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施万细胞与背根节神经元髓鞘化共培养的标准化方法,为研究周围神经髓鞘化的形成机制提供稳定的周围神经髓鞘化体外模型。方法:取出生1~3 d新生SD大鼠,培养施万细胞,经纯化鉴定后用于共培养。取孕14~15 d的SD大鼠胚鼠背根神经节,经纯化后用于共培养;将2种分别纯化的细胞进行共培养,加抗坏血酸诱导髓鞘的形成。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测髓鞘的形成。结果:纯化后施万细胞纯度可达到98%以上,可用于共培养。背根节神经元贴壁良好,经纯化后几乎无杂细胞可见,可用于共培养。对共培养细胞进行MAG与NF的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数量可观的髓鞘形成,并且髓鞘是紧密包绕在神经元轴突上。扫描电镜下可观察到施万细胞包绕轴突形成髓鞘,而透射电镜下则可观察到有致密的髓鞘板层结构形成。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稳定可靠的体外成髓鞘模型,可用于轴突的新髓鞘化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壳聚糖/PGA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5mm缺损后神经再生的进程。方法:雌性SD大鼠24只,体重200±20g,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行壳聚糖/PGA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5mm缺损模型,实验分1W,2W,3W 3个时间点,分别于各时间点灌注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坐骨神经再生的进程。结果:壳聚糖/PGA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5mm缺损,1W时长入约1 500μm,2W时再生纤维已接近远端桥接处,长入距离约5 000μm,同时远端溃变的碎屑已基本清除;3W时可见部分再生神经纤维已完全通过神经移植物生长至损伤远端,同时可观察到局部有髓鞘蛋白P0的表达。  相似文献   
43.
目的针对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对策,运用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改进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方法从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手段、评价标准、考核体系、监控结果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对策并持续改进。结论转变护理管理理念,将"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转变有利于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4.
顾芸  马友欢  梁丽君 《护理研究》2007,21(27):2449-2451
阐述了护理人员按职上岗、分层次使用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实践证明了它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利于护理患沟通和医护沟通、有利于护理科研和教学。  相似文献   
45.
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thalamic nucleus,PVT)是觉醒的关键核团。PVT在正常睡眠的觉醒调节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但在麻醉中其作用可能随着所处麻醉阶段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将围绕PVT觉醒功能神经通路来综述其在睡眠和麻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患者、男性、 6 3岁。因反复干咳一年 ,心悸 ,胸闷一月 ,双下肢浮肿一周入院 ,查体 :心率 12 0次 /分 ,呼吸 2 4次 /分 ,血压 12 0 / 95 mm Hg (16 / 13k Pa) ,双肺呼吸音增粗 ,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界扩大 ,心率齐 ,心音低钝而遥远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双下肢膝以下明显浮肿。应用 (HP) SONOS10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频率为 2 .5 MHz。二维超声心动图示 :右房顶部至右室中部可见大小约 10 .0 cm× 6 .0 cm密度尚均的实质性团块回声似与房壁、室壁、三尖瓣溶为一体、靠近三尖瓣隔瓣处的团块部分随心脏活动而活动 ,无…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对某涉锰企业工作场所中锰浓度检测和工人职业健康检查,了解锰接触对健康危害的关系,为控制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在12个工人经常停留的工作场所进行空气中锰浓度检测;采用整群抽样法,确定企业的全部538人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011至2013年工作场所中平均锰浓度分别为0.179、0.122、0.082 5 mg/m3,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检查结果显示,538人中,检查指标异常165人,异常率为30.7%,自觉神经系统症状异常率为32.7%(176/538).工作场所中锰浓度与健康检查各项指标异常率无相关关系,与自述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有正相关关系(r=0.718,P<0.05).结论 工作场所中锰浓度与自述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锰的低剂量早期作用可以引起神经系统功能改变,造成潜在伤害.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WMSDs的影响因素,为干预WMSDs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9家医院部分科室在岗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个体因素、动态负荷、静态负荷、体力负荷、工效环境因素以及劳动组织因素对护理人员WMSDs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WMSDs患病率为66.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间休息时间充足是WMSDs的保护性因素(OR=0.594,P<0.01);工龄在10~14 a(OR=2.083,P<0.01)、工作时长时间蹲或跪姿工作(OR=2.236,P<0.01)、手腕经常向上/向下弯曲(OR=1.541,P<0.01)、下肢及足踝经常反复做同一动作(OR=1.432,P<0.05)和需要经常加班(OR=1.896,P<0.01)是WMSDs的危险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WMSDs患病率影响因素较复杂,建议医院增加护理人员人员配备,制定合理的休息和排班制度,根据不同年龄及工龄段合理安排岗位、科室及工作内容,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培训等,降低护士WMSDs患病率,保护护理人员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