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36篇 |
神经病学 | 1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52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药学 | 2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81.
研究证实成人体内存在有活性的棕色脂肪组织(BAT).BAT是非颤栗产热和饮食诱导产热的主要器官,其产热作用依赖线粒体内膜的解耦联蛋白1(UCP1).UCP1可使物质氧化与ATP生成解耦联(解耦联呼吸),减少ATP的生成,使能量以热量的形式释放,维持体温与能量的平衡.寒冷暴露、胰岛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均可诱导UCP1表达使BAT活化,进而促进BAT摄取循环中的葡萄糖,加速循环中葡萄糖的清除.饮食因素以及可诱导BAT活化的因素均可影响BAT对葡萄糖的摄取. 相似文献
182.
183.
目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B超测量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及检测血清孕酮水平。结果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用药3个月后肌瘤体积缩小42.8%,治疗后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升高(44.25±2.01)%,孕酮水平下降(49.25±3.02)%。结论米非司酮可能通过对抗孕激素而发挥其缩小子宫肌瘤的作用,适用于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植物性雌激素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ST)对局灶性永久性脑缺血成年雄性大鼠的大脑皮层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GST组和溶剂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学方法,观察颈内动脉注射GST对雄性大鼠局灶性永久性脑缺血模型中大脑皮层CP阳性细胞荧光强度和CP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脑缺血过程中CP的表达呈时相性变化,缺血组、溶剂组、GST组、缺血6、12、24h低于假手术组(P<0.05或<0.01),缺血48、72h高于假手术组(P<0.05);GST组CP的表达变化在不同时段均明显低于溶剂组(P<0.01)。结论GST可抑制脑缺血时CP的时相性变化,提示GST可通过抑制脑内铁相关的氧化应激损伤提供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与血清中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病情与血清中微量元素铁、锰、锌和铜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和正常妊娠者的静脉血各5 m l,用7200型分光光度记测定血清锌、铁、铜、锰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锌含量明显降低,并且病情越重锌含量越低;铁、铜、锰含量升高,病情越重含量越高;锌/铁、铁/铜该病呈负相关,二者有显著差异。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及病情与血清中微量元素铁、锰、锌和铜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6.
187.
我门采用近红外线乳腺检查仪,对1440名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乳腺囊性增生病居首位。发病率为18%,好发年龄为30~40岁。其次为乳腺肿瘤,约占全部乳腺病的30%,良性肿瘤以纤维居多,占良性肿瘤的75%,好发年龄为18~25岁。乳腺癌发病年龄上升趋势,乳腺疾病发病情况与是否哺乳无关。 相似文献
188.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患者在风险明确情境下的决策功能.方法 采用风险明确的骰子投掷实验(GDT)对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决策能力评估.收纳了28例门诊诊断明确的面肌痉挛患者,并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同时完成了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比较两组被试在这些测试的差异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面肌痉挛组存在风险明确情境下的决策功能受损,表现为面肌痉挛组净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1,P=0.001);两组被试在GDT 4个选项中也存在差异:单个数目的组合(F=13.059,P=0.001)及3个数目的组合(F=6.599,P=0.01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被试在Stroop色词测试、数字广度(倒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被试在数字广度(正序)(t=-2.839,P=0.006)、词汇流畅性(t=-2.193,P=0.032)、负反馈利用率(t=-3.368,P=0.001) 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面肌痉挛患者在风险明确情境下的决策功能受损,可能与执行功能及负反馈利用率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89.
目的研究分析孤独症儿童家长在情绪识别上与正常儿童家长的差异性,进一步探讨孤独症儿童父母的情绪面孔识别是否存在遗传的可能性。方法通过电脑呈现六大基本情绪面孔测验和一套神经心理学测验,对32例孤独症儿童家长和32例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心理理论能力的比较。结果孤独症组儿童父母得分与正常儿童家长得分在识别总正确分和"恐"以及"厌"表情得分存在差异(82.69±7.74,96.06±8.50;6.56±3.41,12.50±2.74;11.63±3.17,16.63±1.83;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悲"表情的得分较之正常儿童家长存在差异(15±4.10,18.25±3.26;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情绪识别得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孤独症儿童父母的情绪识别能力较之正常儿童家长有缺陷,为孤独症儿童在情绪识别上的损害可能存在遗传性因素,提供认知行为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