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目的对中医健脾祛瘀法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13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对照组6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此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健脾祛瘀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而对对中医健脾祛瘀法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68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对照组68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5.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中医健脾祛瘀法治疗胃癌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显著缩小了患者的病灶,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韩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624-625
目的探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36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给予的各种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抢救成功临床治愈出院33例,其中死亡1例,2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抢救成功率97.2%。结论肺结核大咯血采取心理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咯血期护理、咯血窒息护理、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咯血治愈率和大咯血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组织内Aβ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针刺治疗慢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分次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阻塞(2VO)法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并观察不同组别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及脑组织内Aβ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元变性严重,而立即针刺组及针刺治疗组较之模型组神经元变性均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大鼠脑组织内Aβ蛋白显著升高。立即针刺组及针刺治疗组脑组织内Aβ蛋白显著下降。结论针刺能减轻神经元的变性受损,降低其脑组织内Aβ水平,减少Aβ的神经毒作用。这可能是针刺改善慢性脑缺血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4.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影响中老年人运动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缺失、残存神经元内出现路易小体(LB).至今散发性PD的病因不清.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环境因素中的杀虫剂接触可能是PD潜在的危险因素,经常接触农药的人群PD患病率明显高于非暴露人群.鱼藤酮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的化合物,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是最广泛应用于农业除害和鱼塘清理的杀虫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鱼藤酮可能对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尤其是与PD之间可能存在潜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低压缺氧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和低压缺氧组,高胆固醇饮食12周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病变模型后,取主动脉内膜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eal-time PCR检测斑块组织中HIF-1α、VEGF、MMP-9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低压缺氧组高斑块中HIF-1α、VEGF、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与常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压缺氧能明显升高斑块中HIF-1α、VEGF、MMP-9蛋白和mRNA表达,可降低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罗哌卡因行局部麻醉对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 90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用1%罗哌卡因10ml进行胆囊床喷洒;Ⅱ组用1%罗哌卡因5ml进行胆囊床喷洒,同时再用1%罗哌卡因5ml对三个切口进行局部注射,Ⅲ组为对照组.记录术后1、2、4、6、12、24 h的VAS.结果 术后1、2、4 h时,Ⅰ组和Ⅱ组的VAS显著低于Ⅲ组(P<0.05),且Ⅱ组的VAS显著低于Ⅰ组(P<0.05).术后6 h时,Ⅰ组和Ⅱ组的VAS显著低于Ⅲ组(P<0.05),Ⅰ组和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Ⅲ组需要哌替啶镇痛的患者数量显著多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局部麻醉能显著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7.
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对34例经胆囊管取石困难、24例经胆囊管进入胆道镜困难者,采用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沿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微切开3~5 mm,完成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后,再将胆囊管成形缝合并夹闭。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8.1±38.1)min,术后住院日(2.8±1.9)d,胆囊管残端漏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6例平均随访时间29.6月(3~51个月),无胆道狭窄,1例术后1年结扎夹游走进入胆总管,再次腹腔镜手术。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安全可行,可提高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胰体尾癌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9年行手术探查并获得随访的93例胰体尾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93例胰体尾癌患者手术探查病例中,80例患者(86.0%)获得根治,8例患者姑息切除,5例患者单纯探查。中位生存时间(16±0.56)个月。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9±4.8)%、(19.4±4.1)%和(8.6±2.9)%。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和分化程度与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结论胰体尾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改善胰腺癌的疗效需要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9.
韩威  路军良   《放射学实践》2011,26(3):247-247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体检发现腹部肿块一年入院。查体:腹部膨隆,腹腔可触及巨大肿块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无压痛,活动差,表面欠光滑,腹部扣诊呈浊音,肠鸣音正常。CT检查:腹腔内大量液体密度影,包绕肝脾,肝脏边缘呈扇贝形压迹(图1),肝、脾和胰腺密度尚均匀,小肠受压向后下积聚,结肠游离于腹腔内,  相似文献   
110.
1.临床资料:病人,男,33岁,因"皮肤、巩膜黄染伴大便颜色变白1个月"于2007年12月6日收住北京友谊医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侧视力粗测正常,腹部未触及肿物,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