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3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13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2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儿童脑寄生虫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例脑寄生虫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6例、女3例,平均发病年龄(2.81±1.53)岁。5例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精神疲倦7例,呕吐5例,头痛2例,抽搐2例,左下肢瘫痪1例,共济失调1例,意识模糊伴精神行为异常1例,右上肢痛觉敏感1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8例;脑脊液常规和生化异常8例,其中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清和脑脊液寄生虫抗体均阳性5例。脑脊液二代测序检出广州管圆线虫2例。头颅MRI显示软脑膜强化2例,脑实质信号异常4例。最终7例确诊脑寄生虫病,分别为广州管圆线虫病5例、脑弓形虫病1例、脑裂头蚴病1例;临床疑诊2例。7例给予阿苯达唑治疗,1例先后经乙酰螺旋霉素、复方新诺明治疗,另1例手术治疗。7例痊愈无后遗症,1例遗留左下肢跛行,1例失访。结论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儿童颅内感染性疾病应警惕脑寄生虫病,广东地区尤其应注意广州管圆线虫病。 相似文献
52.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具有起搏功能的心肌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求体外诱导骨髓问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具有起搏功能的心肌细胞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别用5-氮胞苷(5AZ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C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干细胞因子(SCF)和窦房结心肌细胞(SAN CMs)裂解液进行诱导.观察细胞形态,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连接蛋白43以及超极化激活的核酸环化酶门控的离子通道(HEN)2/4的表达,并测定细胞起搏电流If.结果 上述方法均能在体外将干细胞诱导为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的心肌样细胞,并且均有HCN2表达.5-AZA、bFGF+EGF和SAN CMs组表达HCN2比例较高(22.9%、22.3%和11%),且均能测到起搏电流(If)的存在.结论 窦房结裂解液是体外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具有起搏功能的心肌细胞的理想方法,HCN是很有前景的分选具有起搏功能的心肌细胞的标志蛋白.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与单纯冠状动脉扩张(CAE)的关系.方法 筛选24例单纯CAE患者以及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和30例冠状动脉正常(NCA)对照,检测3组人血清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及GDF-15水平,并进一步研究单纯CAE患者血清MMP-9与GDF-15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 与CAD患者和NCA对照相比,CAE患者血清MMP-9(P值分别为P=0.017和P=0.002)和GDF-15(P值分别为P<0.001和P=0.005)水平明显增高.CAE患者TIMP-1/MMP-9比例显著低于CAD组(P =0.025)和NCA组(P =0.008).在CAE患者的分组研究中,扩张病变血管数量和冠状动脉慢血流均与血清MMP-9和GDF-15无关联.在冠状动脉正常的成年人参考组中,GDF15的上限为400 ng/L,而在CAE患者中,当GDF-15 <400 ng/L时,MMP-9随GDF-15升高而递增,当GDF-15 >400 ng/L时,MMP-9随GDF-15升高而递减,GDF-15与400 ng/L差值的绝对值与MMP-9负相关(r=-0.057,P=0.005).结论 MMP-9和GDF-15在单纯CAE疾病发展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冠状动脉扩张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冠脉)扩张的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2005-200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入选冠脉扩张患者25例进行研究.并按日期配对入选冠脉粥样硬化组25例和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25例.结果 冠脉扩张患者大部分为男性(72%).只有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13例患者合并了高血压.所有患者均以胸痛入院,其中9例有ST段改变,4例为ST段抬高.冠脉扩张患者中最常受累的血管是右冠脉(76%),其次为左前降支(60%),左回旋支(48%)和左主干(8%);其中单支受累的患者占44%,而3支受累者占36%.与粥样硬化相比,冠脉扩张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较低(冠脉扩张组合并糖尿病为12%,粥样硬化组为48%,正常组为16%),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等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脉扩张以男性好发,合并糖尿病较低,右冠脉为最常受累血管,而且以单支受累为主.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探讨心肌组织块体外原代培养豚鼠心肌细胞的方法。方法将剪成1mm3左右心肌组织小块,采用心脏组织块体外贴块种植原代培养豚鼠心肌细胞。