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介入性球囊阻断术在锁骨下动脉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自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8月对 6例锁骨下动脉损伤的病人使用了介入性球囊阻断锁骨下动脉近端后 ,对受损血管进行修复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 ,男 5例 ,女 1例。年龄 17~ 3 8岁。开放伤 4例 ,其中 3例刀刺伤 ,1例枪伤。闭合伤 2例 ,均系车祸至锁骨骨折、骨折断端刺破血管所致。左侧 5例 ,右侧 1例。 4例开放伤中伤口位置明显 ,大量出血 ,3例已失血性休克。入院后均加压包扎止血 ,同时抗休克及抗感染处理。 2例闭合伤中 ,颈部及锁骨上凹均有较大的搏动性血肿 ,可触及震颤。2 治疗方法常规消毒铺巾 ,采用Seldinger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抗凝药物对隐性失血的影响及不同抗凝药物间的差异。方法将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78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腹部皮下注射2次/d,乙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10 mg口服1次/d,2组都于术后12 h开始给药。丙组仅应用间歇式充气压力泵及足底静脉泵等物理方法治疗。结果 3组患者显性失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前后Hb及Pl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组隐性失血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组乙组丙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甲组、乙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丙组发生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3组术后P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甲组、乙组术后APT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低于丙组(P均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均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相当,但两药均可导致隐性失血量的增加;而利伐沙班的隐性失血量显著低于低分子肝素,且为口服给药,患者依从性较高,更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伴肩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伴肩关节脱位18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采用Neer评分法评定疗效,优12例,良4例,可1例,差1例,总体优良率为89%。结论应用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伴肩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固,创伤小,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伴肩关节脱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股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89~2005年17例闭合性股血管损伤病例进行分析,其中男11例,女6例,平均年龄34.5岁,均采用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1例死亡,2例截肢,3例残留缺血性肌挛缩,9例效果满意.结论 对闭合性股血管损伤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保存肢体即恢复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抗凝对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行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甲组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腹部皮下注射2次/d预防深静脉血栓,乙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10 mg口服1次/d预防深静脉血栓,2组患者都于术后12 h开始给药。观察2组患者隐性出血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组髋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565 mL,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753 mL;乙组髋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459 mL,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平均624 mL。2组髋、膝关节置换失血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低分子肝素相比,利伐沙班能减少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隐性失血量。 相似文献
17.
Hoffa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为股骨下端单髁或双髁后方的冠状位骨折。1904年由Hoffa首先描述了这种骨折,故又称Hoffa骨折。Hoffa骨折在AO分型上属于B3型。临床上少见,而合并股骨干骨折更为少见。2005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Hoffa骨折28例,其中合并股骨干骨折5例,全部手术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应用捆绑带与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均采用捆绑带与倒置LISS钢板固定,对于存在骨缺损者予以同种异体骨植骨,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 a,平均27个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3.4分。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X线检查无假体松动,假体周围无明显透亮线,假体无松动下沉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结论捆绑带与倒置LISS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临床效果良好,倒置LISS钢板具有可以微创操作、软组织损伤小、固定坚强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