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尽管运动疲劳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众多的研究表明:血乳酸的升高是运动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消除运动后的血乳酸是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从中医传统理论入手,探索用艾灸的方法消除血乳酸,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艾灸量所起的效应是不一样的,得出艾灸对于减低运动后血乳酸的较佳治疗方案是:每日1次或每2日1次,皮肤温度为(47±2)℃,持续时间为1min或3min。  相似文献   
52.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艾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治疗作用,探索治疗CFS的有效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CF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采用艾条灸,对照组32例采用药物氟西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2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63.64%,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分别为37.50%和59.38%,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艾灸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慢性CFS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艾灸对力竭运动小鼠血清肌酸激酶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运动组、艾灸组,经过一个灸程后(20次),测定各组力竭运动后小鼠的血清肌酸激酶。结果:艾灸组小鼠血清肌酸激酶低于运动组(P<0.05)、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结论:艾灸能有效地降低力竭运动小鼠的血清肌酸激酶。  相似文献   
54.
通过针刺减轻雷公藤甲素对脏器副作用的观察 ,发现针刺对于药物的副作用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效果与针刺的刺激量有关 ,一个中等强度的刺激较轻刺激或强刺激有利于脏器抵抗药物的副作用 ;在升高白细胞方面 ,以较强刺激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5.
通过针刺减轻雷公藤甲素对脏器副作用的观察,发现针刺对于药物的副作用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效果与针刺的刺激量有关,一个中等强度的刺激较轻刺激或强刺激有利于脏器抵抗药物的副作用,在升高白细胞方面,以较强刺激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6.
心脏康复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在西方国家已经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心脏康复的理念和意义还未被广大医生所接受.因此,应该将心脏康复的概念、原则、主要方法、临床价值和意义等纳入心血管疾病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的影响,以对其降压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将12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麦粒灸组,另取12周龄SD大鼠设为正常组。干预前测量每只大鼠血压,并记录。各组相同环境饲养。模型组、正常组不施灸,麦粒灸组每天同一时间段取"足三里""曲池"进行麦粒灸治疗,每穴灸5壮,每日1次,共28 d。末次施灸结束,再测各组大鼠血压变化并记录。取各组大鼠心脏,用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mTOR表达水平。结果12周时,模型组和麦粒灸组血压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和麦粒灸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周时,麦粒灸组血压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麦粒灸组mTO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麦粒灸可能通过调控mTOR蛋白的表达,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  相似文献   
58.
老年女性亚健康状态的运动处方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困扰当今社会的健康问题。“亚健康”一词的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1]通过研究发现,在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有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状态,这一类“次等健康”状态即“第三状态”,又称“次健康”、“中间状态”等。继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政府先后提出了亚健康的概念,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随着健身气功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健身气功的健身疗效及其机制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该文就健身气功对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作一综述,为健身气功对血脂的影响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60.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已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也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首要祸害Ⅲ。如何防治高脂血症是当代医学研究的热点,该文从中医角度浅谈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