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68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7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4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周围浅静脉输液技术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是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途径。传统教科书中所描述的操作方法规范严谨,但在实际工作中,因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按照传统方法操作不能轻松、方便、顺利地完成部分周围浅静脉穿刺输液操作,这项操作有待改进之处。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临床实践经验,从科学实用性出发,对周围浅静脉穿刺输液技术中的握拳法、穿刺时不同患者的进针方法、头皮针的固定、拔针方法、拔针后按压时间等操作环节提出了点滴改进意见并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02.
背景:虽然国内与国外关于新等位基因的报道较多,但是,因某些等位基因首次发现较晚,而后却再次被检测到,并且等位基因频率很低,此类相关文章报道甚少,这些等位基因往往被忽视。目的:检测与确认4例临床移植配型供受者携带的罕见等位基因。方法:采用快速 DNA提取试剂盒从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商品化测序分型试剂盒检测和SSP高分辨试剂盒验证,得到人类白细胞抗原高分辨分型结果。结果与结论:被检测到的4个罕见等位基因分别为B*27:15、B*51:39、C*07:66和C*08:22。对于以上4个等位基因虽被美国骨髓库列为罕见等位基因,但在中国可能并不罕见。事实证明,被美国骨髓库列为罕见等位基因的C*08:22为中国汉族人群常见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鉴定中国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B1基因,分析新等位基因第1和2内含子序列信息.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杂交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s,PCR-SSOP)对广东地区随机正常人群进行HLA常规基因分型,发现1个与HLA-DRB1*120201相近的未知基因,对先证者DNA应用组特异性引物扩增HLA-DRB1位点第2外显子,PCR产物经克隆到质粒载体中以获得单链,对克隆所得产物进行HLA-DRB1基因的第2外显子及第1和第2内含子双向测序分析.并与DRB1*120201基因序列的第2外显子和DRB1*03010101等位基因内含子相比较.结果 发现该个体的一个HLA-DRB1*080302基因被确认,而另一个HLA-DRB1基因为新等位基因,其序列被GenBank接受(编号为FJ481086).新等位基因与最相近的DRB1*120201相比,在第2外显子上有1个核苷酸的不同,即第262位G→C(密码子59 GAG→CAG,氨基酸59 Glu→Gln).DRB1*1218与DRB1*03010101等位基因第2内含子序列完全相同,而与DRB1*03010101等位基因第1内含子序列相比较有12个碱基不同.结论 发现并鉴定一个新的HLA等位基因,经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DRB1*1218. 相似文献
104.
在中国汉族人中发现新不表达等位基因HLA-A~*0253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鉴定在中国浙江一个汉族家庭中发现的新的HLA新不表达等位基因。方法 对 1个无γ球蛋白血症患儿及其母作HLA血清学分型与基因分型 ,针对二者结果有差异 (血清学不能检出其中的 1个抗原 ,而DNA基因分型结果为HLA 0 2XX) ,进行基因克隆和基因组DNA全长测序 ,分析该HLA 0 2XX和HLA A 0 2 0 11基因序列差异。结果 该基因与HLA A 0 2 0 11的差异 ,仅在外显子 2区域的 32 4C >G的单个碱基的替换 ,导致了密码子 10 8由酪氨酸变为终止密码子。家系调查表明 ,在被检测的 2 2个家庭成员中 ,患儿及其母亲、外祖父、姐姐和舅舅携带有该基因。而在 718名具有A 0 2基因的随机造血干细胞供者中 ,未发现带有该基因的个体。结论 该基因是 1个HLA A不表达等位基因 ,世界卫生组织 (WHO)基因命名委员会于 2 0 0 1年 9月将其正式命名为HLA A 0 2 5 3N ,其单倍型为A 0 2 5 3N ,B 370 1,DRB1 10 0 1。 相似文献
105.
