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基因的多态性与中国人哮喘易感性的连锁关系,以及对疾病调节作用的重要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β2AR基因编码区第16、27、164位氨基酸变异位点及核苷酸523(C-A)位点,对166例哮喘患儿及32个哮喘家系共192份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 所获得的中国人β2AR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除编码区Thr164Ile位点的频率与白种人基本相同外,其余3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白种人明显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能获得β2AR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哮喘、血清总IgE、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阳性数,以及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流量和最大峰流速)具有相关性的肯定结果,未能证实Arg16Gly和Gln27Glu两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哮喘患儿吸入β2AR激动剂后气道反应性的调节有关。结论 本研究的两组样本中,未能证实β2AR基因多态性是哮喘易感性、并参与调节哮喘临床表型的主要遗传决定基因。  相似文献   
92.
<正> IgE是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一类免疫球蛋白。Ⅰ型过敏反应主要由IgE所介导。测定血清IgE水平,对诊断Ⅰ型过敏性疾病,以及与IgE有关的非过敏性疾病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提供儿童血清IgE正常值很有参考价值。目前尚未见到国内对正常儿童各年龄组较细的分组观察。为此,我们对45份脐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对小儿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简称喘支),采用普通酶联及生物素/抗生物素酶联系统两种检测方法进行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IgE的测定,並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一、对象由本院哮喘门诊诊断为哮喘和喘支患儿49例,健康对照组65例。二、方法1.用肺炎支原体(1∶50)200微升包被聚苯乙烯塑料板,4℃湿盒过夜,次日用PBS—T洗3次  相似文献   
94.
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进一步了解吸入皮质激素对婴幼儿哮喘的治疗作用、副作用等问题.方法对170例1~3岁的轻中重度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用面罩型筒式储雾罐吸入丙酸倍氯米松250~750μg/d;对照组不用吸入激素,只给予酮替芬等预防性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发作次数、咳嗽、喘息天数均较未经吸入治疗患儿少,并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各种严重程度的婴幼儿哮喘,借助面罩型储雾罐吸入皮质激素每日250~750μg均能收到较好疗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95.
婴幼儿和儿童食物过敏的诊断及治疗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确诊断婴幼儿和儿童食物过敏要靠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食物日记、皮肤试验及测定食物特异性IgE(sIgE),并可进行诊断性变应原排除膳食(diagnostic allergen elimination diet)。诊断的金标准是双育对照食物激发试验。从饮食中严格去除过敏食物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较长时间禁食过敏食物,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或饮食障碍。大部分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过敏食物的敏感性消失。  相似文献   
96.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 ,是当今世界威胁公共健康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哮喘的发生可影响人类各年龄段 ,可在婴幼儿起病 ,并以儿科多发 ,是儿童主要的缺课原因 (美国儿童每年缺课 5~ 7d) ,亦是儿童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哮喘患病率在全球差异甚大 (0~ 30 % ) ,全球已有哮喘患者 1 5亿。不少国家提供的数据显示哮喘患病率、死亡率仍有上升趋势。由于哮喘病因复杂 ,个体差异甚大 ,其症状又以咳嗽、胸闷、喘息、呼吸困难为主 ,不少患者易被诊断为复发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等 ,有些很典型的婴幼儿哮喘 ,可在短短 1年多时间内住院 10…  相似文献   
97.
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及过敏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及过敏的关系。方法选择反复喘息(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52例、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191例、肺炎患儿101例,取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检测,同时取血筛查过敏原。结果3组患儿病毒检测总阳性率为60.4%,各组患儿病毒检测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均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其他病毒阳性率很低。所有患儿食物过敏阳性率为25.5%,吸入过敏原阳性率仅5.6%。3组患儿的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反复喘息组显著高于毛支组和肺炎组(P均<0.05),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SV是诱发婴幼儿喘息和喘息反复发作的主要病原;过敏是婴幼儿反复喘息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发生与患儿是否存在过敏无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福建省福州地区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在福州市台江区和鼓楼区抽取12235名儿童,由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统一制定调查方案,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发放统一的初筛调查表,筛选出的可疑患者经我院哮喘专家现场确诊的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及可疑哮喘的患儿填写哮喘调查表。调查数据使用epi-info软件录入,所有调查数据通过逻辑校验和双录入审核,数据分析使用SAS9.1软件。结果实际调查11738名儿童,应答率为95.9%,儿童哮喘总检出率为5.52%(包括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可疑哮喘),其中哮喘患病率为4.13%、咳嗽变异型哮喘患病率为0.73%、可疑哮喘患病率为0.66%。两年患病率为4.02%。哮喘儿童男317例(65.0%),女168例(35.0%),男∶女为(1.86∶1)。结论福建省福州地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较1990年和2000年显著升高。性别、个人过敏史和哮喘家族史是儿童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和郊区儿内科医师对儿童哮喘的知信行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郊区6家医院和城区9家二级医院的183名在编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哮喘知识部分及格率城郊分别为68.6%、63.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评定气道可逆性最有意义的试验,城郊医师回答正确率分别为57.1%、54.9%;可疑哮喘的临床特征,城郊医师回答正确率分别为43.3%、32.1%.90%以上医师均认为哮喘应避免过敏原暴露和被动吸烟;而在知道峰流速仪的医师中,城郊分别有55.6%、59.5%的医师告知哮喘患儿峰流速仪用于家庭哮喘病情监测.哮喘治疗长期控制药物主要选用单纯或复合型吸入型激素和孟鲁斯特;症状缓解药物主要选用沙丁胺醇、氨茶碱、全身激素(静滴或口服);城郊医师分别有35.9%、31.6%在哮喘发作常规治疗时应用抗生素.结论 对儿童哮喘的认知现状在城区二级医院和郊区医院的医师中未见明显差异,但对气道可逆性试验、可疑哮喘的临床特征的认识和急性发作抗生素的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这也为今后改进儿科哮喘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