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乳腺癌病灶边缘超宽频超声图像表现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乳癌病灶边缘回声图像表现特征。方法 用超宽频超声,对70例乳癌病灶的边缘回声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0例乳癌病灶边缘图像表现分为规整类及不规整类。结论 乳癌病灶的超宽频图像表现具有特征性,是诊断乳癌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结合免疫组织化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病理确诊单发肿块的乳腺癌患者为样本,以乳腺癌超声声像图征象、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为自变量,术后腋窝淋巴结状态为因变量,采用二分类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48例乳腺癌超声图像的直接征象中形态不规则、呈小分叶、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分级Ⅱ~Ⅲ级、RI≥0.7出现频率较高,出现率>50%。超声图像的间接征象中48例乳腺肿块有高回声晕、浅筋膜模糊或中断、Cooper 韧带模糊或中断、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3 mm、淋巴结血流表现为无或门型在肿块中的出现率较高,出现率>50%;(2)48例乳腺癌肿块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为(35.69±126.47)个/视野,腋窝淋巴结转组的 MVD 计数为(92.30±13.20)个/视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的 MVD 计数为(56.90±8.84)个/视野,腋窝淋巴结转组的 MVD 计数明显高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的MVD 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乳腺癌肿瘤血流分级0~Ⅰ级 MVD 计数为(51.46±6.52)个/视野,Ⅱ~Ⅲ级 MVD 计数为(95.16±11.28)个/视野,Ⅱ~Ⅲ级 MVD 计数显著高于0~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二分类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肿块的血流分级Ⅱ~Ⅲ级、腋窝淋巴结的最大皮质厚度≥3 mm 及肿块 MVD (P <0.05)是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 值分别为33.445、46.964、96.879。结论乳腺癌超声征象中的原发灶血流Ⅱ~Ⅲ级、腋窝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3 mm 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MVD值与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关系极为密切,对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方法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对乳腺BI-RADS4B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超声检查后诊断为BI-RADS4B级的60例女性患者(共65个肿块,其中恶性44个,良性21个)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术后均行病理证实,比较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显像特征及其不同区域的血流灌注参数特征.结果 良性组和恶性组在增强顺序、造影模式、造影后范围有无显著增大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内部造影剂分布、周边穿入或扭曲血管、充盈缺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边缘带的峰值强度明显高于良性组,恶性组边缘的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消除斜率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而平均渡越时间、达峰时间低于其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边缘带的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消除斜率高于其内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渡越时间、达峰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边缘带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消除斜率、平均渡越时间、达峰时间与其内部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对BI-RADS4B级恶、良性肿块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3.18%(41/44)和76.19%(16/21). 结论 使用超声造影对BI-RADS4B级肿块可以进一步良恶性鉴别,可以提高BI-RADS4B级肿块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超声在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6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回顾性分析,总结声像图特点。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NHL)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6例,滤泡性淋巴瘤1例,Burkitt淋巴瘤1例。结论:超声不易正确诊断PBL,但可以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多项肿瘤标记物及B超检测卵巢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卵巢癌术前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用3项肿瘤标记物CA125、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转化生长β1因子(TGF-β1)及B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44例卵巢恶性肿瘤及8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非肿瘤包块患者在术前进行血清学检测及B超检查,以40例正常妇女进行对照。结果:单纯应用CA125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4.1%和76.2%;3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0.9%及81.2%;单纯应用B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1.8%及91.2%;B超联合CA125可使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提高到86.3%和97.5%。结论:3项肿瘤标记物和B超联合检测对提高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疾病的检出率不断提高,现将我院经病理诊断的12例乳腺错构瘤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腔内彩超诊断宫颈癌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6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经阴道及经直肠二维声像图和CDFI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中晚期宫颈癌的经阴道及经直肠彩超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可分宫颈增大、宫颈部边界呈虫蚀状的液暗区,合并宫腔内积液,宫颈外浸润性肿块等图像改变,宫颈处血流信号丰富;而早期宫颈癌宫颈无明显增大,仅见宫颈管内强光斑,血流信号无增多。宫颈部动脉阻力指数无特异性。结论腔内彩超对宫颈癌术前判断病变范围、侵犯范围、鉴别诊断都有较大的价值,可作为宫颈癌治疗前常规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EPC)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乳腺EPC的声像图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25例患者中有16例≥60岁,占64%.声像图表现:14例肿块为实性,11例肿块为混合性,2例伴微钙化,3例伴肿块旁导管扩张,2例伴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其中仅13例术前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结论:EPC有一定声像图特点,常规超声诊断EPC困难,确诊依赖手术.  相似文献   
19.
卵巢冠囊肿是指输卵管、卵巢周围在阔韧带二叶之间的一些囊性肿物,约占妇科附件肿物的10%,多发生于育龄妇女。我院曾收治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卵巢冠囊肿的患者,术前做过B超检查,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 10例患者年龄22~49岁。月经史均正常。2例主要症状为下腹胀痛,8例无明显症状(在体检时或无意中发现)。囊肿均为单发,左、右侧各5例。囊肿大小为4cm×5cn×6cm~5cm×10cm。二、B超检查所见  相似文献   
20.
Evaluationof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andbonemorphogeneticproteincompositeonhealingofbonedefectsSunYupeng孙玉鹏,ZhangWanqing张皖清,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