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内科学 | 1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7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抗生素不断问世。由于对新药性能不甚了解,同时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当前滥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已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这不仅会造成浪费,给国家、个人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同时还会引起许多药源性疾病,诱导细菌耐药性发生甚至产生更为复杂的二重感染等。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医院内感染已成为现代医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126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记录斑块数目,目测斑块的密度,测量病变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析不同类型斑块的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检出57例患者存在111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其中31例为多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钙化斑块79处,20处伴冠状动脉狭窄≥50%;软斑块13处,10处伴冠状动脉狭窄≥50%;混合斑块19处,15处伴冠状动脉狭窄≥50%。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伴冠状动脉狭窄≥50%的比例明显高于钙化斑块(均P〈O05)。结论16层CT能同时检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尤其是无狭窄的斑块,并发现冠心病患者常存在多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采用目测斑块密度的方法,16层CT还可以方便的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初步分类,发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以钙化斑块居多,但软斑块及混合斑块也较常见,并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PCAD)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征。方法共入选经冠脉造影确诊为PCAD患者270例,分为男性组158例和女性组112例,对两组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PCAD家族史、吸烟史、血脂异常病史、体重指数等)、血液指标(血脂、尿酸、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和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组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73.4%vs 1.8%,P<0.001),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PCAD家族史、肥胖、血脂异常病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a水平低于女性组(P<0.05),但高尿酸血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组冠脉慢血流、长病变发生率高于女性组(P<0.05),Gensini冠脉积分高于女性组(P<0.05)。结论男性PCAD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高于女性,与吸烟以及吸烟所致血脂代谢紊乱、冠脉保护机制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调脂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h)还原酶抑制剂,其部分结构与HMG-CoA结构相似,可与HMG-CoA竞争与酶的结合,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因而竞争性抑制胆同醇的合成,血胆固醇水平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减少,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此外,他汀类药物的降脂外多向性效应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其中的抗血小板作用是降脂以外的主要功能之一。现将他汀类药物对血小板、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起搏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器质性心脏病并发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7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1例。所有患者均为单形性室速。7例患者均在起搏标测下在室速折返环出口或病灶起源点行多靶点消融。以标测过程中出现与临床QRS波形态相同或相似的短阵室速或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为有效消融靶点。结果7例患者中4例为右室流入道室速,2例为左室流出道室速,1例为左室流入道室速。其中1例室速发生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1例程序刺激及药物不易诱发(术中仅记录到1次与临床发作相同的短阵室速)。7例患者分别完成消融3~10个靶点,其中2例手术失败。1例患者1周后再次行射频消融手术失败。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4~38(平均29.5)个月,其中6例患者在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情况下(包括1例2次手术者)无室速复发。结论起搏标测指导下行多靶点消融能有效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单形性室速;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室速或程序刺激及药物不易诱发的室速起搏标测更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