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运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进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 bone regeneration,GBR)评价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能力,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在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第2、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并在颊侧形成3mm×3 mm×5 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膜;左侧为空白对照侧,骨缺损区不覆盖膜.术后1、4个月分别处死一组动物,摘取下颌骨,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测定等方法检测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侧新骨形成量多,加速了骨组织的再生过程.讨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在早期骨愈合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珊瑚转化型羟磷灰石(CHA)、纯相β一磷酸三钙(β-TCP)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从细胞水平评价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人工骨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ST2细胞株并诱导生成成骨细胞,接种在CHA、β-TCP种植材料的表面,采用附着细胞直接计数法、MTT法检测种植后3,5,7天的细胞增殖率.结果:CHA、β-TCP均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成骨细胞在CHA表面的增殖速度较β-TCP快.讨论:体外复合细胞培养可以直接观察细胞与两种可降解的生物材料(CHA、β-TCP)复合生长的情况,可以较好地评价材料细胞相容性.结论:珊瑚转化型羟基磷灰石(CHA)细胞相容性更好,更适宜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3.
目的:通过分析抑郁症患者脑区局部一致性(ReHo)值与外周血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索抑郁症发生的机制。方法:收集25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及25例健康人(健康组)。2组均行静息态fMRI扫描,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以及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的评定。观察2组的全脑ReHo值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与炎症因子相关的脑区。进一步分析炎症因子相关脑区的ReHo值与HAMD-17评分、HAMA-14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组双侧壳核/苍白球的ReHo值与hs-CRP(左侧:r=0.86,P<0.005;右侧:r=0.77,P<0.005)、IL-2(左侧:r=0.72,P<0.005;右侧:r=0.71,P<0.005)、TNF-α(左侧:r=0.69,P<0.005;右侧:r=0.64,P<0.005)均呈正相关,双侧尾状核的ReHo值与hs-CRP呈负相关(左侧:r=-0.72,P<0.005;右侧:r=-0.74...  相似文献   
94.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rs-fMRI)观察经皮颅-耳穴位电刺激(TECAS)治疗抑郁症(MDD)的脑效应,同时为TECAS治疗MDD的“调枢启神”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MDD的临床诊疗特点,提出“调枢启神”理论。TECAS为刺激百会、印堂和耳穴,分别从“调枢”和“启神”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阐释。纳入34例MDD患者及34名健康者,MDD组采用8周TECAS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行rs-fMRI扫描,健康组仅纳入时行rs-fMRI扫描。分析基线期MDD组与健康组ALFF有显著性差异的脑区,并以差异脑区为感兴趣区(ROI)分析MDD组治疗前后的全脑功能连接(FC)变化。结果:TECAS治疗MDD有效,影像学结果显示,与健康组比较,MDD组治疗前左侧岛叶ALFF值减低(t=-4.298,P<0.005)。以左侧岛叶为ROI进行全脑FC分析,与健康组比较,治疗前MDD组右侧额中回/眶内额上回、右侧前扣带回FC减弱(P<0.005);与治疗前比较,MDD组治疗后右侧前扣带回/眶内额上回、左侧额上回/辅助运动区的FC增强(P<0.005)。结论:TECAS调制MDD异...  相似文献   
95.
一天 ,我到友人缪君家去 ,他的父亲知道我是气功爱好者 ,要我介绍一种既容易练又见效快的强身延年功法。我向他推荐了“道家回春功”。缪父退休在家 ,日日练习不辍 ,一开始未见什么效果 ,练到1个月时 ,感到精神比以前旺盛 ,也没有了疲乏感 ;练到2个多月时 ,效果明显了 ,我见他精神矍铄 ,红光满面 ,声音宏亮 ,丝毫不像已70岁的老人 ,他还告诉我 ,几乎每晚后半夜均有兴阳现象。原有的高血压及冠心病不知不觉地消失了。现将其功法简介如下。站姿 ,两脚与肩同宽 ,双手自然下垂 ,全身放松 ,深呼吸16次 ,使身心逐渐趋向虚静境界。首先做“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观察难治性抑郁症(TRD)与健康人视觉网络的差异,探索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TRD患者视觉网络功能的即刻调节效应。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的40例TRD患者作为TRD组,经广告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4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TRD组在taVNS治疗即刻前后行rs-fMRI扫描,健康组仅进行基线期rs-fMRI扫描。对TRD组和健康组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利用ICA方法获得属于视觉网络的静息态网络(RSN),分析TRD组与健康组视觉网络的差异脑区,将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进行偏相关性分析,并对TRD组治疗前后的视觉网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TRD组在左侧梭状回(t=4.005,P<0.005)、左侧舌回(t=4.465,P<0.005)的功能连接(FC)值升高,左侧梭状回的FC值与SDS评分呈负相关(r=-0.424,P<0.05),左侧舌回的FC值与HAMD-17评...  相似文献   
97.
张永健  陈纪烨  王永成  周国锋  林芮  马跃  张星  李晓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9):128-132,后插2-后插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传统抗疟中药青蒿-常山抗过早搏动(premature beat)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检索并筛选青蒿-常山活性化学成分及相关靶点蛋白,通过Uniport数据库将靶点蛋白名转化为靶点基因名。构建青蒿和常山活性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在Gene 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过早搏动疾病的相关靶点基因,并构建疾病-靶点网络。筛选出青蒿-常山活性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过早搏动疾病的靶点。将直接作用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获得并分析蛋白互作网络;将直接作用靶点输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青蒿22个活性化学成分,常山18个活性化学成分。获得青蒿靶点蛋白510个,常山靶点蛋白202个,通过Uniport数据库转化为基因名并去除重复获得青蒿-常山靶点基因110个。在OMIM,Gene Cards数据库中筛选出过早搏动疾病靶点基因971个。进一步筛选出青蒿-常山直接作用靶点43个。通过STRING数据库的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的GO功能分析获得244个富集结果,涉及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 KEGG分析获得50个相关通路。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对传统抗疟中药青蒿-常山的研究表明,青蒿-常山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对过早搏动具有治疗作用,为进一步解释和阐述青蒿常山抗过早搏动可能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155对人胚胎干细胞(hESCs)诱导分化的心房肌细胞L-型钙通道α1c(Cav1.2)钙电流(I Ca-L)、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诱导并鉴定H7hESCs(购自中国科学院)分化获得的人心房肌细胞(分化第8~10天可获得),向心肌细胞转染...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于骨缺损部位依次植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异种胶原骨以及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三类口腔骨修复材料,结合组织定性和定量比较研究其血管化、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性能,来判断其对骨缺损修复和重建的价值和意义,为口腔临床运用供以理论基础。方法 (1)动物模型的构建以及分组:把6条杂交犬分成两组,依次于犬的两侧下颌骨体部构建出5 mm×5 mm的骨缺损,接着依次植入3种成分不一的支架材料。(2)组织学量化分析三种支架的血管化以及成骨状况,展开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其成骨效果于第4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第12周时β-TCP多孔生物陶瓷体现出较高得骨效果。结论 (1)人工骨材料植入4周时出现非常多的幼稚血管,12周时支架组织中能够产生较为成熟的骨组织,具有明显的哈弗斯系统。(2)多孔β-TCP生物陶瓷在原材料降解的同时成骨能力较高。  相似文献   
100.
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后,种植体移位入上颌窦内较少出现.本文报告1例经上颌窦侧壁开窗取出移位人上颌窦腔内的种植体病例,并对种植体移位原因、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以避免种植过程中出现种植体移位入上颌窦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