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1篇 |
免费 | 119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40篇 |
口腔科学 | 36篇 |
临床医学 | 275篇 |
内科学 | 128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6篇 |
特种医学 | 56篇 |
外科学 | 166篇 |
综合类 | 385篇 |
预防医学 | 118篇 |
眼科学 | 28篇 |
药学 | 133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190篇 |
肿瘤学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76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95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出生节律,为临床咨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13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出生时间,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出生高峰出现在1月、3月和10月,其季节分布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男性患者出生高峰分布于10月、1月和12月,出生低峰分布于4月、5月、6月,其季节分布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女性患者出生高峰位于3月,季节分布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不同性别出生月份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出生时间存在一定的节律性,而且性别对出生时间分布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994.
肠系膜淋巴结炎(actuemesentericlymphadeni—tis,AML)是指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腹腔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炎性渗出的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医学院女生社会支持状况,为女大学生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4名医学女生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城市女生在邻居支持项目上得分均值低于农村女生,在参加活动项目上得分均值高于农村女生;独生女生在家人支持、主观支持因子及总分得分均值低于非独生女生;朋友支持以及同学支持项目得分均值大一高于大二,家人支持项目四年级高于其它年级,参加活动项目得分均值大二高于大四,主观支持因子得分均值大一高于大二,大二低于大四,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医学女生社会支持呈现一定的特点,受其年级、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对女大学生心理保健时,应鼓励其积极建立与主动获取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在1999年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上将不明原因发热定义为: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湿热疟多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2012年7月我院收治不明原因发热的湿热疟1例,经针灸和中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7.
保和丸出自朱震亨《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的,具有消食和胃之功,主治一切食积.方中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入脾、胃、肝经,有消肉化积、行气止痛的功效;神曲味甘、辛,性温,入脾、胃经,有消腻化滞的功效;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胃、肺经,有燥湿醒脾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经,有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陈皮味苦、辛,性温,入脾、肺经,有理气燥湿和中的功效;连翘味苦,性微寒,入肺、心、胆经,有清热散结的功效;莱菔子味甘、辛,性平,入脾、胃、肺经,有消食化积下气的功效.保和丸不仅仅治疗积食,还在许多疾病中发挥其良效,笔者临床中就其在发热、咳嗽、夜啼、呕吐等治疗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8.
日常生活中,如果缺少维生素A时,会有皮肤粗糙干燥,呼吸道易感染,眼部有干涩感,畏光多泪、视觉逐渐模糊等病症。缺少维生素B1时,则会引起消化不良,气色不佳,有时会手脚发麻,患多发性神经炎。缺少维生素B2时,出现口臭、失眠、头痛、精神倦怠等症状。缺少维生素B12时,皮肤会变得苍白、毛发稀黄、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呕吐腹泻。缺少维生素D时,头部会多汗,儿童则易患软骨病,成人可得骨质软化病。缺少维生素C时,齿龈紫肿,容易流血,眼膜、皮肤易出血,出现伤口不易愈合等症。俗话说“缺啥补啥”,“药补不如食补”。了…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根据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进行化疗的骨肉瘤患者24 h血药浓度值(C24h),对有可能发生延迟排泄的患者进行提前预警,与临床协作对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及时进行调整,并且为今后制定更加合理的MTX解救流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某院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进行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的骨肉瘤患者的C24h数据共3515例进行分析,并研究C24h与延迟排泄的关系。结果:C24h具有一定规律性,与甲氨蝶呤血药浓度达标所需时间成正相关。建立C24h危急值报告制度对调整后续治疗方案及患者用药安全预警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结论:应通过监测C24h及时调整后续治疗方案,并对高血药浓度患者尽早处理,防止对患者造成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SUA)水平对缺血性心力衰竭(HF)患者心房颤动(AF)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52例,根据病历,将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无心房颤动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111例.比较两组多种单因素与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的相关性以及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71±9)岁,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年龄(65±11)岁,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性别、吸烟情况、并发症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LVEF值为(33±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AD、LVEDD、L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尿酸(SUA)含量为(382±125)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8±112)mmol/L,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值、血清肌酐、总胆固醇、血白细胞、三酯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素氮含量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检验,年龄的OR系数为3.522,LAD的OR系数为1.050,SUA的OR系数为1.442,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的高低、LAD的大小、SUA含量的多少与观察组缺血性心力衰竭伴有心房颤动病情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是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显著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