等位基因频率在鉴别模棱两可HLA基因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探讨采用等位基因频率直接鉴别模棱两可HLA基因型的应用价值。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序分型方法(SBT)对658名汉族供者HLA-A、B、DRB1基因进行测序分型,并分别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法(SSP)和杂合性歧义引物分离法(HAPRs)对其中的模棱两可标本进行精确分型,进而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真基因型的相对概率并与真实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222个HLA-A,238个HLA-B和107个HLA-DRB1基因的模棱两可标本中,真基因型的相对概率高于95%的比例分别为99.5%(221/222)、95.8%(228/238)和97.7%(104/107);与PCR—SSP和HAPRs分型结果相比,3个基因座的吻合率分别为100%(222/222)、99.6%(237/238)和99.1%(106/107),仅有B%3501/5501和DRB1*1201/1504不同,其相对概率值分别为40.3%和2.1%。结论:在大规模供者HLA基因的PCR—SBT分型中,应用等位基因频率直接鉴别模棱两可基因型的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信度,而且更加经济、简便、快捷,但在移植前供、患者HLA基因的确认试验中必须慎重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广东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A,B及DRB1基因多态性和单倍型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广东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基因和单倍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根据3 275名广东汉族无关骨髓供者的HLA基因型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性方法计算HLA-A、B、DRB1的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结果广东汉族人群中共检出73个HLA基因(或抗原),其中A*02、A*11、A*24、A*33、B*46、B60、B*13、B75、B*58、DRB1*09、DRB1*15、DRB1*04、DRB1*08和DRB1*12最常见;385条A-B单倍型中,20条频率高于0.01并至少有25条单倍型为显著性正连锁不平衡;458条B-DR单倍型中,24条频率高于0.01并至少可见37条单倍型为显著性正连锁不平衡;2 836条A-B-DR单倍型中,仅487条单倍型的频率有价值(大于等于3.05×10-4),36条常见单倍型中A2-B46-DR9和A33-B58-DR17频率最高。结论广东汉族人群HLA-A、B、DRB1基因和HLA单倍型的分布有其自身特点,本研究所获得的HLA-A、B、DRB1基因和单倍型频率可作为广东汉族人群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MICA基因在世界11个不同人群的遗传多态性分布特征,并绘制系统发生树.方法 应用11个人群MICA基因频率数据,采用PHYLIP软件,计算不同群体的遗传距离,绘制遗传树,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MICA*001基因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洲地区,MICA*002基因在亚洲人及高加索人中均有检出,但在黑人和印第安人基因频率相对较高,MICA*008基因频率在高加索人种中有较高的分布;中国、泰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人彼此遗传关系相对较近聚为一大类;美国、英国的高加索人种聚为一类;中国的浙江和湖北汉族人遗传距离最近.结论 MICA基因在不同人种、不同地区人群分布不同,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建立稳定的MICA基因技术检测平台有助于开展中国人群MICA基因多态性研究,为人类学、MICA基因和疾病相关性和器官移植等研究提供遗传学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通过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受者对的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B1基因的序列分析,探讨中国汉族群体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人类白细胞抗原高分辨分型的必要性。方法:实验于2000-08/2004-03在深圳市血液中心完成。供者和受者114对的血样分别来源中华骨髓库和各移植医院,供者和受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分型技术对114对中国汉族无关供受者间的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B1等位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观察中国汉族无关供受者对间等位基因水平的配合率、各等位基因家族的配对分布和错配分布规律。某些位点的模棱两可结果,则通过相应位点的高分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试剂进行分离并确认最后结果。结果:①高分辨与低分辨分型结果比较:114对无关供受者对中,110对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B1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分型结果与低分辨(等位基因星号后两位数)DNA分型结果相吻合,4对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分型结果与低分辨结果不相符。②供受者间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B1高分辨配对分类结果:39%的中国汉族供受者对完全配合,但61%的供受者间存在至少一个等位基因的错配。③供受者间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B1等位基因家族配对分布结果:3个座位的错配率分别为A(23%),B(10%),DRB1(17%);A和DRB1座位的错配比较集中,A座位仅见于A02,A11和A24家族,DRB1座位见于DRB104,DRB108,DRB112,DRB114和DRB115家族;而B座位的错配则比较分散,比较高的是B35,B48,B61和B62。④供受者间人类白细胞抗原-A,B,DRB1错配等位基因组合结果:3个座位的错配等位基因组合呈现较高的多样性,比较常见的几种组合为A0201/0207,A1101/1102,A0201/0206,A0203/0207,B4002/4006,DRB11201/1202和DRB11501/1502。结论:中国汉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受者对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配合率低且其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和特殊性,在移植前有必要对无关供受者对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高分辨分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中国人群HLA-Cw基因第1、5、6、7外显子的分子遗传多态性,探讨增加第1、5 6 7外显子核苷酸序列测定在临床组织配型工作中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SBT法,对324份样本的HLA-Cw基因第2、3、4外显子作常规测序分型.对检出的模棱两可结果,设计HLACw第1、5 6 7外显子序列测序引物并优化测序反应条件,增加第1、5、6、7外显子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对HLA-Cw基冈第2、3、4外显子常规检测,一次性获得等位基因前4位数分型结果 的样本占23.8%(77/324);出现模棱两可结果的样本数占76.2%(247/324),检出的模棱两可等位基因组合有73种;增加HLA-Cw基因的第1、5、6、7外显子多态性检测,可解决Cw* 030201/030202、030301/0320N、Cw* 040101/0409N/0430、Cw* 070201/0750、Cw* 0403/0409N/0430和Cw* 080101/0822等10种常见的模棱两可等位基因组合.结论 在临床HLA-Cw基因配型中增加第1、5、6、7外显子多态性检测,有助于解决测序分型中的模棱两可的结果 和提高HLA-Cw基因分型精确度,对临床组织配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