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5篇 |
内科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9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国四种民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与骨密度和骨量密切相关。但是它在不同人群和种族中的分布仍有差异。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度多态性技术,分别对我国179名汉族、122名维吾尔族、63名哈萨克族和112名蒙古族健康绝经后妇女的VDR基因型进行分型,并计算其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5%、69.67%、38.1%和50%,上述四种民族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1%、6.35%和4.46%,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之间VDR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哈萨克族与欧美人种比较,VDR基因型相差不显著。结论 我国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之间VDR基因型多态性具有种族差异性,这种种族差异性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2.
背景:生物型人工肝采用猪肝细胞或肝癌细胞作为移植物来源存在动物源性疾病和致瘤性的担心,而正常成人肝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的:通过检测转染前、后正常成人肝细胞的活率、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的变化,了解转染SV40永生化基因对正常成人肝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方法:培养不同时间的正常人肝细胞和永生化正常成人肝细胞,采用胎盘蓝染色和AO-PI染色,于培养后1~8 d采用MTT染色法计数细胞活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A值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生长周期。
结果与结论:3种染色法检测显示两种细胞的活率为95%~99%,存活率无明显差异。转染前、后的两种正常成人肝细胞的生长曲线无明显差异,均在培养 3~5 d时呈指数型生长,但转染后正常成人肝细胞较转染前增殖略快。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得的两种肝细胞的细胞周期:转染后肝细胞S期细胞占65.64%,G0~G1期细胞占34.36%,G2期细胞占0%;转染前肝细胞S期占21.27%,G0~G1期细胞占62.64%,G2期细胞占12.09%,提示转染后肝细胞的S期细胞明显增多,增殖能力增强。转染SV40永生化基因的正常成人肝细胞较转染前细胞的增殖活力增高,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提示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3.
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健康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维生素D受体基因在内切酶BsmⅠ,ApaⅠ,TaqⅠ作用下,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并且与骨密度密切相关,而骨密度的变化对骨质疏松起着重要作用,但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骨质疏松相关性尚无定论。
目的:分析在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绝经后妇女中与骨密度密切相关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规律。设计:对比观察。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对象:选择2002-01/2003-12在解放军总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汉族绝经后妇女179名,平均年龄(59&;#177;3)岁。选择2001-01/2003-12于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老年科进行健康体检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绝经后妇女者122,63,112名,平均年龄分别为(56&;#177;4),(55&;#177;3)。(57&;#177;3)岁。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确定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基因型,分析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多态性分布频率,并与已知的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相应数据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主要观察指标: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Ⅰ多态性分布频率,以及该分布特点与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和日本相应数据比较结果。
结果: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5%,69.67%,38.1%和50%,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l%,6.35%和4.46%,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明显(P〈0.01)。哈萨克族与欧美人种比较,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差异不明显,与日本、韩国人种差异明显(P〈0.01)。
结论:中国汉族与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多态性具明显种族差异性;哈萨克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频率分布接近欧美人种,与日本、韩国人种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与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 应用PCR-RFLP技术,分别对我国179名汉族和112名蒙古族健康绝经后妇女的VDR基因型进行分型,并计算其基因频率分布.结果 汉族和蒙古族绝经后妇女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5%和50%,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和4.46%,汉族与蒙古族之间VDR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 我国汉族与蒙古族之间VDR基因型多态性具有种族差异性,这种种族差异性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睡眠医学中心OSAHS患者190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轻度组54例(5~15次/h)、中度组(16~30次/h)57例和重度组(>30次/h)79例,比较3组患者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PM)结果,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程度OSAHS的危险因素。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依据数据类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组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和呼吸暂停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40~50岁是轻度和重度OSAHS的危险因素[OR=5.740,95%CI 1.657~19.930,P=0.006;OR=0.120,95%CI 0.025~0.575,P=0.008]。年龄>50岁是轻度OSAHS的危险因素[OR=3.325,95%CI 1.036~10.674;P=0.043]。颈围是不同程度OSAHS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是中度和重度OSAHS的危险因素[OR=0.832,95%CI 0.694~0.996,P=0.045;OR=0.903,95%CI 0.777~1.051,P=0.018]。结论颈围是不同程度OSAHS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与OSAHS患者病情加重相关,密切关注它们对控制OSAHS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背景:积极探索结肠癌相关基因及抑癌基因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人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个重要的促炎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对肿瘤的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lginate-polylysine-alginate,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前期建立的制备方法,用APA微囊分别包裹人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APA微囊化0/293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结肠癌(Lovo)细胞,配制成所需浓度的细胞悬液,接种24孔板培养,分别加入低、中、高剂量稳定转染的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即分为5个实验组,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阴性组为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阳性组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MTT法检测490nm吸光度;通过对人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观察对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中,加入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而APA微囊化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中、高剂量组和阳性组,在24,48,72h的A值低于APA微囊化0/293细胞组(P〈0.05),提示APA微囊化人肿瘤坏死因子α/293细胞所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对结肠癌细胞有增殖抑制效应,均呈现出良好的数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我国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妇女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分布,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基因型频率分布.为从VDR基因水平研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55例维吾尔族、179例汉族健康妇女进行VDR基因检测.结果维吾尔族55例中bb型40例(72.72%),Bb型12例(21.81%),BB型3例(5.45%),汉族179例,bb型162例(90.50%),Bb型17例(9.50%),未见BB型.结论中国维吾尔族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汉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的bFGF基因在前庭上皮支持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生物学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bFGF基因质粒导入前庭上皮细胞内,利用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以及RT-PCR技术检测基因的表达,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等形态学技术手段观察其生物学作用。结果脂质体介导的bFGF基因在细胞内表达良好,转染成功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但MyosinⅦa表达阴性。结论脂质体介导的bFGF基因可以在前庭上皮细胞内获得良好表达,并促使细胞形态向毛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