肺化痰汤后,可将患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有效改善各症状。 相似文献
138.
两个新RUNX2基因突变引起家族性锁骨颅骨发育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UNX2基因突变在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病因研究中的意义及两个中国家族性锁骨颅骨发育不全家系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 提取收集到的2个锁骨颅骨发育不全家系中4例患者和4名家系健康成员、102名无关正常对照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PCR扩增产物双向直接测序方法 检测RUNX2基因第1~7外显子及相邻侧翼区的DNA序列,测序结果 与RUNX2基因正常序列对比分析.对发现的突变位点用酶切方法 证实.结果 测序结果 发现一家系中两例父子患者的RUNX2基因第1外显子发生错义突变c.346T>A(W116R),该错义突变通过Bsr Ⅰ限制性内切酶对PCR扩增产物行酶切分析得到进一步确认.另一家系中两例患者的RUNX2基因第3外显子发生无义突变c.610A>T(K204X).在两个家系中的正常家系成员和无关正常对照RUNX2基因DNA序列中没有发现上述突变.结论 通过RUNX2基因,检测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两个RUNX2基因新致病突变,扩展了遗传性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的基因突变谱,对阐明该病发病机制及其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分析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处方,挖掘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Embase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0月29日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建立各期中药数据库.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统计分析初期、成脓期的常用中药、药对和类方....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确定矫正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全凭吸入麻醉时拔除喉罩无体动反应的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方法 择期全凭吸入全麻下行眼科手术的矫正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29例,ASA分级Ⅱ级.吸入6%七氟烷进行全麻诱导,手术过程中全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将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调整至预定值,维持15 min不变,然后拔除喉罩.根据Dixon上下法进行试验,初始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1.4%,拔除喉罩时发生体动反应,下一例升高一个浓度梯度,拔除喉罩时未发生体动反应,下一例降低一个浓度梯度,相邻浓度梯度为0.2%.将无体动反应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到体动反应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的中点设为平衡点,计算所有平衡点七氟烷浓度的平均值即为MAC.结果 矫正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拔除喉罩无体动反应的七氟烷MAC为(1.17±0.19)%.结论 矫正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拔除喉罩无体动反应的七氟烷MAC为(1.17±0.19)%,低于足月儿童的参考值,这可能是归因于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