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浅谈进修工程师的教学及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医学科学的进步对麻醉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又大大地促进了现代麻醉学的发展。麻醉学包括了医学多学科的知识技术 ,也涉及到边缘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因此 ,麻醉医师应该是知识面广 ,技术优良和医德高尚的专业工作者 ,为达到此目的 ,继续教育已成为正规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作为省级医院的麻醉医师不仅应加强自身教育 ,更应加强对进修医师的培训和教育 ,以提高麻醉专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我们在进修医师 (麻醉专业 )的教学及管理方面 ,进行了初步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根据进修医师的基本状况、专业特点及近年来教学、管理经验 ,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抗氧化的作用及最佳浓度。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P组)、1%、2%、3%七氟烷后处理组(S1、S2、S3组),每组各8只,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3 h后血浆MDA、SOD和CK-MB含量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P组相比,各S组心肌梗死面积、MDA、CK-MB均显著降低(P〈0.05),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S1组与S3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1、S3组相比,S2组心肌梗死面积(28.5±1.35)%、MDA(8.205±2.874)nmol/ml、CK-MB(22.935±2.064)U/L均显著降低(P〈0.05),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可通过调节MDA与SOD的表达,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且中剂量组(2%七氟烷)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因素影响七氟醚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中的机制,为心肌保护提供新的策略。 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7~8周龄,体质量250~300g,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n=8),即非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NI/R组)、非糖尿病七氟醚后处理组(NSP组)、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MI/R组)和糖尿病七氟醚后处理组(DMSP组)。以高脂高糖饲养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备糖尿病模型。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其中NSP组和DMSP组于再灌注前1min吸入七氟醚,维持呼气末浓度2.5%,持续5min。于再灌注120min后颈动脉采血取样,ELISA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cTnI)浓度;采用1%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LC3Ⅱ/LC3Ⅰ、p62和Parkin的表达。比较糖尿病因素与七氟醚后处理两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结果 糖尿病大鼠组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较非糖尿病大鼠组严重,七氟醚后处理组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较非七氟醚后处理组轻微,糖尿病因素与七氟醚后处理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存在交互作用(P<0.05)。与NI/R组比较,NSP组血清cTnI浓度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心肌组织LC3Ⅱ/LC3Ⅰ和Parkin的表达下调,p62的表达上调(P<0.05);与NI/R组比较,DMI/R组血清cTnI浓度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心肌组织LC3Ⅱ/LC3Ⅰ和Parkin的表达下调,p62的表达上调(P<0.05);与NSP组比较,DMSP组血清cTnI浓度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心肌组织LC3Ⅱ/LC3Ⅰ和Parkin的表达下调,p62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糖尿病因素可以减弱七氟醚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线粒体自噬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丙泊酚复合4μg/L瑞芬太尼(R)组和丙泊酚复合0.4μg/L舒芬太尼(S)组,每组20例。采用分步达靶的方法,调节丙泊酚使BIS保持65以下。记录所有患者入室后(T0)、诱导后插管前即刻(T1)、插管时(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插管后5 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HR、收缩压与心率乘积(RPP)、BIS等指标。结果两种麻醉诱导方法组间的SBP、DBP、MAP、HR、RPP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SBP、DBP、MAP值均呈下降趋势,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更快速地回到气管插管3 min即回落到诱导后水平;R组HR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HR无显著性变化;麻醉诱导后RPP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与基础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均有回升。结论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一样可作为麻醉诱导药物,但舒芬太尼较瑞芬太尼能更好地抑制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88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生理盐水10ml;B组,0125%布比卡因10ml,C组,018%布比卡因10ml,D组,025%布比卡因10ml。于手术结束时一次注入硬膜外腔,观察术后4、8、12、24h内镇痛效果。结果:疼痛缓解率(Ⅰ+Ⅱ级)在80%以上,完全镇痛率(Ⅰ级)术后8h,A与B组有显著差异(P<005),A与C、D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术后强化药使用率:A与C、B与D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A与D、C与B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镇痛效果及强化药使用情况两项结合认为C组的术后镇痛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创性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联合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保护是否有叠加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非创性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NIPC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o组);非创性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七氟醚后处理组(NIPC+Spo组).再灌注120min后检测CK-MB表达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与I/R组比较,NIPC组、Spo组和NIPC+Spo组CK-MB降低、SOD活性增加(P<0.05);与NIPC组和Spo组比较,NIPC+Spo组CK-MB水平减少、SOD活性增加(P<0.05).结论 非创性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联合七氟醚后处理组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有叠加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观察了18例采用美国麻醉医师分会分级的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在氯胺酮麻醉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麻醉后10、15、30、60min与麻醉前比较,不吸氧脉搏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有显著和极显著性差别,但下降幅度不大,均值都在96%以上,对病人无不良影响,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嗜铬细胞瘤手术 14 6例 ,总结其麻醉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 10 3例血压波动明显 ,4 2例心动过速 ,切除肿瘤后 88例血压过低 ,均经积极处理后好转。结论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全麻是嗜铬细胞瘤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术中应常规监测有创动、静脉压 ,麻醉前应备妥血管活性药物 ,以便及时处理血压和心率波动。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用于声带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声带显微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15例,采用异丙酚为主的静脉麻醉;Ⅱ组15例应用硫喷妥钠诱导,普鲁卡因维持麻醉。Ⅰ组全部患者有满意的插管条件,插管、操作中血流动力学平稳;Ⅱ组与基础值比较,置支撑喉镜后2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置支撑喉镜10min的DBP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诱导插管后1min的SBP、HR,置支撑喉镜2min的SBP、DBP、H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停麻醉药后,Ⅰ组56min呼之睁眼,1107min拨管,比Ⅱ组恢复迅速,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苏醒过程平稳,无烦燥不安等症状,清醒后呕吐1例,Ⅱ组清醒后呕吐5例,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诱导麻醉起效迅速,用于术中维持,可明显抑制支撑喉镜置入时的心血管副反应,且苏醒迅速,苏醒期及术后不良反应少,是此类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