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42篇 |
免费 | 150篇 |
国内免费 | 1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28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115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393篇 |
内科学 | 245篇 |
皮肤病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65篇 |
特种医学 | 100篇 |
外科学 | 91篇 |
综合类 | 696篇 |
预防医学 | 292篇 |
眼科学 | 37篇 |
药学 | 355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334篇 |
肿瘤学 | 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171篇 |
2012年 | 180篇 |
2011年 | 216篇 |
2010年 | 182篇 |
2009年 | 187篇 |
2008年 | 133篇 |
2007年 | 140篇 |
2006年 | 118篇 |
2005年 | 124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94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32例,随机分配到认知行为治疗组(CBT组,n=66)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组(ST组,n=66),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接受15次CBT和ST.并在治疗前后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经过24周治疗,CBT组CSQ的解决问题、自责、求助、逃避四个因子的得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ST组只在自责因子分数有显著改变(P<0.05).两组进行治疗后比较,CBT组的问题解决和求助因子显著高于ST组(P<0.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92.
目的:通过对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比较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与单纯药物或CBT治疗对强迫症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选择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entral数据库,收集比较药物联合CBT与单纯药物或CBT治疗强迫症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治疗组的耶鲁-布朗强迫量表测量数据并采用均差作为效应量,应用RevMan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符合标准的研究,合计样本量468人.排除可能引起异质性的1组数据后,3组数据比较了药物联合CBT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且无异质性(Q=0.48,P>0.1),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对强迫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纯药物组(MD =6.46,Z=5.03,P≤0.05);7组数据比较了药物治疗联合CBT与单纯CBT的疗效且无异质性(Q=9.08,P>0.1),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CBT组对强迫症状的改善没有差别(MD =0.87,Z=1.22,P>0.05).结论:鉴于目前结果,推测对于强迫症状的改善,药物治疗联合CBT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而与单纯CBT相当,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08至2012年间11例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观察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结果 11例患者发病年龄21~ 65岁,平均46岁.肿瘤最大径6 ~ 16 cm,平均9.8 cm.镜下梭形瘤细胞丰富,交叉成束或旋涡状排列,形态温和,细胞轻至中度异型性,核分裂象(4~20)/10 HPF,平均8.4/10 HPF,无坏死.8例进行了波形蛋白检测,均阳性表达.5例检测了WT-1,均有弥漫或灶性阳性表达.α-inhibin和calretinin在检测的6例中仅有1例弥漫表达.6例检测了Ki-67的阳性指数5%~30%,其中1例约10%,1例核分裂象20/10 HPF的Ki-67阳性指数为30%.此外,细胞角蛋白、AE1/AE3、CD117、CD34、CD99和结蛋白在5例检测病例中均呈阴性.2例行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网状纤维包绕在每个瘤细胞周围.10例随访4 ~ 38个月无复发或进展,1例术后94个月复发后仍存活.结论 在卵巢富于细胞性纤维瘤中,当核分裂象≥4/10 HPF、细胞温和、缺乏显著异型时,诊断为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比纤维肉瘤更为恰当.绝大多数病例临床呈良性经过,少数病例可复发,提示它是一种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 相似文献
94.
综合性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了解综合性心理治疗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对83例肿瘤患者进行对照治疗和观察,研究组在常规放疗、化疗等生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应用一般性心理支持治疗、疾病知识教育、个别心理治疗、患者互助治疗、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音乐结合肌网放松训练及内心意念引导等常用的综合心理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用常规肿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改善。结论: 相似文献
95.
96.
97.
运动员Marfan氏综合征的医务监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提高教练员和医生对Marfan氏综合征的认识 ,更好地预防运动性猝死。同时为掌握身材高大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测量的规律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通过对 4例确诊和疑似马凡氏综合征运动员从疾病发现、发展变化、死亡、转归过程的阐述、分析 ,提供了对确诊和疑似马凡氏综合征运动员的处理、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同时对现役国家男、女篮球队运动员进行了包括眼科、骨科、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全面的体检 ,以排查马凡氏综合征。结果提示 :男性运动员主动脉根部大于 60mm、女性大于 5 0mm已具有猝死风险 ,应给予高度重视。篮球运动员臂展 >身高者占4 3 3% ,且男性臂展 /身高 >1 0 3者占 2 0 %。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评价直接置入药物洗脱支架 (CYPHERTM,codis)在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6 2例接受CYPHERTM 支架直接置入的患者 (直接支架组 )和一般情况匹配的 5 1例球囊扩张后行冠脉支架术的患者 (常规支架组 ) ,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 ,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即刻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直接支架组介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支架组 [(17.2± 8.6 )比 (2 6 .3± 7.1)min ,P <0 .0 1],直接支架组平均扩张压明显高于常规支架组 [(14± 3)比 (12± 1.9)atm ,P<0 .0 1],两组无一例发生介入治疗相关的严重心脏事件。随访期间两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A或B1 型病变的冠心病患者CYPHERTM 支架直接置入术可缩短介入操作时间 ,即刻效果、并发症及中期临床随访与常规支架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危重症性多发性神经病(CIP)的发生率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14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和1个月后各进行1次四肢EMG检查,观察并统计:(1)CIP发生率。(2)并发CIP的患者和未并发CIP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3)并发CIP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共有23例患者并发CIP(15.54%)。(2)并发CIP和未并发CIP的两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在性别比例、基础疾病构成、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昏迷、高血糖、静脉使用神经阻滞剂和静脉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并发CIP患者在年龄、并发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建立人工气道情况、有创机械通气、并发营养不良和使用肠外营养方面显著高于未并发CIP患者(均P0.05)。(3)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危险因素有60岁以上、脓毒症、MOF、建立人工气道、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和使用肠外营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脓毒症、MOF、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MOF、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m,β2-MG)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1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2例新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另选取同等数量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非脑卒中个体作为对照,比较血清β2-MG水平及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暴露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风险。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β2-MG水平、心脏病史、高血压病史、脑卒中家族史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OR(95%CI)分别为6.74(3.92~11.61)、1.77(1.00~3.09)、3.43(2.00~5.89)、2.04(1.11~3.71),P均<0.05]。此外,血清β2-MG水平的升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χ2=48.4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β2-MG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独立相关[OR(95%CI)=6.11(3.46~10.77),P<0.05]。结论 血清β2-MG水平升高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其发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