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需输液的病人较多,护士较少,工作量大,是护理工作中突出的矛盾.  相似文献   
42.
1993~2002年儿科住院病例死亡情况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小儿死亡率是提高我国人口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的重要决策 ,也是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1 993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十年间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住院病例主要死因构成 ,以便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提高儿科医疗质量 ,降低医院内小儿病死率 ,为做好儿童保健及疾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1 资料来源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1 993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间出院病案及死亡病案。1 .2 方法 疾病按《国际疾病分类》( ICD- 9) 5 0个原因…  相似文献   
43.
经导管同期介入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附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在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方法:2例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分别提示ASD合并VSD和鲁登巴赫综合征(Lutembacher’s syndrome)。ASD均为继发孔型,其延伸直径分别为18 mm与20 mm, VSD为膜周部室缺(PMVSD),直径3.5mm,术前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1.0cm2。分别先行VSD封堵后再行ASD封堵及先行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PBMV),再行ASD封堵术。结果:2例患者均经导管一次封堵治疗成功。病例一术后出现短时间的室性自主心律、房颤及束支阻滞,经地塞米松治疗后5 d恢复正常。未见有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同样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4.
<正> 股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这是因为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变得疏松而脆弱,即使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由于老年人各脏器机能逐渐衰退且可能体弱多病,在骨折后卧床治疗期间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我科2000年1月~2002年6月收治了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方法:2008年2月—2010年8月共146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术后电话随访妊娠情况。术后半年内未妊娠的112例患者中54例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电话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146例患者中宫腹腔镜联合术后妊娠46例(妊娠率36.22%),包括宫内妊娠40例,异位妊娠6例。术后随访0~6个月内妊娠34例,其中宫内妊娠30例,异位妊娠4例;7~12个月内妊娠11例,其中宫内妊娠9例,异位妊娠2例;12个月后妊娠1例,为宫内妊娠。54例患者IVF-ET后妊娠23例,其中宫内妊娠21例,异位妊娠2例。42例输卵管积水患者中,妊娠8例,其中宫内妊娠7例,异位妊娠1例。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性不孕有一定的诊疗价值,术后半年内妊娠率最高,半年之后妊娠率明显下降,术后半年内未妊娠或输卵管病变严重者建议尽早行IVF-ET助孕。  相似文献   
46.
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并对近期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14例PMVSD患者均经胸心脏超声确诊,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明确缺损直径为4~9 mm,平均5.6 mm,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处,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道,沿导丝经输送鞘送直径5~15 mm(平均7.5 mm)的Amplatzer封堵器;术后72 h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 ,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的并发症.全部患者封堵后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封堵率100%.术后72 h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发热,3 d后正常.结论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治疗措施,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小儿室性早搏(PVC)的高危因素,以期更合理地处理早搏患儿。方法对收治的256例住院或门诊患儿进行观察,通过临床和普通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心功能检测的对比观察。结果单纯性PVC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且单纯性PVC与病理性PVC在发作频率、昼夜节律改变、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以及PVC形态分析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婴幼儿时期PVC多为病理性,且频发、昼夜节律改变不明显、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以及多形性、多源性、联律形成被认为是PVC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脂、脂蛋白的变化,探讨其与体格发育指标的关系,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测量了53例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轻度肥胖25例、中度肥胖20例、重度肥胖8例)和28例正常儿童的身高(H)、体重(W)、腰围(WC)和臀围,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检测了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并将其与肥胖程度和体格测量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①肥胖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较正常组明显增高,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肥胖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均高于轻度肥胖组(P<0.01或P<0.05),而中度与重度肥胖组之间仅在体重指数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的肥胖度之间腰臀比虽有差距,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肥胖组血TCH、TG和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ApoA和HDL-C则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49.
室间隔缺损(室缺,VSD)为最常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其中80%为膜周部室缺。既往室缺多通过外科手术修补,但有创伤大、住院时间长,且术后遗留瘢痕等缺点。我院心导管室自2003年10月开始应用国产室缺封堵器对9例小儿先天性室缺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并进行了1~6个月的随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病例选择标准:患儿的室缺边缘距离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距离大于3mm。排除标准:近期感染;伴有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室缺大于10mm;室缺的边缘距离主动脉瓣小于3mm或分别伴有主动脉瓣反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者。病例资…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