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264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37篇
  3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NAI)及水迷宫训练对AD大鼠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的影响。方法用36只Wistar♂大鼠制作AD动物模型,随机分成3组:NAI组、石杉碱甲组(Hup组)、单纯损伤组(SO组)。水迷宫训练后,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密度。结果①定位航行实验中,NAI组逃避潜伏期较SO组显著缩短(P<0.01)。②空间探索实验中,NAI组跨越各象限平台相应位置次数占总次数百分率较SO组明显增高(P<0.01)。③组化结果显示:NAI组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密度较SO组明显增加(P<0.05)。尽管NAI组胆碱能纤维密度高于Hup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NAI治疗及水迷宫行为训练后的AD大鼠,海马结构内胆碱能纤维密度明显增加,提示NAI及水迷宫训练联合作用可促进AD大鼠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老年慢性病实施整体化护理方式。方法对男性74例,女性36例老年慢性病实施整体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加强出院的整体护理。结果 有89%老人对整体护理的工作表示满意,并希望延续这种整体护理,只有15例患者整体护理后在一年内再次住院,所有患者中只有1例死亡。结论 老年慢性病实施整体化护理能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处理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颅内压(ICP)监测在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73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9~15分〕,其中68例未使用ICP监测的患者为对照组;56例应用皮层型ICP监测的患者为皮层型组;49例应用脑室型ICP监测的患者为脑室型组。对照组使用经验性治疗控制ICP,皮层型组和脑室型组根据ICP水平进行相应的阶梯式降ICP治疗,脑室型组可通过释放脑脊液途径降低ICP。患者伤后随访1年,比较各组行开颅手术治疗率、1年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和颅脑创伤(TBI)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析ICP监测在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各组患者入院时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后全部存活。与对照组比较,皮层型组和脑室型组1年后GOS评分有显著改善,开颅手术治疗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而三组患者颅内感染、肺部感染、脑积水和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皮层型组和脑室型组1年后G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脑室型组的ICP维持正常水平时间比例和开颅手术治疗率优于皮层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额叶挫裂伤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脑疝并引起严重后果,临床应用ICP监测有利于病情观察并指导治疗,改善患者预后。脑室型ICP监测可更有效控制颅内高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知信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为89.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指数为(67.4±18.2)分,对照组为(45.5±10.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知信行干预,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线粒体脑病在神经内科中比较常见其临床特点比较隐匿不典型,绝大部分患者被误诊为癫痫或其他肌肉疾病,本文通过对多数患者以癫痫发作这一临床表现形式对线粒体脑病进行系统回顾,通过论述线粒体脑病与癫痫发作的关系为临床神经科医师对线粒体脑病这种神经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最新进展提供一个全新认识,使得本病的诊断更为准确,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高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3,(13):543-544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用以指导临床上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共有1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8例,将治疗组采用的阿奇霉素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头孢类抗生素头孢他啶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的比较,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症状缓解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用药治疗期间治疗组小儿支气管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显效47例(60.26%),总有效率91.03%;对照组显效31例(39.74%),总有效率69.23%。且经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十分确切,可以有效地患儿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同时在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洋川芎内酯I(Sen I)在血必净注射液及水溶液中,不同p H缓冲液、不同温度下降解的动力学规律,为血必净注射液及洋川芎内酯I的提取、贮藏及使用条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考察不同p H(1~13)和温度(65、75、85、95℃)对Sen I稳定性的影响,利用速率方程、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及Arrhenius公式分析Sen I在不同条件下的降解规律并计算相关降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Sen I在碱性条件下降解较快,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并随碱性增强,降解速度明显加快。温度对降解速度影响较大,温度升高,降解明显加快。经计算得,Sen I在水溶液和血必净注射液中降解活化能分别为177.94 k J/mol和194.86 k J/mol。[结论]在碱性和高温条件下,洋川芎内酯I更易降解。同样条件下,Sen I在血必净注射液中的稳定性都要高于其水溶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食管内镜下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后患者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4月,因早期食管癌就诊于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且病变范围超过食管3/4环周的51例病例纳入病例对照研究。患者均行RFA治疗,按术后是否发热分成发热组(n=15)和未发热组(n=36),主要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病变长度、病变范围、消融能量和消融次数用于单因素分析,其中P<0.1的变量再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RFA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长度(t=-3.89,P<0.001)、病变范围(χ2=11.52,P=0.001)和消融能量(P=0.001)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显示,病变长度与病变环周长度存在明显正相关(r=0.71,P<0.001),而病变范围由病变环周长度决定,因此最终将病变长度和消融能量这两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长度每增加1 cm,患者发生RFA术后发热的风险是前者的1.21倍(95%CI:1.01~1.43,P=0.037);术中使用12 J消融能量者,发生RFA术后发热的风险是使用10 J消融能量者的0.43倍(95%CI:0.22~0.85,P=0.015)。结论 病变长度和消融能量是导致食管RFA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长节段早期食管癌者更易发生RFA术后发热,术中使用低消融能量者更易发生RFA术后发热。  相似文献   
20.
异位胰腺伴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形成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国内鲜见报道,主要位于胃、肝内胆管和小肠。本文报道1例病例,病变位于胃壁,术前超声内镜显示病变位于黏膜下层,内部回声局部呈中高回声,可见囊腔样无回声区,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切除,术后病理为异位胰腺伴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胃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