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4篇
  1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及脉压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及脉压的特点。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回顾分析6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2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表现。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24h平均脉压(24hAPP)、白天平均脉压(dPP)、夜间平均脉压(nP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均〈0.01),24h平均舒张压(24hA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均〈0.05)。结论:较之中青年高血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态收缩压显著升高,动态舒张压显著降低,动态脉压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初步探讨免疫细胞协同共刺激分子途径之一--B7-H1和PD-1表达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的特点.方法 收集11例CHB患者和16例健康人的外周血肝素抗凝标本,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HB患者外周血髓样树突细胞(mDC)和T淋巴细胞上B7-H1和PD-1的表达.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mDC上B7-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69±14.49)%、(42.84±11.19)%、(33.48±14.07)%和(16.60±4.04)%.健康对照者分别为(14.66±10.11)%、(4.62±3.84)%、(1.89±2.31)%和(0.49±0.37)%,CHB患者B7-H1在T淋巴细胞和mDC上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84,t=-10.894,t=-7.378,t=-13.182;均P<0.05).CHB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上P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45±6.36)%、(11.42±6.20)%和(13.03±6.71)%,健康对照者分别为(7.80±3.53)%、(7.12±2.60)%和(7.88±3.74)%.CHB患者PD-1在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也均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23,t=-2.355,t=-2.439;均P<0.05).结论 B7-H1和PD-1在CHB患者外周血mDC和T淋巴细胞上表达较高.  相似文献   
83.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老年痴呆因其智力致残,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而且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对老年痴呆的早期防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损伤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的过渡状态,具有转化为痴呆的高风险.此外,MCI也可以使老年人进入医疗机构的风险增高,严重干扰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并增加家庭和照料者的压力,降低了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和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研究MCI的相关因素以及MCI进展为痴呆的危险因素,寻找可干预的治疗因素,不仅可能为老年期痴呆的防治提供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且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巨大压力.本文综述MCI的危险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60岁住院患者的社会衰弱情况,并探讨其与躯体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综合科≥60岁的住院患者258例,应用社会衰弱量表(HALFT)评估社会衰弱情况,将评分≥3分患者纳入社会衰弱组,其中1~2分患者纳入社会衰弱前期组,0分患者纳入无社会衰弱组,分析社会衰弱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符合社会衰弱组患者31例;非社会衰弱组患者227例,其中社会衰弱前期组患者157例,无社会衰弱组患者70例。与非社会衰弱组相比,社会衰弱组患者年龄较大(P=0.002),更易合并脑血管病(P=0.016),多重用药比例较高(P=0.029),生理衰弱发生率较高(P<0.001)。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理衰弱是影响社会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91,95%CI 0.078~0.468,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之后,HALFT量表评分越高,患者步速越慢(r=-0.325,P<0.001)、握力越差(r=-0.151,P=0.018)、中国老年人闲暇时间体力活动问卷(BLSA-PAQ)评分越低(r=-0.322,P=0.001)、Fried衰弱表型总分越高(r=0.329,P<0.001)。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中社会衰弱的患病率较高,生理衰弱是老年人发生社会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躯体功能与社会衰弱相关。  相似文献   
85.
马丽娜 《中国药师》2010,13(5):719-720
1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主因“发现白细胞减少4月”入院。4月前因泌尿系感染于我院查血常规示:WBC1.0×10^9·L^-1,N0.3×10^9·L^-1,Hb97g·L^-1,Plt89×10^9·L^-1,于我院血液科住院查骨穿示骨髓增生低下,后多次复查WBC示N波动于0.5×10^9·L^-1左右,考虑为粒细胞缺乏症、  相似文献   
86.
氟康唑是三唑类第3代抗真菌药,对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强力而特异地抑制真菌细胞膜的麦角甾醇的合成,使真菌细胞膜缺损,通透性增加,从而抑制真菌生长或使真菌死亡。目前有文献报道氟康唑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真菌感染时有不良反应发生,本例报道静滴氟康唑致严重肝功能损害1例。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组织蛋白酶D、Ki67和PCNA的表达关系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差别。方法以7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以5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中组织蛋白酶D、Ki67和PCNA的表达,探讨组织蛋白酶D、Ki67和PCNA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关注组织蛋白酶D对Ki67和PCNA表达阳性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观察组中组织蛋白酶D、Ki67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组织蛋白酶D、Ki67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最大直径、分化程度、淋巴道转移及脉管浸润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中组织蛋白酶D和Ki67、组织蛋白酶D和PCNA、Ki67和PCNA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组织蛋白酶D、Ki67和PCNA高表达,在肿瘤进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组织蛋白酶D可能对肿瘤细胞中Ki67和PCNA阳性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全自动呼吸机(Auto-CPAP)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合并OSAHS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梗死急性期合并OSAH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uto-CPAP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呼吸机治疗4周,比较治疗4周前后血脂及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血脂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经Auto-CPAP治疗后4周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Auto-CPAP治疗可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合并OSAHS患者血脂及hs-CRP.  相似文献   
90.
树突棘和突触的病理改变在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大脑发育调节蛋白(development regulation brain protein,Drebrin)能够调节树突棘和突触的形态和重塑。Drebrin的减少可能通过树突棘内细胞骨架变化,使树突棘的形态结构受到影响,导致突触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但目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内突触病理变化的具体机制及Drebrin和突触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探讨Drebrin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其机制,对临床上早期干预认知功能障碍、寻找AD的有效诊断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