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前置胎盘孕妇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孕妇预存式自体输血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2004-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的前置胎盘孕妇22例,经产前监护、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采血前后护理、监护和自血回输等护理,观察采血过程孕妇配合、母胎反应,孕妇的生命体征分娩结局及输血量。结果22例孕妇在采血过程中配合均良好,生命体征正常且稳定,胎心监护正常,其中,2例胎动频繁,予以吸氧补液后好转。在剖宫产自血回输过程中,产妇无不适反应;母婴安全。结论前置胎盘孕妇的预存式自体输血是相对安全、经济、有效的输血方式。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并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大范围节段性缺损术后下颌骨偏移的生物力学原因;并通过术后随访,验证分析其有效性,以获得一种能在术前对手术方案设计提供参考的研究方法。方法: 选择20例采用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的病例,其中1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另10例采用改良数字化导板技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患侧关节间隙变化;再基于改良数字化术前三维手术方案,建立下颌骨重建术后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应变趋势;最后通过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锥形束CT(CBCT)数据,分析下颌骨偏移趋势。采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健侧关节间隙变化值无显著差异,而与传统手术组病例相比,改良数字化技术组手术前、后患侧关节间隙变化值显著减小(P<0.05)。采用改良数字化技术设计的病例术前治疗方案,成功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得出患侧(右侧)髁突在横断位上发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在冠状位上髁突向内旋转、在矢状位上向后旋转,冠突向外向下移位。对比该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CBCT影像,下颌骨偏移趋势与术前进行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结论: 有限元分析对采用改良数字化导板技术进行血管化腓骨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能定性分析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颌骨偏移情况,并于术前对手术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小儿表皮穿刺的镇痛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飞  顾军养  韩微 《医药导报》2010,29(5):611-612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小儿表皮穿刺伤的镇痛效果。方法将住院患儿100例根据自愿程度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儿科常规操作程序,常规消毒后皮试,阴性者行四肢浅表静脉穿刺或留置;试验组征得患儿及家长同意后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约 0.5 h后皮试,阴性者再行四肢浅表静脉穿刺或留置(第二项操作不使用乳膏),采用WONG 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 FLACC评分法评估小儿疼痛情况。结果试验组小儿行皮试或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小儿表皮穿刺伤(皮试、静脉穿刺)镇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教育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对49例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呼吸功能训练、有效的排痰技术训练、长期家庭氧疗、戒烟、心理支持、饮食指导等。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和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分,随访1年,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肺功能和SGRQ得分教育前与教育后.3个月比较、教育后3个月与教育后1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教育后3个月患者的肺功能和SGRQ三个能区及总分均有很好的相关性,吸烟、家庭长期氧疗与肺功能、SGRQ评分也呈很好的相关性。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3P"模式(即抢救设备最佳状态、护理技能最佳发挥、抢救预案最佳应用)在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0日我院未实施"3P"模式前救治的危重孕产妇83例作为对照组;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实施"3P"模式后救治的危重孕产妇96例为观察组,比较"3P"模式应用前后两组的护理工作效率及医护人员对抢救流程的自我评价。结果 "3P"模式应用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医护人员对抢救流程的自我评价均优于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3P"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能力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为了能够准确及时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国外学者提出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ing ,MEWS) 应运而生。该系统评估简单快速,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意义和评估效能,也为临床护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文献回顾 总结了国际普遍使用的MEWS,其指标观察方便,操作便捷,对我国临床护理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刘营  虞优娜  韩微 《护理学报》2013,(15):63-64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的最佳抓握方法,提高留置针置管成功率。方法将280例穿刺时好挣扎、穿刺肢体出汗不易抓握的患儿按留置针穿刺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静脉穿刺时左手直接握住患儿手指,右手进针,见回血再进针1~2 mm,而后送外套管,拔针芯固定;观察组在留置针穿刺时先将单层擦手纸巾对折成三角形,将倒三角形纸巾置患儿手指上,操作者左手握住纸巾及患儿手指固定,右手进针,其余方法同对照组。结果两组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穿刺困难,穿刺时不配合的患儿,单层擦手纸巾包裹穿刺肢体能明显提高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于人工流产术时及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3月--2001年9月在本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妇女120例作为无痛人工流产组(简称:无痛组),同期按常规方法行人工流产的妇女120例作为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进行配对研究.无痛组用异丙酚1.5 mg/kg复合芬太尼2μg/kg诱导,术中用异丙酚维持,人工流产术按常规方法施行.结果:无痛组术中异丙酚用量为2.7±0.7 mg/kg,芬太尼2μg/kg,术中无知觉,120例妇女均无疼痛主诉.对照组轻度疼痛82例(68.3%),中度疼痛33例(27.5%),重度疼痛3例(4.2%).无痛组在麻醉诱导及维持期间均出现呼吸频率下降,通过控制呼吸、面罩吸氧,SaO2可以保持在99%以上,不需气管插管.两组妇女术前及术后宫腔深度无明显差异(P>0.05).无痛组术中出血量为32.2士23.2ml,对照组为19.8±15.9 ml,无痛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人工流产术的主要影响是手术的出血量略增多,但不影响子宫收缩及术后恶露持续时间,该麻醉是一种有效镇痛方法,适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  相似文献   
29.
脐带夹和气门芯脐带结扎效果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门户,脐部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如果残端脱落和脐部愈合早,感染几率会逐步降低。由此可见分娩后脐部结扎及护理的重要性。目前根据结扎用具不同,脐带结扎方法可分为线、气门芯、脐带夹和血管钳结扎^[1]。不同研究对这几种方法结论不一。本研究观察气门芯法和脐带夹法脐带结扎效果,并随访脐带脱落时间,前瞻性比较两种脐带结扎方法的脐部护理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本文分析高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高校应正确引导,加强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及对网络的价值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