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是血管性痴呆(VD)的前期阶段,是防治VD的最佳时机,因此早期识别mVCI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老年人是腔隙性脑梗死(LI)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高危人群,探索老年人LI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用蒙特利尔智能评价量表(MoCA)对120例老年LI病人的VCI及其与病变部位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不同病变部位对各认知域的影响。方法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12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84例非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价。结果腔梗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5.83%,对照组为26.1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腔梗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总分评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能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功能、抽象能力、延迟回忆、定向能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额叶深部、基底节区、颞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对各认知域功能均有影响,但对空间及执行能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影响更明显,执行功能障碍是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认知损害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3.
脑梗塞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应用扩血管药物。Yamamoto[1]发现脑缺血后皿流重建可导致临床症状明显加重。自由基学说认为增加的脑血流为活性氧的产生提供了先决条件,由氧分子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后者对脑细胞膜具有强大的破坏作用。我们用Ca2 拮抗剂尼莫地平配合“仙台合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塞(ACI)病人,旨在纠正缺血局部脑组织的低灌流状态,促使半暗带向正常灌流区转化,同时又可使缺血的脑组织免遭自由基的继发性破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ACI病人49例,男28例,女21例,男:女=1.33:1,年龄60~79(平均6…  相似文献   
24.
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病常常引起局部或全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这是脑血管病损害范围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控制脑水肿是关键,甘露醇是目前降低颅内压有效药物。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观察甘露醇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指标,以帮助我们了解颅内压变化对脑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一种符合中医理论的中风后遗症"肾虚痰瘀"大鼠模型.方法在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中医"恐伤肾"及"过食肥腻滋生痰浊"的理论,采用猫吓鼠法及高脂饮食法制作"肾虚痰瘀"病理模型.结果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均出现了偏瘫症状,同时模型组大鼠还出现了中医肾虚痰瘀的证候特点:毛发卷曲黯淡无泽、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嗜睡、表情惊恐,饮水减少,二便失禁(粒次数增多、粪便颗粒变小);生化指标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模型组血脂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 <0.01和0.05),模型组脑组织及血浆MDA含量[脑组织MDA(165.27±7.61)nmol/g;血浆MDA(155.27±7.53)nmol/g]也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脑组织MDA(153.94±5.73)nmol/g;血浆MDA(153.89±5.67)nmol/g](P <0.05),模型组脑组织及红细胞SOD活性[脑组织SOD(72.44±0.55)Nu/mg;红细胞SOD(60.44±0.55)抑制%]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脑组织SOD(79.97±0.43)Nu/mg;红细胞SOD(64.97±0.34)抑制%](P <0.05).结论本方法可成功制作中风后遗症"肾虚痰瘀"大鼠模型,该模型可作为研究中风后遗症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6.
新版神经病学内容丰富,组织合理,反映神经系统疾病最新进展.我们适应上述特点在改进神经病学理论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对病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进行了探索,对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对清除血肿后脑水肿患者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113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内科治疗组60例、微创术血肿抽吸引流组53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脑出血后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血浆ICAM。1含量。结果微创组和内科治疗组血清ICAM-1含量均升高;两组治疗后第3、7天的含量与治疗前(发病24h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清ICAM-1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术能降低血清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临床表现为腔隙综合征、直径≤35 m m 的梗塞灶病理演变规律,为腔隙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于发病7d 内及3 月后分别进行颅脑 C T 扫描,测量梗塞灶直径。结果 梗塞灶直径从272 ±392 m m 缩小为157 ±195m m 。结论 对梗塞灶直径在35 m m 以下,且与临床相符的病人可早期作出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29.
尼菲地平配合仙台合剂(甘露醇、地塞米松、维生素E)治疗急性脑梗塞病人,治疗组及对照组(单纯尼莫地平)各40例,治疗第11、14、21、28天神经机能改善程度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以2 ̄3周更明显(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