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通过实验研究和对氟暴露工人健康监护20年动态观在结果表明,氟可引起机体多系统、多功能的损伤,骨外系统损伤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鼻炎、咽炎)、上消化道炎、牙周炎、血清IgG和免疫功能及血清酶(ALP、SOD)与微量元素(Zn)等改变。这在评价氟暴露对骨外系统损伤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仅对及时发现氟损伤,而且对工业性氟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2.
本文通过1650例男性不育患者中的602例患者手淫情况分析,说明手淫者并非性功能亢进,而是意志薄弱者选择的一种性出路。每年一至数次、不成习惯的手淫,对身体无害。长期的手淫习惯和短期频繁的手淫,将会合并弱精、无精子、前列腺灸、性功能低下及功能性不射精等男子不育合并症。只要克服手淫,由此合并的不育症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63.
现代职业医学研究中的心理卫生特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活动过程的规律及防治疾病的一门科学。人类在从事各类职业活动中,生产流程、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等因素,对从事职业者可能产生一定的有害作用,这些职业因素统称为职业有害因素。职业医学是研究职业有害因素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对人体健康引起损害的条件和规律及其防治措施,以减  相似文献   
64.
四硼酸钠对氟致肾损伤的拮抗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四硼酸钠对氟化钠所致实验动物肾脏和离体肾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并探讨了其机理。亚急性和慢性氟暴露家兔尿中γ-GT活性增加,肾组织AKP,SDH和AcP活性减低,小管细胞内多种细胞器出现损伤。大鼠离体肾细胞的蛋白质,RNA和DNA合成代谢不同程度地受到含氟培养液的影响。四硼酸钠对氟的上述不良效应具有较全面的拮抗作用。其机理可能是:①硼与氟在体内形成氟硼酸根,改变了氟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并促使氟随尿排出,②硼降低了细胞膜对氟离子的通透性,使细胞内的氟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65.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日益广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粉尘、废气和废水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人们重视。在工业性氟接触方面,各国学者对氟中毒防治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对氟的毒作用机理、氟中毒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还需进一步探讨。近年来,我们对电解铝、磷肥及氟化盐的生产、特种钢冶炼和酸洗、玻璃酸蚀工艺以及磷灰石、莹石开采等不同氟作业进行了卫生学调查、临床观察和动物的实验研究,试图找出不同氟作业对工人健康影响的特点,并探讨氟中毒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6.
铸造作业职业危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铸造作业的职业危害早已受到关注,由于新工艺、新材料的引进,使铸造作业职业有害因素更加复杂。我们就国内外该行业职业有害因素及其职业危害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一、作业场所职业有害因素现状1.矽尘和其他金属粉尘:引进树脂砂后,粉尘浓度明显下降,平均水平为(1.3±0.8)mg/m3,游离SiO2为59.8%~76.7%[1]。东风公司3个铸造厂平均粉尘浓度分别从19.9、14.0、33.6mg/m3下降为2.2、3.0、2.7mg/m3,游离SiO2含量为27.79%~29.23%[2]。2.金属烟…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指血氟测定在氟作业工人健康监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某铝厂氟作业工人42 名, 非氟暴露工人21 人, 分为A、B 两组。利用微量加标对电极法测定当天及放置72 小时后的指血、静脉血及血清中氟含量。结果 两组工人指血与静脉血氟存放后均较存放前明显升高。存放前后指血氟均高于静脉血及血清氟水平; 两组存放前后指血与静脉血中的氟含量均具有相关性。两组之间比较, 指血、静脉血及血清氟水平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指血氟含量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机体氟负荷水平。  相似文献   
68.
高温气候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因素。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常受海洋暖气团北上的影响,形成“热浪”,容易引起中暑。本文对武汉地区近十年来收入住院119例中暑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其诊断分型进行了分析。一、流行病学分析 1.气温情况:武汉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的  相似文献   
69.
关于热衰竭,有的认为包括热晕厥和热虚脱,有的则提出还包括缺水性和缺盐性热衰竭.我们以非麻醉狗中署模型的实验观察,比较运动受热与静止受热、脱水脱(?)状态受热时机体的体温调节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目的在于探讨热衰竭类型及其表观特点.  相似文献   
70.
红细胞中硒含量的测定对于研究硒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1],但目前有关其测定方法的研究报道较少。氢化物原子吸收法(HG-AAS)用于微量元素硒的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不断的研究改进,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3]。本文对应用HG-A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