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某三甲医院平均住院日现状的研究,分析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原因,从而对有效控制医院平均住院日提出相应的措施,科学合理地缩短医院的平均住院日。方法:用Excel对医院平均住院日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比较分析法将某医院情况与47所综合性医院进行比较。结果:浙江省某三甲医院2003~2009年平均住院日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全国47家综合医院相比,2008年平均住院日的百分位水平在50%~75%之间,不同科室的平均住院日水平各不相同。结论:通过不同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医院平均住院日的控制水平,有利于正确认识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因素。 相似文献
42.
血浆白介素-1β水平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入院时血浆白介素-1β(IL-1β)水平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发生不良心脏事件是否具有预测价值.方法 单中心前瞻性连续入选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STEAMI 96例(均为发病12 h以内,均行直接PCI术),稳定性心绞痛(SAP)271例以及正常冠脉对照组148例.以ELISA法分别检测其血浆IL-1β水平.然后对所有STEAMI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的发生情况.结果 STEAMI患者血浆IL-1β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及冠脉正常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共32例STEAMI患者发生MACE(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75.44±13.45)岁.非参数分析显示PCI术后发生MACE的患者其IL-1β水平显著高于无MACE的患者(中位数[范围]26.52[12.01~155.244]pg/mL vs.2.157[0.433~83.021]pg/mL,P<0.01).Spearman's相关分析显示IL-1β与肌钙蛋白Ⅰ峰值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53,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IL-1β≥20 pg/mL是STE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2.05,95%CI 4.28~240.15,P=0.001).结论 本研究表明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浆IL-1β水平升高,而且血浆IL-1β水平是行PCI治疗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43.
44.
45.
本文报告CEA和铁蛋白联合检测诊断43例良、恶性胸腹水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该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24例恶性胸水CEA值增高者20例(82.3%),铁蛋白值增高者23侧(95.8%)。与细胞学检查(+)符合率。CEA为82.4%,铁蛋白为94.1%。7例恶性腹水CEA值增高者3例(42.8%)。铁蛋白值7例全部增高。与细胞学检查(+)符合率:CEA为66.7%,铁蛋白为100%。假阳性率低,CEA为18.1%,铁蛋白为27.2%。故该法可作为良、恶性胸腹水鉴刖诊断的一种常规检查法。 相似文献
46.
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的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PCAD患者270例,分为男性组(158例)和女性组(112例),采集两组患者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BMI等)和血液指标(血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胖、血脂异常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男性组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P<0.01),男性组血HDL-C和载脂蛋白a(Apoa)水平显著低于女性组(P<0.01).结论 男性吸烟和血脂紊乱比例高于女性,提示吸烟和血脂紊乱是男性PCAD患者发病时间提前的重要危险因素,HDL-C和Apoa水平下降可导致冠状动脉保护机制降低. 相似文献
47.
窦房结电图(SNE)检查的开展解决了体表心电图无法解决的I°窦房传导阻滞(S-AB)的诊断问题。现将我们一例经窦房结电图证实的I°S-AB合并Ⅱ°二型房室传导阻滞(A-VB)报道如下。患者男性,76岁,两年内反复晕厥三次,每次历时约一分多钟,本次发作在1985年1月3日,即时当地心电图示:高度A-VB,心率42次/分。经予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共20天,心室率维持在42—46次/分。于1985年2月25日转入本院。体检:血压150/70,心尖搏动在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1.5cm,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42次/分。心音低,可闻及大炮音。入院心 相似文献
48.
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冠脉造影和罪犯病变血管内超声(IVUS)特征.方法 入选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AMI患者236例,其中42例年龄≤50岁分入A组,194例年龄>50岁分入B组,应用冠脉造影观察冠脉病变特点.冠脉介入治疗前应用IVUS观察14例A组和38例B组AMI患者罪犯病变,测量血管外弹力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斑块面积,狭窄程度,斑块纤维帽厚度,脂核大小,脂核负荷和斑块破裂情况等.结果 吸烟、酗酒和冠心病家族史在A组多见,B组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A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而B组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且侧支循环形成多;IVUS发现2组罪犯病变均主要表现为斑块不稳定和破裂,部分A组患者冠脉血管无严重病变,A组血管病变脂核大,纤维帽薄,B组罪犯病变狭窄程度重,斑块面积大,纤维帽厚度较厚,脂核较小.结论 AMI主要由于斑块不稳定和破裂所致,不同年龄AMI冠脉病变特征和危险因素不同,提示不同年龄患者预防AMI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49.
不同心血管风险因素对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因素以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45岁,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成为年轻组;同时,连续选取同时间段50例50~7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临床病史、风险因素(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年轻组男性占91.7%,而对照组为72.0%;年轻组吸烟史占83.3%,家族史占47.2%,高胆固醇血症占44.4%,而对照组高血压占54.0%,糖尿病占42.0%,吸烟史占40.0%,高胆固醇血症占38.0%;年轻组罪犯血管在前降支占58.3%,右冠状动脉38.9%,回旋支为0,对照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所占比例分别为56.0%、42.0%,22.0%;年轻组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分别为63.9%、27.8%、8.3%,对照组为42.0%、40.0%、18.0%。年轻组单支血管病变者平均风险因素为1.64±0.40个,而多支血管病变者为2.78±0.56个。结论吸烟、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是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年轻患者以单支血管病变占多,没有发现以回旋支为罪犯血管,没有发现住院死亡;多支血管病变者较单支血管病变者有更多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50.
SAFE-CUTTM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的血管内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血管腔内超声(IVUS)观察SAFE-CUTTM球囊成形术(SFCT)治疗冠状动脉(冠脉)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冠脉狭窄>70%的冠心病患者81例(男性59例,女性22例,年龄61±11岁),行SFCT(n=37)和普通球囊成形术(POBA,n=44)。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即刻行定量冠脉造影(QCA),55例(SFCT组24例,POBA组31例)术前、术后行IVUS。以QCA分析最小管腔直径(MLD)、参照管腔直径(RLD)和管腔直径狭窄百分比(DS);以IVUS分析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EEMA)、最小管腔横截面积(MLA)、管腔面积狭窄率(AS)以及内膜撕裂类型和夹层形成。结果SFCT和POBA手术成功率均达到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SFCT组平均扩张压力为871.4kPa,小于POBA组的1013.2kPa(P<0.05)。夹层发生率SFCT组为30.5%,POBA组为62.34%(P<0.05)。术后即刻MLA和MLD增大,SFCT组的MLD在介入治疗前后分别为0.67±0.45mm和2.41±0.33mm(P<0.01),MLA分别为1.49±0.61mm2和6.01±3.44mm2(P<0.01);POBA组的MLD在介入治疗前后分别为0.66±0.48mm和2.32±0.51mm(P<0.01),MLA分别为1.47±0.55mm2和5.51±3.02mm2(P<0.01)。SFCT组的MLD即刻获得为1.74±0.34mm,POBA组的MLD即刻获得为1.66±0.49mm(P<0.05);SFCT组的MLA即刻获得为4.52±0.50mm2,POBA组的MLA即刻获得为4.04±0.50mm2(P<0.05)。结论SFCT治疗冠脉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