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4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7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2篇 |
临床医学 | 37篇 |
内科学 | 13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43篇 |
预防医学 | 40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18篇 |
中国医学 | 38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82.
目的:以JAK1、STST3蛋白为指标探讨"调气"电针远端腧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调气"电针组。除正常组外均造成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调气"电针组造模后第3天开始电针治疗,参照大鼠穴位图谱取双侧合谷、太冲,每天1次,每次20 min,连续治疗7 d后处死。模型对照组于造模后第3天开始,每日抓取1次,不做针刺处置。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置。治疗后对3组大鼠采用YLS-3E型痛分析仪测量机械性痛阈,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各组造模段脊髓及神经根组织,分别进行IgG染色,进行JAK1、STAT3免疫组化测定。结果:(1)造模后模型组各大鼠的痛阈值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电针组各大鼠的痛阈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脊髓段及神经根组织中JAK1蛋白、STAT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调气"电针组的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电针远端腧穴对CSR大鼠具有镇痛作用,对CSR脊髓及神经组织的JAK1-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可能是实现其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抗核抗体线性免疫印迹分析法(ANA-LIA)与临床血液学检测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患者的血液,常规进行临床血液学检测及ANA-LIA法检测.ANA-LIA法使用德国IMTEC公司IMTEC-Human GmbH抗核抗体谱试剂盒.结果:在500例样本中,分别视疾病不同而有(1~5)项不同抗体阳性的为80例(男23,女57).年龄(12~83)岁,平均52岁,其检测ANA-LIA阳性的同时,临床血液学检测指标中性粒细胞组升高的22例(27.5%);淋巴细胞组升高的10例(12.5%);C反应蛋白组升高的34例(42.5%);血沉组升高的25例(31.2%);类风湿因子组升高的13例(16.2%);白细胞组升高的9例(11.2%);无改变组19例(23.7%).结论:在80例ANA-LIA检测阳性标本的同时,有61例临床相关血液检查出现了不同变化,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也可能与其他潜在疾病相关.因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筛查中将临床常规的血液学检测与ANA-LIA联合起来可能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4.
通过观察24 h动态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时间分布情况,研究频发室早24 h昼夜规律和中医时辰节律,并由子、卯、午、酉4个时辰为切入点,探讨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行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为频发室早者(诊断标准为24 h室早数>500次)466例,录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每小时室早频数结果。将24 h频发室早分布数据视为圆分布资料,用PEMS 3.1统计软件求得其平均角并进行假设检验,统计分析室早发生时间的集中趋势。不同时间室早的比较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做重复资料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466例患者动态心电图的室早发作高峰时间段在17:49左右,对应于12时辰的酉时(17:00-19:00);发生室早最少的时间段是子时(23:00-01:00)和卯时(05:00-07:00)。4个时辰的室早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分布趋势图中,室早发生的高峰时间在18:00,低谷时间在04:00。结论本研究证实了频发室早的发生具有昼夜节律现象,24 h发生的高峰时间与中医酉时相对应,也与心肾精气活动规律和心肾相交关系相符,为中西医时间医学结合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5.
86.
87.
目的 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21年6月间收集的113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结果 本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肺炎类和肺部肿瘤类多见。113例患者中有86例患者检出15种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抗-M(25.58%)、冷凝集素(25.58%)、抗-E(15.12%)。肺炎和肺部肿瘤患者抗-M比例分别为12.82%和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抗-E比例分别为17.95%和2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冷凝集素比例分别为33.33%和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4,P>0.05)。结论 肺部疾病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以抗-M、冷凝集素和抗-E多见。 相似文献
88.
从孕妇血浆中提取胎儿DNA鉴定胎儿RhCcEe血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进行非创伤性产前诊断胎儿RhCcEe血型的方法。方法采用QIAamp DNA Kit抽提孕妇血浆DNA,利用SRY基因确认胎儿DNA的存在,通过PCR方法扩增30例孕妇血浆中胎儿DNA以检测胎儿RhCcEe基因,并对产前孕妇外周血和产后婴儿外周血进行RhCcEe血清学表型分析,回顾性评价胎儿基因分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30例样本中,13例母子表型完全相同,17例存在区别。当母亲表型为RhCC、cc、EE、ee纯合子时,均成功扩增出母亲所缺少的c、C、e、E基因。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非创伤性产前诊断胎儿RhCcEe基因型的方法是可行的,当母亲为纯合子时,血浆中胎儿RhCcEe基因分型具有临床意义,可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诊断。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WHO(2017)内分泌分册甲状腺交界性肿瘤新分类诊断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问题。方法在3 715例病理报告中筛选出191例描述性诊断报告进行重新评价分类,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结果在191例描述性诊断病变中筛选出甲状腺交界性肿瘤39例,占1. 05%;经χ~2检验分析,入组诊断与原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Kendall W检验对一致性进行分析,侵袭性评判的Kendall W系数为0. 683(P 0. 001),提示中等一致性,核评分评判的Kendall W系数为0. 742(P 0. 001),提示较强一致性。结论新分类甲状腺交界性肿瘤诊断标准的提出,对于统一交界性病变诊断的标准和术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及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