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站1997年3月—1998年4月施行腹式输卵管绝育术1021例,其中剖宫产后绝育术45例,占4%.除1例因粘连较重未能行结扎外,其余44例均顺利完成女扎术,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年龄20~40岁,平均30岁.其中2胎43例,3胎2例.剖宫产术后时间最长为5年,最短为4个月,85%是在剖宫产后一年内施行绝育术.均为下腹正中切口.1.2 手术方法 术前小便排空,常规消毒,局部麻醉,耻骨联合三横指,腹直肌旁切口(即原切口疤痕旁),长约3cm.切开皮肤,分离皮下脂肪,显露前鞘,确认腹膜与前鞘没有直接粘连时,切开前鞘,分离腹直肌.45例受术者中有30例分离前鞘后腹直肌不明显;或前鞘打开以后腹膜也随之打开,直接进入腹腔.探查盆腔,详细检查有无腹内脏器损伤.45例中仅发现一例大网膜与子宫切口疤痕处粘连,(即前述未完成手术者).45例手术中,40例为子宫前位,约占88%,有5例盆腔内有粘连带.但均能寻找到空隙提出输卵管.切不可粗暴分离,以免造成出血.对于有粘连带,盆腔没有炎症而影响提出输卵管的,可向上沿长切口,暴露子宫,认准部位、逐步分离粘  相似文献   
1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成年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近20年来,有关AML的发病机制和预后研究都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明显提高,但仍然只有1/3成年AML患者可以达到治愈,难治、复发、老年AML仍是当前临床治疗的难点。我们依据第51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2009)的最新资料,对AML治疗的最新进展及新药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和格雷夫斯病(Gravesdisease,GD)患者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分布情况与特征。方法选择HT患者28例(HT组),GD患者15例(GD组),无功能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6例(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甲状腺细针穿刺获取甲状腺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8+),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CD127-),总B淋巴细胞(CD3-CD19+),总自然杀伤细胞(CD3-CD16+CD56+)的细胞数及CD4+/CD8+。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T组CD3+总T淋巴细胞升高,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降低(P<0.05),GD组CD3-(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和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下降(P<0.05),CD3+CD4+的T淋巴细胞和CD4+/CD8+明显升高(P<0.05);HT组与GD组CD3+CD8+T淋巴细胞和CD3-CD19+B淋巴细胞及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CD3+总T淋巴细胞及CD3-(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较GD组升高,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较GD组下降(P<0.05)。结论 HT和GD患者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发生偏移,提示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改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病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亢合并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选取201例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甲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白细胞(WBC)数量及是否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将其分为3组:A组(甲亢白细胞正常组)133例、B组(ATD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组)32例、C组(ATD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组)36例;记录白细胞减少发生的时间和甲亢的病因,对B组和C组进行运动试验后行白细胞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甲亢患者中白细胞正常与白细胞减少的甲亢病因分布存在差异(P<0.05),B组白细胞减少一般发生在甲亢症状出现3个月左右;C组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B组与C组在运动试验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约为甲亢症状出现后3个月,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白细胞减少多发生在用药后4周左右;甲亢本身及ATD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存在粒细胞循环池及边缘池分布异常情况,甲亢常见病因中GD患者更容易发生白细胞数目减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的方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神经电生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别对706例于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进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分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流程(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screening process, DPN - SP)。评价二者筛查DPN敏感性与特异性的异同。结果706例患者中,神经电生理检查阳性者384例(54.39%),阴性者322例(45.61%);TCSS评分〉5分者377例,TCSS评分≤5分者329例,该检查方法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57%、77.82%、82.38%、81.42%,约登指数为0.56。DPN—SP阳性者418例,阴性者288例,该检查方法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49%、66.92%、78.93%、76.52%,约登指数为0.52。两种筛查方法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PN—SP与TCSS在诊断DPN时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可作为DPN筛查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5项筛查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筛查效果,寻找早期临床诊断最佳筛查组合。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214例,以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作为参照,分别接受5项筛查方法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分析5项筛查方法和TCS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不同组合的筛查效果,评价各组合与NCV的拟合度。结果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温度觉和刺痛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5.21%、76.87%、29.41%、36.26%、34.54%和69.57%、62.78%、92.26%、89.25%、85.69%。5项筛查方法和TCSS切点≥6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9.94%、67.65%、82.19%、79.28%、0.58和78.21%、84.11%、89.33%、69.40%、0.62。5项筛查方法与TC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项筛查方法中选取1、2、3、4、5项作为组合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值分别为0.71、0.75、0.77、0.78、0.79。AUC值拐点出现在5项选取3项的组合中,其中踝反射+振动觉+温度觉组合AUC值最高。结论踝反射+振动觉+温度觉为最佳筛查组合,与NCV有较好的拟合度,可全面、准确筛查DPN。  相似文献   
17.
18.
背景:有研究表明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动物模型,通过在组织内能促进血管再生和增加血管生成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能改善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30例糖尿病下肢闭塞症患者60条下肢,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治疗组和对侧下肢非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对照组,各30条下肢。 结果与结论:移植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治疗后神经病变自主症状问卷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明显(P < 0.01),治疗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快(P < 0.01),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说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背景:内皮祖细胞具有增殖、迁移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特征,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差速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置于含0,1,10,50,100,200μmol/L吡格列酮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吡格列酮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②将培养7d的内皮祖细胞随机分5组:对照组加含二甲基亚砜的培养液;吡格列酮组加入50μmol/L吡格列酮;PPAR-γ拮抗剂组加入50μmol/L吡格列酮及10μmol/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拮抗剂GW9662;PI3K/Akt阻滞剂组加入50μmol/L吡格列酮及50μ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道阻滞剂Wortmannin;ERK阻滞剂组加入50μmol/L吡格列酮及20μmol/L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道阻滞剂PD98059,观察不同组内皮祖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倒置显微镜下见培养前4d细胞增殖不明显,第5-10天迅速增殖,并可见细胞集落及线状结构形成,第10天可达80%融合。培养第7天的内皮祖细胞具有吞噬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1的功能。10-200μmol/L的吡格列酮均可明显促进内皮祖细胞的增殖(P〈0.01),以50μmol/L吡格列酮的作用最明显。进一步阻断相关信号通路发现,Wortmannin和GW9662可明显拮抗吡格列酮的促细胞增殖作用,而PD98059对吡格列酮的作用无影响。说明吡格列酮促进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增殖的作用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意义。方法1999年10月2003年1月内镜下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对13例早期食管癌及114例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进行治疗,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功率设定为28 W,氩气流量0.4 L/min。术后1个月、4个月及12个月进行内镜复查及治疗。结果 (1)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的成功率分别为92.3%和100%,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3次和2.2次。(2)本组127例合并症发生率为5.5%,其中早期癌与癌前病变合并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0.7%和2.60%,合并症主要表现为出血、黏膜下血肿及发热等,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本组无穿孔及狭窄发生。(3)4-12个月内镜复查并经病理证实3例早期癌复发,再次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2例治愈,1例病变未控改为手术治疗。癌前病变无复发。(4)本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3个月,所有患者目前均无明显不适。结论 应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可简便、安全、有效地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