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组织工程学是在体外预先构建一个有生命的种植体,用于修复器官缺损。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细胞外基质。其中对生物支架材料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该方法多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对该领域的认识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囊尿管应用于重症患者腹泻的护理效果,以及该措施的经济效益。方法将120例重症腹泻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气囊尿管接负压瓶引流大便,对照组采用湿纸巾清洁肛周,外涂莫匹罗星软膏保护。比较两组患者肛周皮损发生率、护理工作时间和护理费用。结果实验组肛周损伤发生率为13.3%,该组患者相应护理工作时间及费用明显减少;对照组肛周皮损率为48.3%,应用的资源消耗大。结论重症患者腹泻时应用气囊尿管接负压瓶有效引流大便,可预防肛周皮肤损伤,降低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减少护理工作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探讨其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发生的35例非计划性拔管病例,查找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采取预见性护理,两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取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包括护理素质的提高、有效的管道固定方法、管道标示及评估记录要求的建立、护理操作的规范等。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实施前的拔管率为6.8%(35/518),实施后的拔管率为3.5%(16/4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重症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有力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ICU脓毒血症患者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枸橼酸钠体外局部抗凝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和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符合本研究76例行CRRT治疗的ICU脓毒血症患者,40例患者采用枸橼酸钠抗凝(RCA),36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天凝血功能、血气、生化、出血及滤器使用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BUN)、肌酐(Cr)、乳酸(Lac)均明显降低(P<0.05),代谢性酸中毒纠正,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RCA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总数(PLT)无明显变化,而低分子肝素组PT、APTT明显延长,PLT数量减少,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RCA组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且滤器使用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钠体外局部抗凝连续肾脏替代治疗ICU脓毒血症对患者凝血功能无影响,同时能减少血小板的消耗、降低出血发生率、延长滤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映山红片是以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的干燥叶为原料的浸膏片,经532例慢性气管炎临床试证,总有效率为88.7%。其中显效率和近控率分别为64.1%和31.6%。从映山红叶的总黄酮中分出得到五种单体结晶,为槲皮素、槲皮甙、金丝桃甙、映山红素(Matteucinol,即紫花杜鹃甲素)及映山红甙(Matteucinin),均为祛痰、镇咳的有效成分。经病理生理初步观察,映山红总黄酮可增强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提示对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并能使慢性气管炎病人升高的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细胞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流的损伤机制.方法用中国仓鼠肺细胞株为材料,置于无糖条件下培养12h后,重换含糖培养基继续培养,建立细胞缺血后再灌流的体外模型.结果MTT测定显示:重新灌洗后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无糖培养20h细胞(P<0.05).grp75过表达的细胞均比对照细胞有更高的细胞活力(P<0.01).结论grp75能增加线粒体内相关酶分子的数量和活性,减少受损蛋白毒性,增强细胞对损伤的抵御能力.并对缺糖细胞再灌流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起促进作用的除转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基因在软骨细胞中高表达外,软骨调节素Ⅰ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软骨细胞中的高表达可能在软骨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以Western blot检测软骨调节素Ⅰ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透明软骨细胞及弹性软骨细胞中的差异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对比观察性实验,于2007-10/2008-04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实验室完成.材料:2月龄SD大鼠,雌雄不限.方法: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酶消化法提取肋软骨透明软骨细胞和耳廓弹性软骨细胞,分别培养二三代后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透明软骨细胞及弹性软骨细胞中软骨调节素Ⅰ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水平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软骨调节素Ⅰ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水平.结果:透明软骨细胞、弹性软骨细胞中软骨调节素Ⅰ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5),透明软骨细胞和弹性软骨细胞中软骨调节素Ⅰ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透明软骨细胞、弹性软骨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5),透明软骨细胞和弹性软骨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透明软骨细胞和弹性软骨细胞中高表达软骨调节素Ⅰ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说明软骨调节素Ⅰ可能在成熟的软骨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示其可作为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重要备选生物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运用Cite pace软件探讨穴位按摩(AM)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建库至2021年12月关于AM治疗CINV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2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176篇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张雅丽发文量最多;主要研究机构有江苏省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等;主要关键词是化疗、穴位按摩、呕吐等,关键词聚类共10类;研究热点主要是穴位按摩在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中的作用研究。结论 AM治疗CINV的研究逐渐升温,仍需高质量地研究探索标准治疗方案、客观评价指标及内在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碘粒子植入致气胸的因素,探讨并总结临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行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气胸发生情况,分析导致其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性提出相关临床护理防护措施。结果组内患者术后气胸发生率26. 00%,其中轻度气胸1例(7. 69%),中度气胸5例(38. 46%),重度气胸7例(53. 85%)。气胸发生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大小、是否合并肺不张、是否合并COPD、进针角度、进针深度、针道数量、手术时间等均为肺癌患者碘粒子植入致气胸的相关因素。其中合并COPD、术中粒子植入针进针深度、植入针道数量、手术时间等均是患者术后发生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OR依次为2. 151、1. 680、1. 835、2. 369,P均0. 05),另合并肺不张或为术后发生气胸的保护性因素(OR=0. 374,P 0. 05)。结论肺癌患者合并COPD、术中粒子植入针进针深度、植入针道数量、手术时间是患者术后发生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当积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