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本文将分析从1996年12月~1997年11月间我院内科住院病人所做的非介入性收缩、舒张及泵血功能检查结果与心脏疾患的相关关系。1临床资料1.1对象:共检查335人,其中非心脏疾患(包括胃炎、体检等)50人,冠心病250人,扩张性心肌病20人,风心病F人,年龄17~74(51±24)岁,以上病人均经过心电图、心电向量图、二维超声心动综合图检查,明确诊断。1.2方法:采用西安深秦电子实业公司SG系列心功能检查仪,通过颈静脉搏动图及心尖搏动图,同步记录心电图测得下列参数:排血前时间与左室排血时间比值(PFP/LVFT),等容收缩时间(IC)…  相似文献   
72.
1999年10月~2002年3月,我院采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1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81例行急诊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之前服用辛伐他汀的情况分为四组:A组15例,服用时间超过6个月;B组19例,服用时间1~6个月;C组17例,服用时间少于1个月;D组30例,未服用.比较各组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和1 h内ST段回落情况.结果 A组和B组CTFC较D组较小(P<0.01),且术后1 h ST段回落较D组明显(P<0.01).结论 长期服用辛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术后心肌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胱抑素C水平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入选高血压患者266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高血压肾脏正常组152例(UACR<30 mg/g)和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114例(UACR≥30 mg/g),检测患者血脂、空腹血糖、血清胱抑素C、血常规、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测量体质指数(BMI),调查有无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另设对照组50例(选自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肾脏正常组及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RDW水平均明显升高(13.43±0.92,15.05±1.29 vs 12.09±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1.46±0.22 vs 1.16±0.18,P<0.01)②与高血压肾脏正常组比较,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RDW水平(15.05±1.29 vs 13.43±0.92)及胱抑素C水平(1.46±0.22 vs 1.20±0.19)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高血压组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UACR的增加,RDW水平逐渐增加。④高血压组RDW与UACR、血清胱抑素C水平、平均收缩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6、0.633和0.479,P均<0.01)。结论 RDW指标简单易获得,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指标,联合血清胱抑素C水平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5.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期间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⒇(摘要)丁文惠吴付轩马惠芳李大元朱国英张钧华近年来基础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时血浆内皮素升高,它在心肌损伤和缺血后微血管功能异常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本工作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再...  相似文献   
76.
督脉经穴主治作用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源于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后循行于脊里,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且藉其分支两络于肾,肾为元阳,内寓命门之火。督脉循行于后背正中,背为阳,督脉与全身阳经均交会于大椎,又藉肾与元阳密切关联,故曰督脉为阳脉之海...  相似文献   
77.
我科于1996年2月~1997年10月,应用血脂康治疗87例高血压病患者,观察了其服药前后心功能的改变,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于同期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病人共87例,其中男56例、女31例,年龄42~7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高血压病Ⅰ—Ⅱ期诊断标准,病史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罪犯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显像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Ⅰ入选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4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入选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依据心电图中ST-T发生改变的导联、超声心动图中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复杂病变的部位综合确定罪犯血管病变。对病变进行血管内超声影像定量分析。然后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VH-IVUS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较,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罪犯病变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坏死核心成份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4、0.602,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466,P0.01);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4、0.427,P0.01或P0.05)。结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罪犯病变斑块坏死核心成分比例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差异明显,其血清胱抑素C水平也明显高于后者,且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与罪犯病变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以作为预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破裂风险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9.
气栓     
患者 ,男 ,55岁 ,术后下床行走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及肩痛、面色苍白、感到恶心和头晕。他 2 d前施行小肠切除术 ,经锁骨下静脉留置三腔中心静脉导管。扶患者回到床上并求助 ,看到地板上有少量液体 ,静脉导管接头处已脱开。根据症状及体征 ,疑为空气栓塞。原因为站起来时管子被拉脱 ,导管位于心脏平面以上 ,接头处静脉压小于大气压 ,呼吸时空气经导管口吸入右心。大量空气阻塞右室流出道 ,血液不能进入肺动脉而继续回流右心 ,引起右室负荷和压力增加 ,使大气泡挤压为小气泡驱入肺动脉 ,可导致心输出量下降、休克和死亡。急救措施 用导管外…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