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化学性炎症,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重者出现休克、腹膜炎,胆管疾病和酗酒是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活动减少,肥胖和高脂血症人群增多,高脂血症所致的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pancreatitis,HLP)在我国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该病病情重,发展迅速,易致多脏器功能障碍,并发症多,疗效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5岁.主因"间断左肩背部疼痛半个月余"于2007-12-06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未触及肿块,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CT示:脾轻度肿大,脾脏内可见约8 cm×10 cm大小低密度灶,边界清晰,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未见明显的强化(图1);血常规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银染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和TRAP-ELISA两种方法检测人胰腺癌细胞株中端粒酶活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用TRAP-银染法和TRAP-ELISA两种方法检测人胰腺癌细胞株及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端粒酶活性,并检测经RNase和加热处理的阴性对照标本。结果 10个以上的P3细胞均为端粒酶阳性,而RNase和加热处理的标本均为阴性,胰腺癌细胞株Patu-8801亦为阳性,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为阴性。结论 两种方法均为特异、敏感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法,TRAP-ELISA方法更简单、方便,并证实两株人胰腺癌细胞株均为端粒酶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降低无心跳尸体供体肝移植术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的方法,进而减少再移植率,提高长期生存质量.方法 针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在热、冷缺血状态下胆道微循环中可能存在的微血栓形成,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以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实施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病人112例为实验组;以1999年7月至2005年12月完成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22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供肝切取冷灌注时及供肝修整完毕后两次应用尿激酶灌洗供肝动脉系统.比较两组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220例中13例受体术后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5.9%,发生时间为术后3~11个月;实验组112例中2例分别在术后3、6个月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1.8%.结论 (1)无心跳尸体供肝存在较高的肝内胆道缺血型病变发生率和再移植率.(2)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常规采用尿激酶两次灌洗方案能有效降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5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怀疑真菌感染时,行体液(痰、血、尿、胆汁、引流液等)或导管真菌培养,结合胸腹部CT影像学检查、活组织检查及诊断性治疗结果综合判断,一旦诊断确定,即给予氟康唑治疗,无效者改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结果 58例患者中,16例术后并发真菌感染21例次(5例患者发生两次以上、不同部位或不同菌株的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7.6%(16/58),感染发生在术后4~38d,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肺(28.6%)、肠道(19.0%)、泌尿系统(14.3%)、腹腔(14.3%)、切口(9.5%)、血液(4.8%)、胆管(4.8%)及肝脏(4.8%)。在21例次真菌感染中,念珠菌感染占85.7%,曲霉菌感染占14.3%。氟康唑治疗有效者占66.7%,伊曲康唑治疗有效者占14.3%,两性霉素B治疗有效者占14.3%,1例(4.7%)各种抗真菌药物治疗均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2%。结论 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依据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及活组织检查综合判断真菌感染,及时选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两性霉素B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提高再次肝移植患者的存活率。方法14例再次肝移植患者,其再次肝移植的原因分别为缺血性胆道并发症(9例)、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2例)、慢性排斥反应(2例)及重度药物性肝损害(1例)。再次肝移植均采用改良背驮式,供、受者的门静脉均采用端端吻合;8例供、受者的肝动脉仍行端端吻合,6例供肝动脉经搭桥与受者的腹主动脉吻合;2例的供肝胆管与受者的空肠行Roux-en-Y吻合,12例的胆管行端端吻合。结果14例患者首次和再次肝移植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分别为16.4±7.2和22.5±7.9(P〈0.05),手术耗时分别为(553.3±85.4)min和(796.4±125.2)min(P〈0.05),无肝期时间分别为(63.4±29.6)min和(102±32.8)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37.3±348.3)ml和(2589.3±429.7)ml(P〈0.05)。14例中,死亡4例,均为MELD评分≥25分者。结论术前科学评估患者的病情、把握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及防治术后感染是提高再次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Th)17细胞(CD4+IL-17+T淋巴细胞)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因良性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术的76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有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分为排斥组(17例)和非排斥组(59例)。所有患者均按常规定期随访。记录患者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经过。排斥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给予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确定排斥反应严重程度。所有患者分别于肝移植术前、出院后1年内定期(间隔3~6个月)、或急性排斥反应治疗前和缓解后(3~6个月),检测外周血CD4+IL-17+T淋巴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IL-17+T%)。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CD4+IL-17+T%。分析CD4+IL-17+T%与排斥活动指数(RAI)、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术后0.7~12.0个月,中位数2.5个月。肝移植术后,与非排斥组比较,排斥组患者CD4+IL-17+T%明显升高[(1.79±0.44)%比(2.56±0.43)%,P0.001]。排斥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CD4+IL-17+T%均较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明显升高[(2.56±0.43)%比(1.50±0.25)%,P0.001)]。非排斥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CD4+IL-17+T%变化不明显(P0.05)。排斥组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的CD4+IL-17+T%与RAI呈正相关(r=0.72,P=0.001)。排斥组和非排斥组患者他克莫司、环孢素血药浓度与CD4+IL-17+T%无明显相关性(r=0.21,-0.13;均为P0.05)。结论外周血CD4+IL-17+T%可作为诊断和评估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外周血CD4+IL-17+T%升高提示急性排斥反应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表达水平与人胰腺癌发生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银染法(PCR-银染,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DNA测序等技术,对24例人胰腺癌中端粒酶活性及其亚单位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24例胰腺癌标本中端粒酶活性及hTERTmRNA表达表达阳性率为87.5%、83.3%,而癌旁组织为12.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TERTmRNA的表达是人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关键性因素。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的转移及临床分期明显相关。结论:端粒酶参与了胰腺癌的寻生;hTERT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可在胰腺癌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人胰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且有助于判断胰腺癌的恶性程度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降低无心跳尸体供体肝移植术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的方法,进而减少再移植率,提高长期生存质量.方法 针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在热、冷缺血状态下胆道微循环中可能存在的微血栓形成,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以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实施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病人112例为实验组;以1999年7月至2005年12月完成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22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供肝切取冷灌注时及供肝修整完毕后两次应用尿激酶灌洗供肝动脉系统.比较两组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220例中13例受体术后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5.9%,发生时间为术后3~11个月;实验组112例中2例分别在术后3、6个月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1.8%.结论 (1)无心跳尸体供肝存在较高的肝内胆道缺血型病变发生率和再移植率.(2)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常规采用尿激酶两次灌洗方案能有效降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降低无心跳尸体供体肝移植术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的方法,进而减少再移植率,提高长期生存质量.方法 针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在热、冷缺血状态下胆道微循环中可能存在的微血栓形成,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以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实施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病人112例为实验组;以1999年7月至2005年12月完成并存活超过1年的肝脏移植22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供肝切取冷灌注时及供肝修整完毕后两次应用尿激酶灌洗供肝动脉系统.比较两组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220例中13例受体术后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5.9%,发生时间为术后3~11个月;实验组112例中2例分别在术后3、6个月发生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发生率1.8%.结论 (1)无心跳尸体供肝存在较高的肝内胆道缺血型病变发生率和再移植率.(2)对无心跳尸体供肝常规采用尿激酶两次灌洗方案能有效降低肝内缺血型胆道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