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CYP2D6* 10不同基因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YP2D6* 10不同基因型对美托洛尔代谢的影响.方法:比较入选患者美托洛尔干预前后心率震荡值,又根据患者基因型被分为C/C组(39例,野生型),T/C组(30例,突变型杂合子)和T/T组(21例,突变型纯合子),并对美托洛尔干预后各组心率震荡值及美托洛尔血药浓度进行对比.结果:(1)与美托洛尔用药前比较,用药后患者震荡初始[TO,(-0.0742±1.46)%比(-0.864±1.62)%]显著降低,震荡斜率[TS,(3.49±3.02) ms/RR比(4.75±3.31) ms/RR]显著升高(P<0.05~<0.01);与T/C组比较,C/C组,T/T组的TO值降低,TS值升高得更显著(P<0.05); (2) T/T组美托洛尔血药浓度明显高于C/C组和T/C组[(87.6±21.4) ng/ml比(25.6±13.3) ng/ml比(19.2±11.4) ng/ml,P<0.01].结论:(1)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有改善作用;(2) CYP2D6*10突变纯合子型的美托洛尔血药浓度最高,突变纯合子患者心率震荡改善情况最明显. 相似文献
23.
心率震荡可以很好地反映自主神经的功能。高血压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受损,美托洛尔作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既可降低患者的血压,还可抑制交感神经的活性,改善患者迷走神经的活性,改善患者心率震荡的功能。本文就高血压患者心率震荡现象及美托洛尔的干预作用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肝再生磷酸酶(phosphataseofregenerating liver-3,PRL—3)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为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及15例距癌旁5mm正常肺组织标本中E-cad、PRL-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E-cad在NSCLC中低表达,且在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②PRL-3在NSCLC中高表达,且在NSCLC的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中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③PRL-3与E-cad之间为负相关(x2=11.36,P<0.01,相关系数r=-0.48).结论:PRL-3及E-cad在NSCLC的各临床分期中表达不同,且在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比较本地区健康人与高血压患者CYP3A4*1G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探讨CYP3A4*1G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的易感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本地区健康人与高血压患者的CYP3A4*1G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通过χ2检验来比较本地区健康人与高血压患者基因型分布差异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的基因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和高度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CYP3A4*1G的碱基变异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27.
2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肾损伤指标变化,观察黄葵胶囊对老年高血压出现肾损伤病人的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126例,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32例(A组)、1级高血压36例(B组),2级高血压30例(C组),3级高血压28例(D组)对比肾功能指标即血肌酐(Cr)、血尿素(Urea)、血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U),尿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差异,对高血压2级和3级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黄葵胶囊治疗组各29例,对比两组治疗8周后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126例中19.84%(25例)血尿素高于正常,8.73%(11例)血肌酐增高,NGAL增高占32.5%(41例),Cysc增高达50.8%(64例),且在一级高血压就已经出现Cysc增高。结论:在1级老年高血压病就已出现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的损害,其中NGAL较Cr、Urea敏感,发生改变较早,而Cysc出现改变较其他指标更早、更敏感。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通过对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某镇脑卒中高风险分级的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现况分析,为脑卒中预防及针对危险因素干预提供区域性的临床依据。方法:通过面对面调查法对长居某镇40~89岁的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现况调查,统计分析高风险人群各个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同性别间年龄、体重、血脂异常的差异及年龄组间各数值[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数及标准差。结果:本研究8项危险因素根据暴露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高血压病(86.1%)、血脂异常(69.65%)、明显超重或肥胖(56.46%)、运动缺乏(54.87%)、吸烟(40.53%)、脑卒中家族史(39.47%)、糖尿病(22.04%)、房颤或瓣膜性疾病(2.83%);性别间年龄、体重、血脂异常结果显示,年龄、BMI、TG、H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仍是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可改变的吸烟危险因素暴露比高于不可改变的脑卒中家族史的暴露比,而糖尿病和房颤或瓣膜性疾病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