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湖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专科培训的需求,为合理设置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内容与形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需求问卷,对参加2009年湖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2批学员进行调查.结果 100%学员认为手术室护士专科培训有必要性,88.1%赞成采取正规的培训班进行培训,94.0%赞成多媒体授课,90.5%支...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在胃肠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胃肠外科手术患者65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316)和研究组(n=346)。对照组患者接受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和常规防护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个体化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核心体温和受压部位皮肤温度的差异,评估受压部位皮肤形态。结果2组患者皮肤持续受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体温发生率和术后皮肤压红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干预措施对降低胃肠外科患术后皮肤压红、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应急体外循环技术在抢救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实践,建立和规范应急体外循环技术操作流程,提高手术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使用的应急体外循环技术抢救非心脏手术的5例病人,评价应急体外循环技术使用时机、病人适应证、物品准备完善情况、选择转流部位、辅助转流时间、抢救成功情况。[结果]4例抢救成功,1例因肿瘤多次手术家属选择放弃;应急体外循环技术选择在手术进行中心搏呼吸骤停及突发大出血病人;抢救物品准备完善率达98.95%;体外循环转流部位均选择股动-静脉转流;平均辅助转流时间为109.20min;抢救成功率为4/5。[结论]应急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手术中抢救临床实践效果好,建立和规范的抢救操作流程是保障抢救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联合预防性护理模式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感染控制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7月—2018年6月接受腹腔镜妇科手术的17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品质管理联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临床指标及感染率,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和两组护理工作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质管理联合预防性护理模式能有效控制腹腔镜妇科手术感染,改善病人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总结改良动脉优先入路3D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对40例胰十二指肠癌患者行改良动脉优先入路3D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行个性化访视和做好物品准备;术中强化体位管理、气腹压观察、低温防护、深静脉血栓预防、压疮预防及严格无瘤操作等。结果 40例患者手术时间150~400 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良好的专科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42名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护士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论、临床实践、专科操作3个部分。结果 142学员考核平均成绩:理论(90.15±2.68)分、专科操作(92.52±4.13)分、临床实践(47.22±2.45)分、论文撰写(29.38±7.10)分。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理论课程(3.89±0.35)分、临床实践(3.49±0.62)分、专科操作(3.77±0.53)分、综合考评(3.75±0.50)分。结论学员对培训安排表示满意,学员理论、操作和临床实践成绩较理想,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9.
高兴莲  吴荷玉 《现代护理》2005,11(18):1539-1539
随着外科微创手术不断地发展,腹腔镜下二孔法切除小儿阑尾的技术日益成熟,在我院已广泛开展.与传统的手术相比较,优势明显:创伤小、安全性高、康复快、切口美观、术后并发症少.我院于2004年1月~2005年1月为31例小儿阑尾炎患者施行二孔腹腔镜下小儿阑尾切除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0.
[目的]监测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围术期不同时段的体温,探讨有效的复温和保温措施,预防术后低体温发生.[方法]将40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部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常规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及全身降温,当鼻咽温度20℃、膀胱温度25℃时行深低温停循环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降温和复温方法.试验组在开胸时便开始调节室温、变温水毯和冰帽辅助体表降温,关胸时用变温毯辅助复温,同时在转运床上为病人加盖充气升温毯等综合复温措施.[结果]试验组术中最低鼻咽温、关胸后鼻咽温、手术结束时温度以及回ICU后1h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清醒时间和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低温停循环手术中均匀降温和有效的综合复温保温措施的实施,有利于病人温度的恢复,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及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