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奥湿克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湿克是治疗类风和骨关节炎的新药。其中的双氯芬酸钠为苯乙酸类衍生物,非甾体灰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退热作用。其中的米索前列醇可防治由双氯酚酸钠诱发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但随着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瓜在临床中逐渐体现出来。本药可减少低血小板集聚,延长出血时间,可引起女性月经的胃肠系反应也会发生。奥湿克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肾及及肝脏损害,故其不衣反应不容忽视。其发生原因也与口服剂量大,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索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急性中毒的 -氨基丁酸能系统机理 ,为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急性中毒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脑神经末梢微囊GABA受体为模型 ,大鼠体内染毒 ,观察动物抽搐发作和不发作时GABA受体的变化。结果 :大鼠皮下注射梭曼 99μg·kg 1或二嗪农灌胃 1.0 95g·kg 1,发现3 H GABA的结合值在抽搐发作时显著降低 ;或大鼠腹腔注射丙氟磷 6mg·kg 1,3 H GABA的结合值显著降低。结论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浓度下能显著降低大鼠脑GABA受体的结合 ,GABA受体参与了某些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急性中毒过程。  相似文献   
93.
商陆是我国传统峻下逐水中药,收载于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入药部位为根部,具有利尿泻下、抗炎、抗肿瘤、祛痰镇咳平喘等药理活性。临床多用于治疗肾炎、肝硬化腹水、乳腺增生、银屑病等疾病。通过对商陆提取物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今后商陆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缪玮  王晨  高宁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3):1874-1876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肿瘤内科的工作流程。方法 通过培训学习,探索适合临床应用的工作方法结果 临床药学工作应从患者、医师、护士3个途径同时开展。结论 临床药师需通过适宜的工作流程,完善患者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5.
火针作为传统针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对于普通针刺,其高温热力从另一维度增加了对机体的刺激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应用火针干预疼痛类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归纳其主要通过调节热休克蛋白、调节免疫炎性反应、调节细胞间信号通路、调节神经细胞凋亡及再生、调节痛觉相关受体的表达等方面发挥治疗作用。火针作用机制研究数量与内容仍不充分,本文对当前机制研究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6.
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根治胃癌的最有效方法。然而,仅有30%~40%的胃癌患者可能通过单纯的手术治疗而获得治愈,大部分患者死于肿瘤的再发或远处转移。寻求手术以外的途径治疗胃癌的转移、复发显得特别重要,而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胃癌综合治疗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铍离子(Be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形态和细胞膜离子的影响,探讨镍铬合金对牙周损伤的微生物学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Be2+的培养液厌氧培养牙龈卟啉单胞菌24 h。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Be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同时以X线能谱仪分析细胞膜离子含量的变化。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e2+浓度大于2.5 mg/L时,牙龈卟啉单胞菌菌体形态改变。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膜表面Na原子和Ca原子含量随Be2+浓度升高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Be2+会改变细菌形态和细胞膜成分,引起细菌功能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口腔正常微生态环境失衡,引起牙周疾病。  相似文献   
98.
股前外侧皮瓣作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皮瓣,近年来已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应用,但其血管的解剖变异往往会给手术造成困难,甚至取皮瓣失败。本文报道1例因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变异而术中紧急采用股前内侧皮瓣替代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颌面部贯通缺损的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股前内侧皮瓣的解剖及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简称“上海世博会”)园区内伤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园区内就诊异常情况监测和报告系统”(后称“就诊监测报告系统”),观察上海世博会园区内伤害病例,对其伤害原因、伤害性质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伤害监测系统共收集12505例伤害病例。5月份游客伤害发生率最高(月均3.01/万),在世博局采取健康宣教以及改善园区内设施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后,游客伤害发生率逐步下降,从5月初的4.50/万降低到最后一周的0.80/万。伤害分别是≥65岁和0~14岁游客的第1和第3位就诊原因。游客的主要伤害原因是跌倒和坠落。但是园区内最主要的伤害性质是挫伤和擦伤。[结论]上海世博会园区内伤害发生特征表明,在大型活动中,及时进行健康干预能有效地降低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
消风散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萌  高宁  陈棽 《广西中医药》2011,34(4):20-22
目的:观察消风散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细胞免疫介导物干扰素(IFN-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以消风散治疗,对照组以氯雷他定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FN-y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6.7%,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