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急、慢性颈肩痛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颈肩痛患者红外热像图的改变,为颈肩痛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照组健康体检者40例,颈肩痛组颈椎病34例和急、慢性颈肩软组织损伤6例.暴露检查部位,应用ATIR-M301B非制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采取全身及项背部远红外热图.应用本机提供的分析软件,分别比较同一受检者项部、背部、肩部等测温区左右两侧的温度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受检者的项部、背部、肩部等测温区的远红外热像呈左右对称分布,脊柱中央呈高温区,项部、背部及肩部左右两侧温度均匀对称,两侧平均温差为0.07℃,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颈肩痛组患者的远红外热图像呈左右不对称分布,出现明显的局部高温区或低温区.急性颈肩痛患者疼痛区局部温度明显高于周嗣组织,可达2℃以上;而慢性颈肩痛患者疼痛区局部的热像表现不一,大部分呈低温改变,少数患者疼痛部位呈高温改变.结论 远红外热像检查可反映出急、慢性期颈肩痛患者疼痛部位的温度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个体化依据.  相似文献   
53.
背景:积极探索结肠癌相关基因及抑癌基因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人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个重要的促炎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对肿瘤的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期建立的制备方法,用APA微囊分别包裹人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APA微囊化0/29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结肠癌(Lovo)细胞,配制成所需浓度的细胞悬液,接种24孔板培养,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稳定转染的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即分为5个实验组,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阴性组为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阳性组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MTT法检测490nm吸光度;通过对人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观察对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中,加入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而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在24,48,72h的A值低于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P<0.05),提示APA微囊化人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所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对结肠癌细胞有增殖抑制效应,均呈现出良好的数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54.
我国哈萨克族与汉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为研究我国哈萨克族与汉族维生素 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对哈萨克族 (年龄 5 0± 2岁 )的健康妇女 93例 ,和汉族 (年龄 5 9± 3岁 )健康妇女 179例进行 VDR基因检测 .结果 在中国哈萨克族 93例中 ,bb型 44例 (4 7% ) ,Bb型 45例 (4 8% ) ,BB型 4例 (4 % ) ;在汉族179例中 ,bb型 16 2例 (90 % ) ,Bb型 17例 (10 % ) ,未见 BB型 .结论 中国哈萨克族 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汉族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0 5 ) .  相似文献   
55.
目的了解转染SV40基因对正常成人肝细胞形态结构及特殊染色的影响。方法采用本组构建的含SV40永生化基因的正常成人肝细胞(rSSR#69/HL-7702肝细胞),以HE染色法、糖原染色法(PAS)和葡萄糖-6-磷酸酶染色(G-6-Pase)法,在光镜下观察该细胞的形态特征,以电镜法观察该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光镜下比较转染前、后的正常成人肝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PAS染色均可见胞浆内有粉红色的糖原颗粒,G-6-Pase染色均可见胞质内有铁黑色颗粒;电镜下比较转染前、后的正常肝细胞的超微结构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转染SV40永生化基因的正常成人肝细胞的形态结构与转染前无明显差异,仍具有糖原合成及葡萄糖代谢的能力。  相似文献   
56.
我国蒙古族与汉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研究我国汉族与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79例健康汉族人及105例蒙古族健康人进行VDR基因检测.结果中国蒙古族105例,bb型54例(51.42%),Bb型45例(42.85%),BB型6例(5.71%);汉族179例,bb型162例(90.50%),Bb型17例(9.50%),未见BB型.结论中国蒙古族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汉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  相似文献   
57.
目的为研究我国汉族与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79例健康汉族人及105例蒙古族健康人进行VDR基因检测.结果中国蒙古族105例,bb型54例(51.42%),Bb型45例(42.85%),BB型6例(5.71%);汉族179例,bb型162例(90.50%),Bb型17例(9.50%),未见BB型.结论中国蒙古族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汉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远红外热像图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意义。 方法 应用远红外热像图对16例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头部温度测定。 结果 (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远红外热像图: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左右两侧温区中额区、内眦区、眶上区及面颊区的温度差别明显,表现为缺血侧的温度明显低于对侧,与临床采用脑血管造影(DSA)或磁共振(MRA)的诊断基本一致。(2)静脉给药治疗前后远红外热像图的变化:在首日输液治疗后即刻,4例患者缺血侧的温度明显升高,表现为左右两侧额区、内眦区、眶上区及面颊区的温差显著减小。在次日输液治疗后,两侧的温差小于前日输液治疗前。在1个疗程(14d)输液治疗结束时,左右两侧额区、内眦区、眶上区、枕区、耳后区或面颊区的温差均明显小于首日输液治疗前。提示该输液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供血状态。(3)介入治疗患者左右两侧额区、内眦区、眶上区及面颊区的温差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在治疗后1d左右时,3例患者出现左右两侧部分测温区枕区、颞区的温差加大,随后两侧的温差减小的现象。分析可能与介入治疗引起一过性血管痉挛有关。 结论 远红外热像图可较好地反映脑供血状态及代谢水平的变化,有望为临床提供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价的良好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9.
急、慢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头面部远红外热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急、慢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头面部远红外热像的变化,为临床诊治周围性面瘫提供无创性客观评价指标.方法 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4例;接受健康体检者1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ATIR-M301B非制冷焦平面医用远红外热像仪(热敏度为0.05℃),在环境温度为20~25℃的检查室中,采取头、面部远红外热图.采用本机提供的分析软件,分别比较同一受检者左、右两侧面颊、内眦、眶上及额等测温区远红外热像的温度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头面部远红外热像显示正常组面颊、内眦、眶上及额部4个测温区左、右两侧的温度无明显差异(P>0.05).(2)头面部远红外热像的变化显示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面颊、内眦、眶上及额等测温区温度明显高于健侧(P<0.05,P<0.001).(3)3例病程为25 d至1年的慢性周围性面瘫患者头面部远红外热像的变化显示慢性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面颊、内眦、眶上及额等测温区的温度显示低于健侧.不同患者各测温区的温度呈现不同的差异,如2例患者呈现患侧下颌区、口区温度明显低于对侧;1例患者呈现患侧内眦区、眶上区及额区的温度明显低于对侧.结论 远红外热像可较好地反映周围性面瘫患者头面部供血状态的变化,急性期面瘫侧呈充血性改变,慢性期面瘫侧呈缺血性改变.表明远红外热像可为临床诊治周围性面瘫提供无创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0.
APA-BCC微胶囊蛛网膜下植入对癌痛病人的镇痛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植入APA-BCC镇痛微胶囊对癌痛病人的镇痛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海藻酸钙-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胶囊包裹的牛肾上腺嗜铬细胞(APA-BCC微胶囊)按常规腰穿的方法注入10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的腰段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按数字分级法(NRS)评定疼痛程度的变化并记录止痛药使用情况;按WHO分级法评价不良反应;按孙燕等指标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1)APA-BCC注射后0.5~5天,在停用、减量和/或降级使用其它镇痛药的情况下,其镇痛的有效率(CR PR)为84%、总有效率(CR PR MR)为96%,镇痛程度显著优于药物组.(2)1至2次使用后镇痛持续时间为9~220天,明显长于现有镇痛药.(3)APA-BCC治疗后,癌痛病人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显著提高.(4)APA-BCC注射后,除部分病人出现与常规蛛网膜下腔注射相近的轻度不良反应外,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肝肾功能、外周血象和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但单次使用1.5剂量时,2例患者出现了难以耐受的下肢震颤和背部沉重压迫感等重度不良反应.结论: APA-BCC微胶囊植入脑脊液内对癌痛病人具有明确的长效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