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57篇 |
免费 | 340篇 |
国内免费 | 31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篇 |
儿科学 | 41篇 |
妇产科学 | 43篇 |
基础医学 | 487篇 |
口腔科学 | 102篇 |
临床医学 | 743篇 |
内科学 | 451篇 |
皮肤病学 | 30篇 |
神经病学 | 125篇 |
特种医学 | 16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7篇 |
外科学 | 292篇 |
综合类 | 2007篇 |
预防医学 | 1043篇 |
眼科学 | 46篇 |
药学 | 599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664篇 |
肿瘤学 | 1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66篇 |
2022年 | 163篇 |
2021年 | 211篇 |
2020年 | 152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58篇 |
2017年 | 102篇 |
2016年 | 103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259篇 |
2013年 | 278篇 |
2012年 | 361篇 |
2011年 | 304篇 |
2010年 | 286篇 |
2009年 | 291篇 |
2008年 | 289篇 |
2007年 | 290篇 |
2006年 | 281篇 |
2005年 | 313篇 |
2004年 | 266篇 |
2003年 | 276篇 |
2002年 | 292篇 |
2001年 | 205篇 |
2000年 | 205篇 |
1999年 | 162篇 |
1998年 | 123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128篇 |
1995年 | 94篇 |
1994年 | 141篇 |
1993年 | 96篇 |
1992年 | 86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46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51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65年 | 5篇 |
1964年 | 4篇 |
1959年 | 7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PICC置管是将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置入的一种穿刺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导管滑脱是造成PICC非正常拔管的常见原因,尤其在神经内科,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或伴有精神行为异常,因变换体位或更衣、更换被服及PICC导管外端可来福接头垂直重力作用而引起导管滑脱,导致置管失败,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鉴此,笔者在PICC导管敷贴至可来福接头处采用弹力袜套外固定的方法防止导管滑脱,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冠心病知识了解情况、康复知识掌握情况、不良习惯变化的数据上都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冠心病知识了解情况、康复知识掌握情况、不良习惯变化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中加入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显著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3-D多孔结构的小肠黏膜下组织(small intestine submucosa,SIS)在新西兰大白兔膀胱再生中的应用.方法 用物理及化学方法制备具有3-D多孔结构的SIS.将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n=8),分别行膀胱半切术建立膀胱缺损模型,使用3种不同处理的SIS进行膀胱重建.A组:未经过氧乙酸(peroxyacetic acid,PAA)处理的SIS组;B组:PAA处理的SIS组;C组:PAA处理后100%胎牛血清浸润的SIS组.3组在术前及术后4周测定膀胱容量,并于术后4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检测,评估膀胱再生情况.结果 应用SIS行兔膀胱重建术后4周,3组再生膀胱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依次降低,结石率分别为33.3%、28.6%、14.31%.与术前自身比较,术后4周3组膀胱最大容量均缩小且依次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织学检测示3组膀胱上皮细胞均有再生,与A组比较,B、C组的上皮再生更好,边缘区和中心区无明显差异.3组膀胱平滑肌的再生均不理想,但边缘区平滑肌再生较中心区多;在边缘区和中心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边缘区和中心区的再生血管面积依次增加,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PPA及胎牛血清处理后3-D多孔结构的SIS,具有良好的促进膀胱组织再生能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进行颅脑合成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的81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 探讨合成MRI弛豫定量值预测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型的价值。男44例、女37例, 年龄50.0(36.5, 59.0)岁。通过勾画感兴趣区的方法获得肿瘤pre-T1、pre-T2、pre-PD、post-T1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参数值预测胶质瘤IDH1基因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表明IDH1m胶质瘤pre-T1和pre-PD值[M(Q1, Q3)]均低于IDH1w胶质瘤[1 462.75(1 306.41, 1 567.75)ms比1 532.83(1 434.67, 1 617.67)ms, 84.18(82.28, 86.41)pu比85.85(84.65, 86.90)pu](均P<0.05), IDH1m胶质瘤post-T1和ADC值高于IDH1w胶质瘤[1 054.50(631.92, 1 262.63)ms比669.67(535.17, 823.3... 相似文献
106.
社区全科门诊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全科门诊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9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到上海市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5 841例患者进行GAD筛查,并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9]中的相关内容对阳性患者进行诊断。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居住状况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等;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结果 患者的GAD筛查阳性率为4.8%(283/5 841),GAD检出率为2.9%(169/5 841)。将问卷填写完整的271例患者按诊断结果分为非GAD组(n=178)和GAD组(n=93)。两组性别、平均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及慢性病患病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工作状况和居住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F-36中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对GAD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对GAD患者生命活力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对GAD患者生命活力和精神健康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全科门诊中GAD患者的生命质量较差,年龄、文化程度及抑郁状况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大鼠经热习服及后续热环境运动刺激后血浆中代谢产物的变化特征,筛选热习服特异性的指示标志物.方法 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热习服组和对照组(n=8),热习服组大鼠经每日2h热习服训练,对照组大鼠不做相应处理,连续14d,结束后次日采集两组大鼠眼眶血.休息4d后所有大鼠均经热环境运动刺激30 min,麻醉后取腹主动脉血并离心取血浆.使用Bruker 600 MHz核磁共振谱仪检测两组大鼠血浆中代谢产物的1 HNMR谱,分析热习服及热环境运动刺激后大鼠血浆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热习服组大鼠在热习服后血浆中不饱和脂肪酸、谷氨酸、脂质和二甲胺的含量升高,而葡萄糖、肌醇、牛磺酸、苏氨酸和三甲胺氧化物含量均下降(P<0.05);而在热环境运动刺激后,热习服组大鼠血浆中三甲胺氧化物、谷氨酸和脂质的含量均下降(P<0.05).结论 经热习服和热环境运动刺激后,大鼠血浆中代谢物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三甲胺氧化物有可能作为热习服的指示性标志物,为制定热习服客观评价体系提供有意义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2次/d,口服。14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用药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症状和心电图变化,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68.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为了解广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葡萄糖-6-磷酸脱氨酶缺陷症)筛查情况.方法:对2013年广西陆川县和博白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博白县和陆川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共34537例,初筛阳性1624例,阳性率为4.70%;其中,陆川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共15939例,初筛阳性670例,阳性率为4.20%,博白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共18598例,初筛阳性954例,阳性率为5.13%.结论:广西客家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在广西内筛查阳性检出率处较低.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