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的效果及技术技巧.方法:进展期胃癌幽门梗阻患者9例, 采用两种方法治疗: (1)经内镜直视下放置支架(支架推送器直径4-6 mm, 长度约140 mm); (2)经内镜直视下放置经钳道(可通过3.2 mm或4.2 mm的活检孔)的十二指肠支架.结果: 本组9例支架放置皆1次成功, 其中放置2 cm×10 cm支架3例, 放置2 cm×8 cm支架6例; 放置特制幽门支架2例, 放置十二指肠支架6例, 放置食道支架1例. 采用方法1放置7例, 采用方法2放置2例. 术后24-48 h摄片示支架膨胀约90%,术后24 h恢复进流食. 常见并发症是恶心、呕吐, 上消化道出血和上腹疼痛等, 1例支架术后出现进行性黄疸. 随访3 mo, 无支架移位, 脱落及梗阻. 生存10-15 d者3例, 生存1-2 mo者2例, 已生存3 mo者4例, 平均通畅期为53.4 d.结论: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应采用一定的技术技巧, 治疗疗效取决于支架位置是否合适以及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12.
产甲胎蛋白型胃癌(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AFPGC),又称肝样腺癌,于1970年首次报道。其发病率国外文献统计占胃癌的5.1%~15%,国内报道发病率比国外低。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8月发现的2例AFP阳性胃癌,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联合局部种植化疗药物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的有效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将胃窦部或幽门癌并有梗阻患者42例,随机分成三组,即单纯幽门支架置入组(支架组)12例:经内镜直视下放置幽门支架;幽门支架置入联合局部注射化疗药物组(联合组)12例:先放置幽门支架,患者休息片刻后再次插镜,根据肿瘤大小和范围,注射5-氟尿嘧啶500mg和丝裂霉素4mg,深度0.5~1.0cm;另选择同期拒绝任何支架置入及放化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8例:只予静脉或口服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分别与第4、8、12周分别复查胃镜及疗效判定。结果本组24例支架放置皆1次成功,术后24~48h摄片示支架膨胀约90%,2例术后出血,予保守治疗而愈。术后随访3个月,无支架移位发生。支架组、联合组、对照组平均通畅期分别为51.9天、73.2天、23.1天;支架组与对照组比较(t=117.1,P<0.001)、联合组与支架组比较(t=48.9,P<0.001),通畅期均明显延长,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纯置入支架组与支架置入联合局部注射化疗药物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联合组与支架组比较,联合组通畅期明显长于单纯支架组,说明支架置入联合局部注射化疗药物缓解患者梗阻的时间更长,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金属支架置入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它能有效解除食管及贲门等部位的严重狭窄,恢复经口进食,改善生活质量。但内镜下放置金属支架解除胃癌所致胃出口恶性梗阻的报道较少,按照常规的食管支架置入方法往往难以成功,2006年我们成功地为2例胃出口恶性梗阻患者放置金属支架,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胆道良恶性疾病患者胆汁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老年性胆道疾病、胆胰恶性肿瘤、化脓性胆管炎并发症多,依据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指导用药最为合理。胆道疾病患者,胆汁细菌检出率高,为反映当前胆汁菌群变迁的动态及其抗生素药敏测试结果,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胆胰良恶性疾病的同时用造影管在胆总管深部采集胆汁,部分术后放置鼻胆引流管的患者取引流胆汁,然后对胆汁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16.
王志勇  吴建良  孙丽伟  马菊妹 《浙江医学》2010,32(8):1227-1229,1283
诊断和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一项为胆胰疾病患者广泛接受的诊断和治疗技术,高科技辅助器械的开发研制使得这项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不同患者及部分胆胰疾病的ERCP诊断和治疗有的却十分困难,现就我们遇到的插管困难或复杂性ERCP诊治36例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靛胭脂染色内镜在大肠微小息肉和腺瘤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109例患者分为常规结肠镜阴性组(A组)、常规结肠镜阳性组(B组)、染色结肠镜阴性组(C组)、染色结肠镜阳性组(D组),分别行普通内镜及靛胭脂染色内镜诊断,并与组织学结果比较。比较2种内镜诊断方法对大肠微小息肉和腺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靛胭脂染色内镜对微小息肉和腺瘤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普通内镜,D组与B组比较,P〈0.05。结论靛胭脂染色内镜可提高大肠微小息肉和腺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5例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ESD治疗,进行ESD前经内镜、染色内镜、超声内镜及组织病理等确诊为(T1期)肿瘤或癌前病变(如腺瘤,炎性息肉,低-高级别内瘤变),经B超、增强CT或MRI检查未见重要脏器转移灶。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及检查、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注重术中、术后护理及严密观察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及时处理。结果:本组完成ESD 43例,成功率95.6%;术中发生出血3例,术后24~72 h迟发性出血2例,均经内镜下止血好转;发生胃、直肠穿孔各1例,通过金属夹夹闭穿孔和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后痊愈。32例患者2个月后内镜随访创面愈合,11例患者3~6个月内镜随访均未见局部病灶残留或复发。结论: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微创、安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围术期精心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内镜自膨式无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左侧结肠癌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梗阻情况进行不同术前肠道准备后,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左侧结肠癌性梗阻患者21例,术后进行常规处理并随访.结果 21例结肠癌性梗阻中,放置金属支架成功率为100%,术后1~2d肠梗阻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消除;支架术后均有少量的便血6例,无大出血、穿孔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术后均能恢复经口进食,生存期4 ~ 22月,平均生存期为7月.结论 经内镜放置自膨式无覆膜金属支架治疗左侧结肠癌性梗阻,操作简单、经济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有效缓解患者的梗阻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内镜直视和B超引导下胆总管结石取出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管结石在我国是常见疾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方法,但患者和内镜医师都会受X线辐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和内镜医师的身体健康。我们自2003年2月以来采用B超引导下胆总管结石的内镜取出术治疗拒绝接受X线检查的患者19例,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