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3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308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485篇
口腔科学   100篇
临床医学   728篇
内科学   433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23篇
特种医学   1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85篇
综合类   1980篇
预防医学   1007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585篇
  8篇
中国医学   640篇
肿瘤学   13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移植静脉的重塑与再狭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再狭窄是影响PTCA和静脉移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既往认为血管再狭窄是由于血管平滑肌迁移至内膜 ,增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造成的。最近实验研究表明血管非适应性重塑是造成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 ,包括早期血管壁细胞如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表型改变 ,通过增殖与凋亡参与损伤修复及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与胶原机化与重排共同参与血管重塑。血管再狭窄不是单纯孤立的内膜、中膜及外膜变化的结果 ,而是血管壁构成在修复损伤过程中重塑的结果 ,而适应性重塑血管代偿性扩张不形成再狭窄  相似文献   
102.
单克隆抗体间接荧光法分型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择3株抗单纯疱疹病毒型共同性和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分型检测单纯疱疹病毒的单克隆抗体间接荧光法(McAb-1FA).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证实,McAb-IFA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用此法检测了不同部位来源的51份临床分离株,分型检测结果与ELISA法检测结果一致.提示McAb-IFA有可能成为实验室分型检测单纯疱疹病毒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神经症患者与正常人骨密度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骨密度情况.方法选择住院神经症患者60例为研究组;正常人60名为对照组.采用SPA-4系列骨矿分析仪,分别测量患者和正常人的骨线密度(BMC)和骨面密度(BMC/BW),测量部位为右前臂桡骨中下1/3交界处.结果神经症患者的骨密度值BMC和BMC/BW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可能原因有:患者运动时间少,吸烟量高于正常人,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有关.结论神经症患者的骨密度低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04.
IL_2-HBVPre-S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初步鉴定杨晓峰,马文煜,姜绍谆,逮好英(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西安710032)IL2是最早发现的淋巴因子之一,它通过与激活的T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的相互作用,在激活的T淋巴克隆中起着...  相似文献   
105.
用不同剂量的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SA14株鼠脑悬液从静脉、腹腔及皮下等不同途径感染6月龄4公斤左右JEV抗体阴性的恒河猴,发现用1ml1×10~8TCID_(50)病毒经皮下感染组的动物,发病比较规律、症状比较典型。感染后第6~8天体温突然升高至39℃以上,最高者可达41.5℃,兴奋性增高,腱反射亢进,并且日渐削瘦,第12天左右出现肢体痉挛性麻痹,肌张力增高;第20天后用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但用1ml及0.5ml同一病毒悬液分别经腹腔及静脉途径感染的恒河猴,仅有发烧,而无其余症状。故治疗试验中选用皮下途径感染动物。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大鼠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INV)内接受内脏伤害性信息的含calbindin D-28K(CB)神经元与孤束核(NTS)的投射联系。方法 用福尔马林刺激上消化道,应用荧光金(FG)逆行束路追踪结合Fos和CB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结果 INV的背侧边缘旁核(PaMd)和三叉旁核(PaV)内可见到大量FG逆标细胞,以注射FG的同侧为主。大部分FG逆标细胞(约71.2%)为CB免疫反应阳性。部分FG和CB双标记神经元(约31.5%)同时呈Fos免疫反应阳性的三重标记。结论 INV内部分接受内脏伤害性刺激的CB神经元可直接投射至NTS,含CB的神经元在内脏伤害性信息经INV向NTS的传导通路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为了解北京市东城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建立合理的治疗模式以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动态队列研究设计,研究起点为首次入组治疗的患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首次接受治疗的时间,终点为2021年4月30日。使用寿命表法分析维持治疗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31名患者进入本次研究。截至随访终点,累积发生脱失210例,脱失比例为63.44%。维持治疗时间中位数为5.33年。患者1、2、5年的累积维持治疗比例和维持治疗人年数分别为77.05%、67.67%、52.41%和279.00、234.50、170.00人年。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入组时年龄<50岁(HR=1.825,95%CI:1.087~3.062)、有职业(HR=1.515,95%CI:1.037~2.213)、日服药剂量<60 mg/d(HR=2.025,95%CI:1.380~2.972)、接受过强制隔离戒毒(HR=2.617,95%CI:1.345~5.092)是降低患者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日服药剂量、职业、入组时年龄、是否接受过强制隔离戒毒是北京市东城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日服药剂量的减少有可能导致患者的依从性下降,最终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门诊医生在降低患者的服药剂量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建立契合医院感染防控实际的绩效评价体系,用于科学评价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方法应用头脑风暴法、文献荟萃法等建立指标池,通过咨询专家组完成指标的筛选、层次构建、评价和权重计算。结果成功构建医院感染防控绩效评价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27个。咨询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01,内容效度指数为 0.800~1.000。结论构建的医院感染防控绩效评价体系可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  相似文献   
109.
马文敏  李永忠  邱逦  林玲  彭俊茹 《四川医学》2001,22(12):1118-1118
目的 探讨肝脓肿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肝脓肿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肝脓肿在不同的病理时期有其不同的声像表现特点。结论 B超可动态观察肝脓肿的病理演变,并能作出准确的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马文彬 《医学综述》2001,7(9):558-559
迄今为止 ,炎症性肠病 (IBD)的特异性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 ,随着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及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日趋完善 ,认为本病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主要包括感染、免疫、遗传、及精神心理等因素。1 感 染临床上一直怀疑某些细菌与IBD的首次发作有关 ,但未被证实。最近 ,有些动物模型显示在肠道无菌状态下 ,不能诱发与IBD相似的肠道炎症 ,提示细菌与IBD的发生相关。目前 ,类结核分支杆菌在克隆病中的作用已受到极大关注。另一引人注目的研究是 ,用动物模型证实克隆病可能由一种能透过滤膜的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