结果该方法能成功地培养出原代心肌细胞,并能够传代,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证实培养的细胞为心肌细胞,免疫组化染色鉴定为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cTnT表达阳性,同时具有心肌细胞节律收缩特性,膜片钳可以记录到细胞Ik及Ito电流。结论心肌组织块体外原代培养可以获得较多单个心肌细胞,所获得的细胞具有良好的功能状态,操作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乏脂血清(LPDS)介导的细胞内胆固醇外流变化。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3例和正常对照组17例,分离HDL和LPDS。利用人皮肤纤维母细胞(HSF)和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为实验细胞系,测定ATP结合盒受体A1(ABCA1)、ATP结合盒受体G1(ABCG1)和清道夫受体B1(SR-B1)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HDL、LPDS为接受体测定3H胆固醇在上述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 结果HepG2 细胞高表达SR-B1;HSF经22-羟基胆固醇刺激后高表达ABCA1。2型糖尿病患者的HDL诱导HepG2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LPDS介导的HSF细胞的胆固醇外流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HDL诱导HepG2细胞的胆固醇外流功能明显降低,提示HDL功能异常在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内胆固醇积聚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血浆脑钠素水平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我国正常人群、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及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脑钠素(BNP)的血浆浓度,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为BNP在心力衰竭(心衰)诊断和呼吸困难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BIOSITE公司的TriageBNP干氏快速诊断方法对81例心衰患者、40例正常者和40例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BNP水平进行测量,比较三者间浓度差别;使用射血分数≤45%作为心功能不全诊断的金标准, 绘制ROC曲线,得出BNP诊断的最佳阈值.结果①心衰组与正常对照组及肺源性呼吸困难组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与肺源性呼吸困难组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心衰组不同NYHA分级的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 ROC曲线下面积为0.991,选择97.75 ng/L为BNP诊断的最佳阈值,其诊断心衰的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96.1%.结论BNP对左心收缩功能不全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用于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新西兰白兔的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的培养、增殖与纯化方法,并对其性质及体外分化进行鉴定。方法 来源于19d、20d及26d不同孕龄的兔胚胎,用内路法取出含视网膜前体细胞的组织,采用胰酶/EDTA消化,利用组织中不同类型细胞对消化液不同的反应,去除混入的间质细胞等成分,达到逐步分离纯化胚胎视网膜前体细胞的目的。对分离所得的细胞,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生长5情况,同时对相关类型细胞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鉴定视网膜前体细胞。结果 从兔胚胎视网膜神经部分离出的原代视网膜前体细胞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性:所培养细胞可形成悬浮生长的细胞团,刚贴壁的细胞成簇状生长,这些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表达呈阳性。经传代几代后细胞生长趋同,细胞生长呈长梭形,逐渐有细胞分化为多种视网膜细胞类型,包括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等,同时Nestin表达下调。结论 不同时期、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视网膜前体细胞均具有相同的形态,这种利用酶消化时间的不同能够分离纯化视网膜前体细胞,为将来研究此类细胞的性质及干细胞的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细胞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观察儿童脑寄生虫病临床特征与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脑寄生虫病患儿,包括广州管圆线虫感染8例、弓形虫及裂头蚴感染各1例。结果 10例中,3例有流行病学史;发热9例,精神倦怠及呕吐各6例,运动障碍5例,头痛3例,抽搐及意识障碍各1例。10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均升高;9例脑脊液白细胞升高,6例EOS比例升高,8例微量蛋白升高,8例葡萄糖降低。增强MRI中,8例脑广州管圆线虫病患儿均见软脑膜结节状和/或线样强化,其中1例伴左侧额叶单发圆形强化灶;1例脑弓形虫病延髓病灶呈结节状强化,软脑膜呈线样强化;1例脑裂头蚴病右侧额叶、顶叶等多发病灶呈结绳样、串珠样强化,邻近软脑膜呈线样强化。结论 脑寄生虫病患儿流行病学、外周血与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特征;其MRI表现多样,与寄生虫种类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