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58篇 |
免费 | 1337篇 |
国内免费 | 77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7篇 |
儿科学 | 500篇 |
妇产科学 | 193篇 |
基础医学 | 1205篇 |
口腔科学 | 300篇 |
临床医学 | 3756篇 |
内科学 | 2373篇 |
皮肤病学 | 227篇 |
神经病学 | 514篇 |
特种医学 | 111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0篇 |
外科学 | 1968篇 |
综合类 | 8108篇 |
预防医学 | 3673篇 |
眼科学 | 272篇 |
药学 | 2938篇 |
47篇 | |
中国医学 | 3309篇 |
肿瘤学 | 7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5篇 |
2023年 | 700篇 |
2022年 | 730篇 |
2021年 | 890篇 |
2020年 | 770篇 |
2019年 | 622篇 |
2018年 | 666篇 |
2017年 | 337篇 |
2016年 | 488篇 |
2015年 | 520篇 |
2014年 | 1471篇 |
2013年 | 988篇 |
2012年 | 1215篇 |
2011年 | 1249篇 |
2010年 | 1170篇 |
2009年 | 1236篇 |
2008年 | 1243篇 |
2007年 | 1227篇 |
2006年 | 1172篇 |
2005年 | 1213篇 |
2004年 | 1175篇 |
2003年 | 1012篇 |
2002年 | 883篇 |
2001年 | 937篇 |
2000年 | 873篇 |
1999年 | 938篇 |
1998年 | 905篇 |
1997年 | 873篇 |
1996年 | 883篇 |
1995年 | 725篇 |
1994年 | 678篇 |
1993年 | 574篇 |
1992年 | 449篇 |
1991年 | 444篇 |
1990年 | 355篇 |
1989年 | 286篇 |
1988年 | 177篇 |
1987年 | 179篇 |
1986年 | 159篇 |
1985年 | 130篇 |
1984年 | 98篇 |
1983年 | 106篇 |
1982年 | 100篇 |
1981年 | 85篇 |
1980年 | 51篇 |
1979年 | 30篇 |
1978年 | 37篇 |
1977年 | 14篇 |
1965年 | 14篇 |
1958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结合PCA泵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n=30),第一组(A组)术后包括膝关节后关节囊和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二组(B组)术后仅在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而不注射后关节囊,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三组(C组)术后仅采用静脉PCA泵镇痛。分别在术后2、12、24、48、72小时,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水平。结果术后2、12、24、48、72小时A、B、C组评分分别为2.0,2.1,4.9;2.7,2.6,5.5;3.5,3.4,4.6;2.4,2.5,3.8;1.4,1.4,2.8。A组和B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评分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和静脉PCA泵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后关节囊可不注射,镇痛效果优于单用PCA泵。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优势与不足。方法回顾分析40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钉固定髌骨,并对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同时与40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8.2月)。1例术后2个月因外伤导致髌骨再次骨折,其余均骨性愈合,无再移位,无伤口感染。根据胥少汀等疗效评级:优28例,良10例,差2例。两组病例膝关节功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骨横行骨折采用可吸收钉内固定效果良好,但术后康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气压弹道碎石在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肾盂切开取石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5例;其中,直视下碎石21例,输尿管镜下碎石14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取出结石,无大出血及肾盂撕脱。一次性取净结石28例,残石7例,术后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排出5例,自行排出2例。术后26例获随访,半年内无一例复发。结论:肾盂切开取石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能最大限度取出结石,并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94.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quantity of CD44VCD24- cells in breast cancer tissue and the cell lines,and as well as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expression of various breast cancer markers and molecular subtyping of breast carcinoma.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CD44 / CD24,estrogen receptor,progesterone receptor,HER2,human estrogen-induced protein PS2,bcl-2 and nm23 in 60 cases of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of breast were studied by either single or doubl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The co-expression of CD44 and CD24 in 3 breast cancer cell lines (MCF-7,MDA-MB-468,and MDA-MB- 231) was also examined.Results The quantity and distribution of CD44 + /CD24- cells varied greatly and no specific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The percentage of CD44 + /CD24- in breast cancer was 65%.The amount of CD44+/CD24- cells did not correlate with the age of patients,lymph node metastasis,tumor size,molecular subtypes and expression of various breast cancer markers in breast carcinoma.The proportion of CD44+/CD24- cells in MCF-7,MDA-MB-468,and MDA-MB-231 cell lines was < 1%,5% and > 80%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CD44+ /CD24- cells are demonstrated in certa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and cell lines.However,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obtained between the quantity o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cells and the molecular subtyping or the clinicopathologic parameters in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目的观察不良孕产夫妇异常染色体分布类型及其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对261对不良孕产夫妇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采用G显带方法。结果 261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异常80例(15.3%),其中相互易位9例;Turner嵌合体1例;染色体异态70例,包括9号染色体小臂间倒位10例,次缢痕长度增加16例,D组、G组短臂的随体长度增加或减少或双随体共36例,大Y、小Y共8例。结论不良孕产夫妇染色体异常主要为平衡易位和多种染色体异态,后者在不良孕产史夫妇中的高发生率提示其具有一定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OS)促进髓鞘再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BV2、原代小胶质细胞和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以1×106个/ml接种于6孔板,贴壁后加入LPS、TFE 37℃孵育24 h:C57BL/6小鼠用含0.2% CPZ饲料喂养6周诱导脱髓鞘模型,4周末TFE治疗组小...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