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直肠癌保肛术后失禁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失禁患者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予以常规康复联合电刺激治疗、常规康复联合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佛罗里达克利夫兰诊所大便失禁评分(CCF-FIS)、肛门直肠压力[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直肠初始感觉容量(FP)和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盆底表面肌电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两组CCF-FI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CF-F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两组ARP、MSP、MTV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两组FP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P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两组前基线波幅、持续收缩压变异系数、耐受收缩压变异系数、后基线波幅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上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评价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对两组患儿高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高热消失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热惊厥患儿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可有效缩短患儿退热及消除惊厥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安全性,且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来源于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的髓系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细胞参与调节多种肝脏疾病的病理变化。本文系统地归纳了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的历史、分群、作用机制和当前该细胞在各种肝病发病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甘草次酸-氟尿嘧啶类复合物-18β-甘草次酸酮-N-羟甲基-5-氟尿嘧啶(GA-Fu)的体外抗癌活性及细胞毒性。方法利用人肝癌多药耐药株Bel.7402细胞株,用MTT法观察GA—Fu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用正常肝细胞changliver测定GA-Fu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并与5.氟尿嘧啶进行对照。结果GA—Fu与5-氟尿嘧啶(5-Fu)在浓度为25~250μg/ml范围内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随浓度提高而增强,呈浓度依赖性。尤其在较高浓度(200~250斗g/m1)下,GA—Fu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的抑制率(46%-57%)明显高于对照物5.氟尿嘧啶(33%~39%)(P〈0.05);而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最高可达9.96%)则明显低于5-氟尿嘧啶(18.50%)(P〈0.05)。结论甘草次酸与抗癌药5-氟尿嘧啶进行耦合可提高5-氟尿嘧啶的抗癌活性并降低其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这可能是产生抗癌协同及化疗增敏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为甘草次酸-氟尿嘧啶类偶合物中筛选新型肝靶向抗癌候选药物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 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合并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12号外显子甘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exon 12 glycine mutation to cysteine,KRAS G12C)患者使用Sotorasib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博鳌恒大国际医院治疗的53例局部进展期或远处转移伴有KRAS G12C突变的NSCLC患者临床资料。Sotorasib 960 mg每日1次口服,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治疗后每1~3个月评价治疗效果。随访至2023年9月,通过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评估有效性,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分析不同性别、年龄、骨转移、脑转移、吸烟史、合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突变、合并Kelch 样ECH关联蛋白1突变、合并肿瘤蛋白53突变、PD-L1表达对ORR的影响。[结果] 53例患者中,4例患者因治疗时间<1个月未行疗效评价,49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治疗时间1.0~16.3个月,中位治疗时间为4.7个月,ORR为 51.0%,DCR为 8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 6.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0.7个月。亚组分析发现,骨转移患者ORR为 33.3%,无骨转移患者ORR为 64.3%(χ2=4.601,P=0.032)。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0%,1~2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其中肝功损害发生率为9.5%(1~2级为5.7%,3~4级为3.8%),发热(3级)3.8%,四肢疼痛和呕吐(1级)均为1.9%。[结论] Sotorasib治疗NSCLC伴有KRAS G12C 突变的患者是安全的。与文献报道相比,ORR较高,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近似。骨转移是该药物疗效的负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的3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为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治疗的3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对2组患者术后的死亡率和术后6个月随访ADL和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5例,2组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ADLⅠ级和Ⅱ级病例多余对照组( P <0.05),而Ⅲ级、Ⅳ级和Ⅴ级病例少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WHOQOL-100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脑室铸型出血可以降低死亡率,日常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人IL-13(hIL-13)哺乳细胞表达质粒。方法:采用融合PCR扩增人生长激素(hGH)-hIL13融合蛋白编码序列。PCR产物和pcDNA3.1表达载体经HindⅢ和EcoRⅠ双酶切处理后,将PCR产物定向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质粒pcDNA3.1(+)/hGH-hIL13-a和pcDNA3.1(+)/hGH-hIL13-g。将其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内进行扩增,阳性克隆鉴定,质粒抽提,进行测序验证。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hGH-hIL13-a和pcDNA3.1(+)/hGH-hIL13-g经测序验证,hGH-hIL13融合蛋白编码序列与实验设计一致,且已与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正确重组。结论:成功构建了哺乳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hGH-hIL13-a和pcDNA3.1(+)/hGH-hIL13-g,为后续野生型及突变型hIL-13哺乳细胞的重组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男,54岁。主因双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2周,突然视力下降1d于2011年3月11日入院。患者于2周前先后行双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定期复查,眼部情况稳定。2011年3月10日晨起患者突感双眼视力下降,且进行性加重,无眼痛、畏光、流泪症状,于2011年3月11日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个体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化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负性情绪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AS、 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 <0.05)。结论 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个体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