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3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33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64篇 |
内科学 | 24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55篇 |
综合类 | 229篇 |
预防医学 | 56篇 |
药学 | 103篇 |
中国医学 | 14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74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12.
13.
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临床应用——附13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经、左、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用气囊漂浮电极床旁紧急心脏过缓性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同病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并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深静脉穿刺置管法(Seldiger法)行深静脉穿刺,并按漂浮导管置入法(Swan-Ganz导管操作方法)推送气囊电极导管,在床旁无X线透视条件下,根据心腔内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出现或体表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是否进入右心室,行右心室心内膜临时起搏。结果:130例(96%)起搏成功,开始穿刺至起搏成功时间为3-30分钟,起效果肯定,起搏时间1-31日,3例电极无法到位转导管室X线透视下放置电极导管,3例电极到位后不能夺获右心室,电极脱位6例,经重新安置电极后恢复起搏。穿刺损伤胸淋巴管1例,结论:床旁气囊漂浮电极紧急心脏起搏创伤小,方便快速,安全有效,值得在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应急条件下采供血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要树立应急意识 输血是任何药物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决定着抢救的成败。在各种应急条件下,短时间内出现大批伤员,同时还伴随自然环境恶劣,交通瘫痪,水、电中断等各种客观因素,给抢救伤员带来难度。军队的各级医院,随时可能在第一时间直接参与现场的抢救或承担伤员后送的救治任务。应急时能否保障血液供应,平时的应急意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托烷斯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托烷斯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Ovid、CNKI等数据库,并查阅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1995~2009年发表的有关托烷斯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 Handbook 5.0.1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avMan 4.2.10软件。结果共纳入17个RCT,包括4?6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托烷司琼单次静注能降低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R=0.41,95%CI(0.29,0.60)]和全麻术后应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R=0.30,95%CI(0.15,0.60)];单次静注或分次泵注均能降低全麻术后应用曲马多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R(95%CI)分别为0.41(0.29,0.56)和0.10(0.06,0.19)];托烷司琼与地塞米松联用较托烷司琼单用能更有效降低全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RR=0.27,95%(0.13,0.57)]。②安全性:托烷司琼静注能减少头晕头迷的发生率[RR=0.35,95%CI(0.16,0.75)],但在减少术后瘙痒、嗜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未出现椎体外系、排尿困难等症状。结论托烷司琼能明显降低全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不增加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并可减少头晕头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菌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随着基础心脏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瓣膜置换术和多种介入性诊断治疗手段的普遍汗展,以及新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染性心内膜炎(h卜t;vee*。c。r山ds,IE)的发病和临床特点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抗菌药物治疗是IE内科治疗的主要内容.因而也相应地有所改变。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微生物根据IE发生的部位及病因等临床特点,可将IE分成不同的临床类型.不同;临床类型的常见致病菌有差异。了解不同临床类型的常见致病菌,对致病菌的检出和正确选择经验性抗菌冶疗方案具重要的指导意义。国际上习惯将IE分为3种临床类型加以讨… 相似文献
17.
X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冠脉造影的普及,有关X综合征的报道越来越多,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现将中山医科大学附一院1995~1998年诊断为X综合征的17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16±102岁(34~63岁)。全部患者无高血压病史,血清总胆固醇轻~中度增高者4例,糖耐量异常者1例,吸烟者2例。职业:农民1例,工人1例,其余为教师及机关干部。12 临床表现 全部患者均有典型的劳力性心绞痛及复发作史,心绞痛病程平均503个月(1月~7年),发作持续时间为数…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151例合并高血压(HT)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和257例非高血压(NHT)的AMI的临床资料.结果 合并HT的AMI有冠心病家庭史、吸烟史、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NHT的AMI,严重心脏并发证(泵功能衰竭、心原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也高于NHT的AMI.结论 合并HT的AMI冠心病易患因素多,严重心脏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与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轻中度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患者的疗效。方法:1998-1999年间在全国16个城市,2358例Ⅱa,Ⅱb和Ⅳ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微粒化力平之)200mg/d,共8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及安全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微粒化非诺贝特可使HDL-C升高近13%,其升高程度与HDL-C基线水平呈负相关,全组中837例患者基线HDL-C<1.0mmol/L,其中510例(60.9%)在治疗8周时升至>1.0mmol/L(平均1.3mmol/L),此外,治疗后全组LDL-C平均降低15.9%,其疗效与基线LDL-C水平呈正相关,治疗过程中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较。结论:短期使用微粒化非诺贝特除具有贝特类药物所共有的显著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作用外,同时还能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轻,中度升高的LDL-C水平。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1-7)在血管紧张素II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 总被引:58,自引:2,他引:5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反应中的应用。方法:在Ang Ⅱ诱导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中,应用Ang-(1-7),通过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蛋白质含量和细胞表面积等指标,观察心肌细胞肥大情况。结果:Ang-(1-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 Ⅱ诱导培养的心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速率,Ang-(1-7)还能减少Ang Ⅱ诱导培养的心肌细胞的细胞蛋白质含量和表面积。基作用受体不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而是通过一种特殊受体介导。结论:Ang-(1-7)能抑制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是通过一种特殊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