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儿童哮喘茶碱缓释剂的血药监测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碱作为疗效确切的平喘药物,在临床已应用50多年,它除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外,近年研究证明该药在小剂量下即显示有抗气道炎症和免疫调节作用,使茶碱的应用更加受到临床的重视。由于茶碱半衰期短,常规制剂一般每6小时给药1次,随着药剂学的进步,各种茶碱缓释剂或控释剂陆续应用于临床,不仅方便病患儿,也提高了疗效。鉴于国内儿科这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我们对长效茶碱缓释剂片(葆乐辉),在哮喘儿童临床应用的疗效和血药浓度进行观测,以探讨儿童茶碱缓释剂的合理应用。对象和方法 1-对象:选择我所哮喘专科门诊急性喘…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中国城市儿童哮喘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以2010年全国43个城市0~14岁儿童哮喘调查中临床确诊的全部哮喘病例为病例组(12 450人),与病例年龄、性别匹配者为对照组(14 500人),采用全国统一设计、以ISAAC(TheInternational Study ofAsthma andAllergies in Childhood)环境因素问卷为基础的哮喘调查问卷,通过Z检验、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LMM)分析阐述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调查对象共计26 950人(男:女=1.55:1)。经GLMM分析,年龄、民族、性别、过敏史、家族史、母亲职业、抗生素用药史、早产、剖宫产、蛋白辅食添加时间、烹词燃料、使用空调、房屋装修、家人吸居室霉斑及家庭种植花草为中国城市儿童哮喘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部分危险因素对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影响程度不同,室内种植花草对新发哮喘(OR=2.09,95%CI:1.30~3.36)和现患哮喘(OR=O.80,95%C1:O.74一O.86)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哮喘危险因素冈年龄而异,<3岁组哮喘主要影响素为过敏、感染、气味刺激和早产(OR=1.72,95%CI:1.42。2.08),3。5岁组的危险因素增加了性别(OR=1.18,95%CI:1.03-1.35)、低出生体重(OR=1.69,95%CI:1.17~2.44)和剖宫产(OR=1.26,95%CI:1.10~2.45):_6~14岁组的危险因素增加了年龄(OR=O.97,95%CI:0.95~O.99)、民族(0冠=1.61,95%C7:1.26一,2.06)和迁居(O露=1.68,95%Chl.39-2.03)。结论中国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过敏、感染和其他环境因素,其机制有待进一步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与鼻咽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对过敏及喘息发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2—2004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就诊的呼吸道疾病婴幼儿223例,包括肺炎组82例,毛细支气管炎组65例,反复喘息组76例。取患儿鼻咽分泌物,分离培养RSV等7种较常见病毒,并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3组间病毒检测阳性率不同(P<0.05),RSV检测阳性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3组患儿鼻咽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不同(P=0.000),反复喘息组高于毛细支气管组及肺炎组(均P<0.01)。 结论RSV是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喘息和肺炎的主要病原。RSV等病毒感染并不促使过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哮喘常用药物及治疗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系最有效的抗炎药物,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如白细胞三烯(白三烯)及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微血管渗漏;抑制细胞因子生成;抑制炎症细胞迁移和活化;增加气道平滑肌对β2激动剂的敏感性。吸入用药:目前吸入治疗常用的糖皮...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文献报道哮喘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为研究探讨成人哮喘,1989年~1992年我所对22例成人哮喘患者进行喘乐宁雾化吸入前后的肺功能观察,并对基础肺功能指示通气功能障碍程度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哮喘治疗药物的进展 在上世纪50年代,哮喘治疗只是局限在缓解支气管痉挛的药物方面,肾上腺素因为能起效迅速、缓解严重的哮喘发作,所以成为最受欢迎的药物。而同时也认识到全身激素的应用对缓解严重的、致命的哮喘发作有所帮助。 70年代开发出了茶碱类药物,把它作为哮喘的急性发作和维持治疗用  相似文献   
77.
哮喘持续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8.
儿童哮喘流行病情况简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患病率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哮喘患者1.55亿,至2000年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委员会又根据在80个国家流行病学研究中收集到的标准化数据估计全球患者有3亿。这并不意味着哮喘发病率增加1倍,只是指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哮喘的发病率均有明显增加,由于世界各地报道的患病率因调查地区和  相似文献   
79.
硫酸镁和喘乐宁治疗儿童哮喘的肺功能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京  陈育智 《北京医学》1995,17(5):289-290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12例临床诊断螨过敏性儿童哮喘伴或不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应用标准化屋尘螨提取液皮下注射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记录每次免疫注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监测每次变应原注射前及注射后30分钟PEF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1年的治疗观察,112例患儿共注射2 649次,共发生全身反应15/2 649例次(0.57%),局部不良反应436/2 649(16.46%).其中速发全身反应11/2 649例次(0.42%),均为Ⅰ级,包括咳嗽、胸闷、喘息发作、皮肤瘙痒、荨麻疹及头痛;迟发全身反应4/2 649(0.15%),包括胸闷、喘息、荨麻疹及鼻炎;速发局部反应432/2 649(16.31%),绝大多数为轻度局部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肿胀(d<5cm),皮肤痒,仅有3例次局部红肿(d>5cm),未发现1例严重全身反应.注射前后30分钟的PEF平均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27周后及1年的PEF与注射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螨过敏性儿童哮喘及变应性鼻炎患儿对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的耐受性良好,治疗安全,治疗后的肺功能PEF值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