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非小细胞肺癌的药敏试验及其类型、分期的相关性顾爱琴廖美琳林震琼王恩忠顾伟勇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200030)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不断出现,肺癌缓解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尚不能令人满意,尤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文以NSCLC手术标本作药敏试验来...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NSCL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不化疗组和化疗组;Ⅱ、ⅢA期术后均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1表达.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性,并行Cox模型多囚素分析.结果 Ⅰ期NSCLC患者ERCC1高表达者,不论化疗与否其预后都明显好于ERCC1低表达者.其中ERCC1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1.30%、86.74%,低表达组则为96.43%、60.71%、57.14%(P=0.0058).不同于Ⅰ期NSCLC,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低表达则有较好预后.其中Ⅱ期ERCCI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MST)为60.0 月,而高表达者仅为25.5月(P=0.0442);ⅢA期ERCC1低表达组MST为41个月,高表达组仅为24个月(P=0.0203).结论 ERCC1表达对Ⅰ~ⅢA N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存在双相效应.在Ⅰ期NSCLC中,ERCC1高表达是预后良好的独立指标;而对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高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对铂类耐药;故采用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能将无助提高术后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53.
肺隔离症3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35例,男女之比3:2,中位年龄35岁,本前仅6例诊断正确,其余多误诊为肺囊肿、肺癌或良性肿瘤。本组35例中,叶内型30例,叶外型5例,位于左下叶24例,右下叶11例。胸部X线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实性、囊性肿块和浸润性阴影,胸部CT及MRI对显示异常动脉有重要价值,而主动脉造影对本病确诊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体检的儿童100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儿童保健护理,比较两组身体发育、神经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12个月时的体质量、身高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大运动及适应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护理能改善其神经功能发育及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55.
中国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共识(2016年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73.3万,死亡病例6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1]。80%多的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70%左右的患者数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化疗是晚期NSCLC治疗的主要手段,其地位虽然没有发生根本的动摇,但其疗效已达到平台,同时化疗的毒副反应也限制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由于其确切的疗效、轻微的不良反应和口服给药的便利等特点,突破了传统化疗药物的瓶颈,已经成为晚期NSCLC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已上市的EGFR-TKI药物包括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商品名:凯美纳)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GFR-TKI药物,也是全球第三个上市的EGFR-T K I,“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获得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埃克替尼自2011年6月7日被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FDA)批准上市,截止到2016年5月31日,已经积累了约10万例NSCLC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32,500例患者获得6个月以上的慈善赠药。为进一步规范、指导临床医生更好的使用埃克替尼,更好地为肺癌患者服务,我们组织全国专家,结合我国多个肺癌诊疗规范及治疗指南,于2015年制定了《中国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共识(2015版)》[2]。一年来,埃克替尼新的研究结果不断问世,为了将这些新的研究成果纳入专家共识,中国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将原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制定了《中国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共识(2016年版)》。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ERCC1表达与患者预后及顺铂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992年2月~1994年1月及2002~2005年经根治性手术并获长期随访的152例Ⅰ-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NSCLC患者术后随机分成不化疗组和化疗组;Ⅱ、ⅢA期术后均采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标本的ERCC1表达.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性,并行Cox模型多囚素分析.结果 Ⅰ期NSCLC患者ERCC1高表达者,不论化疗与否其预后都明显好于ERCC1低表达者.其中ERCC1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1.30%、86.74%,低表达组则为96.43%、60.71%、57.14%(P=0.0058).不同于Ⅰ期NSCLC,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低表达则有较好预后.其中Ⅱ期ERCCI低表达者中位生存期(MST)为60.0+月,而高表达者仅为25.5月(P=0.0442);ⅢA期ERCC1低表达组MST为41个月,高表达组仅为24个月(P=0.0203).结论 ERCC1表达对Ⅰ~ⅢA NSCLC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存在双相效应.在Ⅰ期NSCLC中,ERCC1高表达是预后良好的独立指标;而对Ⅱ~ⅢA期NSCLC术后化疗患者,ERCC1高表达更多体现的是对铂类耐药;故采用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可能将无助提高术后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57.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管生成抑制剂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6例NSCLC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NP方案+沙利度胺治疗,长春瑞滨25~30 mg/m2,静滴,第1、8天;顺铂70~80 nc,/m2,静滴,第1天;沙利度胺200 mg/d,口服,第1天起连续给药.对照组采用NP方案化疗,剂量、方法与治疗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1.5%和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6.0个月和3.6个月,治疗组的中位TTP显著延长(P=0.0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与NP方案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TTP,且不增加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8.
背景与目的:晚期肺癌一线化疗有效率仅30%~40%,本研究旨在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卡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1例非鳞NSCLC患者,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卡铂3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或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上述方案连用2~6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评价疗效。主要观察终点是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 rate,DCR),其次是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1年生存率和安全性。结果:全组可评价疗效121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44例,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50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26例,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37.2%(45/121),DCR为78.5%(95/121),PFS为5.2个月(95%CI:4.4~6.0个月),1年生存率为59.0%。其中培美曲塞联合卡铂组ORR为38.3%(23/60),DCR为78.3%(47/60),PFS为5.1个月(95%CI:3.8~6.4个月),1年生存率55.2%;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组ORR为36.1%(22/61),DCR为78.7%(48/61),PFS为6.2个月(95%CI:4.3~8.1个月),1年生存率为62.5%。两组之间的ORR、DCR、PFS和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下降、乏力及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非鳞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颗粒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辅助化疗及扶正解毒颗粒安慰剂治疗,治疗组予辅助化疗及扶正解毒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化疗周期,评价免疫指标,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量表(QLQ-C30、QLQ-LC13)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过程中,治疗组脱落、剔除4例,对照组脱落、剔除3例,最终完成试验者73例,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7例。(2)治疗组、对照组CD4~+提高率分别为50.0%、24.3%,治疗组CD4~+提高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CD4~+/CD8~+提高稳定率分别为80.6%、54.1%,治疗组CD4~+/CD8~+提高稳定率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D3~+、CD4~+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CD3~+、CD8~+水平升高(P0.05),NK水平及CD4~+/CD8~+值下降(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QLQ-C30中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健康状况评分升高(P0.05),认知功能、疲倦、失眠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仅躯体功能评分升高(P0.05),认知功能评分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总健康状况、疲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QLQ-LC13中的咳嗽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QLQ-LC13量表各分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期间,在"扶正治癌"理论的基础上辨证加用扶正解毒颗粒有助于调节机体的免疫状态,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疲劳症状及总健康状况,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验证以下假设:治疗开始前的低水平血清VEGF预示存活时间较长,而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化疗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缓解率和生存期。方法本试验为双盲单中心III期试验,选取81例IIIB或IV期NSCLC患者,ECOG体力状态评分为0-2入组。随机给予塞来昔布或安慰剂400 mg b.i.d联合4周期长春瑞滨/铂类化疗。塞来昔布计划给药时间最长1年,如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毒性可停药。在治疗起始和4周期化疗结束后,检测所有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 81例患者治疗起始的VEGF水平中位值是340.98pg/m L。4周期化疗结束后VEGF平均值下降。总体生存期(OS)塞来昔布组vs安慰剂组为17.5月vs15.9月(P=0.837);无进展生存期(PFS)塞来昔布组vs安慰剂组为14.4月vs 7月(P=0.000)。治疗起始的VEGF水平≥340.98pg/m L组患者OS较VEGF水平340.98pg/m L组差(13.2月vs 26月,P=0.000),PFS也缩短(3.5月vs8.5月,P=0.000)。结论治疗前血清VEGF低水平能预示塞来昔布对生存期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