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分析腓肠肌内侧头的厚度(MT)、回声强度(EI)与肌肉质量、力量及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评估MT、EI对于肌量减少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21年3-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就诊的52例受检者, 采用二维超声测量腓肠肌内侧头MT, 使用Image J软件分析感兴趣区EI值。选择其中20例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对于MT、EI值测量的一致性并作Altman-Bland分析。按照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分为健康对照组(30例)与肌量减少组(22例), 比较两组间MT、EI值的差异,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T、EI值与肌肉质量、力量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获得MT、EI值对于肌量减少的诊断截值, 评估诊断效能。结果①相同医师和不同医师检测腓肠肌内侧头MT、EI的ICC均大于0.97, 重测信度较好;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肌量减少组腓肠肌内侧头MT值减小, EI值增大(t=4.759、-3.789, 均P<0.001);③腓肠肌内侧头MT值与四肢骨骼肌质量(ASM)、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下肢...  相似文献   
22.
背景: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指标:脆性骨折或骨密度T ≤ -2.5标准差,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可作出骨质疏松的诊断。在做骨密度检查时同时进行椎体骨折评估,可以避免单一因素的评判造成骨质疏松症的漏诊,有利于提高骨质疏松的诊断率。 目的:评估骨密度结合椎体骨折对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率的影响。 方法:对217例年龄≥50岁的绝经后女性患者行髋部骨密度检测,同时进行椎体骨折评估,比较单纯依靠骨密度检查与骨密度结合椎体骨折评估对骨质疏松的诊断率的影响,同时探讨骨密度对椎体骨折率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92例骨密度T ≤ -2.5,达到骨质疏松诊断阈值,占42.4%;102例骨密度-1 > T > -2.5,为低骨量,占47.0%;23例骨密度在正常范围,骨密度T > -1,占10.6%。158例无椎体骨折;59例(27.2%)椎体骨折,101个骨折椎。骨密度T > -2.5的患者椎体骨折率为21.6%,骨密度T ≤ -2.5的患者椎体骨折率34.8%,两组骨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骨密度结合椎体骨折评估的骨质疏松诊断率为54.8%,比单纯依靠骨密度检查,骨质疏松诊断率提高12.4%(P=0.01)。说明绝经后女性做骨密度检测的同时进行椎体骨折评估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的诊断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髌骨轴位X线改良摄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患者髌骨轴位X线改良摄影的临床资料。结果 123例中,优片116例,占94.31%;良片7例,占5.69%。结论髌骨轴位X线改良摄影优片率高,重摄率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符合临床诊断需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普通与骨质疏松专长放射科医师X线胸部侧位像的椎体骨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16例50~95岁住院女患者胸部侧位像的椎体X线表现,将获得ISCD证书的放射科医师的评阅结果与既往普通放射科医师的报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不同年龄组的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1)既往普通放射科医师报告椎体脆性骨折98例,椎体骨折率为3.0%,报告中均未进行椎体骨折的分度诊断。获得ISCD证书的放射科医师诊断椎体脆性骨折数为374例576椎,椎体骨折率为11.6%,其中1个椎体骨折252例,2个椎体骨折81例,≥3个以上椎体骨折41例;576骨折椎中,轻度132椎(23.0%)、中度226椎(39.2%)、重度218椎(37.8%);获得ISCD证书的放射科医师诊断椎体脆性骨折显著高于普通放射科医师(P0.01)。(2)50~59岁椎体骨折率为4.3%,60~69岁椎体骨折率为11.1%,70岁以上椎体骨折率为25.8%,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50岁女性中,椎体骨折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普通放射科医师诊断形态学椎体骨折漏诊率高,经过骨质疏松知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椎体骨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增龄因素对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255例50岁以上妇女,依年龄分为A、B、C 3组,A组:156例,≤65岁;B组:55例,66~75岁;C组44例,>75岁。依骨折情况分为非骨折组191例,骨折组64例。拍摄患者骨盆平片测量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结果:(1)股骨颈轴长(Femoral neck axis length,FNAL):A、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股骨颈中段宽度(Femoral neck width,FNW): 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股骨颈中段髓腔宽度(Femoral medullary cavity width,FMCW):A、B及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股骨颈中段皮质厚度(Cortical thickness of femoral neck,FNCT):A、B及A、C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FNCT比率及FNW与FNAL比率:A、B组及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非骨折组与骨折组比较:年龄、FNAL、FNW、FMCW、FNCT、FNCT比率及FNW与FNAL比率2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7)颈干角(Neck-shaft angle,NSA)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增龄因素导致股骨上端骨皮质变薄、髓腔扩大,骨折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床旁肺部超声检查(LUS)诊断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价值。方法 收集56例MAS新生儿(MAS组)和70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对比2组临床资料及床旁LUS表现。结果 MAS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性别、年龄、体质量及出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新生儿LUS示胸膜线呈光滑清晰的线状强回声,随呼吸运动而水平滑动;A线呈线状强回声,彼此平行、间隔相等;每个肺野未见或仅见1~2条B线;未见胸腔积液或肺实变等异常征象。MAS组LUS均见双肺散在大小不等、边界不清的中低回声及点状或线状高回声,即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部分患儿胸膜线消失或增厚、模糊,肺部实变区未见A线,非实变区可见多条B线;8例(8/56,14.29%)可见肺实变伴肺搏动征,8例(8/56,14.29%)存在胸腔积液。结论 床边LUS可用于诊断新生儿MAS;超声发现双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高度提示新生儿MAS。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骨质疏松与7关节超声评分(7-joint ultrasound score ,US7)相关性并建立骨质疏松预测模型。方法 123例RA患者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和骨量正常组,进行病史记录、血清学检测、US7超声评分,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DAS28、抗环瓜氨酸抗体(CCP)是骨质疏松组与骨量正常组、低骨量组与骨量正常组的危险因子(P<0.001)。预测模型总符合率78.0 %,骨质疏松模型符合率87.5 %、低骨量模型53.3 %、正常模型82.8 %。结论 年龄、病程、DAS28、CCP是RA患者骨量异常的危险因子,建立的骨质疏松模型可为预测RA患者骨质疏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并发肌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RA患者123例的临床资料、骨密度、体成分、血清肌生成抑制素,将临床资料完整的100例患者分为肌少症组(20例)和无肌少症组(8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肌抑素水平,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可能与RA并发肌少症相关的因素。结果 RA患者中肌少症发生率17.89%。与无肌少症组相比,肌少症组RA病程较长(P=0.028),关节肿痛数、ESR、CRP、IL-6、DAS28及HAQ评分、低骨量/骨质疏松发生率、激素使用率显著增高(P=0.000~0.009)。两组脂肪含量指数(F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肌抑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病程长且疾病控制不佳易并发肌少症,IL-6是RA相关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双能X线前臂骨密度测定对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诊断骨质疏松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38例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50岁以下、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4组,检测所纳入患者的非优势侧前臂远端、腰椎(L1-L4)和髋部的骨密度。分析前臂远端骨密度与腰椎、髋部骨密度的相关性;比较全部患者有无检测前臂远端骨密度的骨质疏松诊断率;各年龄组别有无检测前臂远端骨密度的骨质疏松诊断率。结果 1)不论按年龄分组与否,前臂骨密度与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之间均呈正相关性(P<0.001)。2)所有患者加测前臂远端骨密度后,骨质疏松诊断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按年龄分组后,加测前臂远端骨密度,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组能提高骨质疏松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加测前臂远端骨密度的骨质疏松诊断率在50岁以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重视前臂远端骨密度检测。建议50岁以上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需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