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中医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的影响,为KOA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本院骨伤科诊治KOA患者158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温针灸进行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康复量表评分(LKSS)对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L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能够有效降低KOA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在KOA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接受阿替普酶(a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2例,分为H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A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B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合并脑梗死组(C组)、无HHc和高血压的脑梗死组(D组).比较各组患者血压、Hcy及预后情况,并分析溶栓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患者收缩压、Hcy显著高于B组、C组、D组(P<0.05);与其他三组比较,A组患者的预后不良率最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cy、收缩压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型高血压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3.
粘附分子与AR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间质粘附作用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近年的研究表明粘附分子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粘附分子的种类、特性及其在ARDS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4.
粘附分子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间质粘附作用的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近年的研究表明粘附分子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粘附分子的种类、特性及其在ARDS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PVNB)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单纯全身麻醉,术后静脉自控镇痛;B组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后连续硬膜外镇痛;C组超声引导下连续PVNB复合全身麻醉,术后连续PVNB镇痛。记录麻醉前(T0)、椎旁或硬膜外给药15 min后(T1)、气管插管后(T2)、切皮后5 min(T3)和术毕(T4)的MAP和 HR。检测术前、术后2、12、24和48 h血清皮质醇及C‐反应蛋白(CPR)的浓度。记录术后2、12、24和48 h的 VAS疼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及镇痛相关并发症。结果 B、C组 T2‐T4时的 MAP和 HR低于 A组(P<0.05),C组T1‐T4时的MAP和 HR高于B组(P<0.05)。B、C组术后各时间点皮质醇、CRP浓度均低于A组(P<0.05),VAS评分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A组(P<0.05)。A、B、C组出现镇痛相关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5例、3例、0例。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PV NB或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均能有效减轻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66.
陈肖 《浙江预防医学》2001,13(11):60-61
妥布霉素为第二代氨基糖甙类广谱抗生素。国外对0 3%妥布霉素点眼液已有研究报道 ,并应用于临床。由于抗菌谱广 ,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1] ,且具有安全、舒适的特点[2 ] 。我们用由南京药物研究所及嘉兴药业公司共同研制生产的 0 3%妥布霉素点眼液对 30例细菌性结膜炎和 30例细菌性角膜炎进行治疗 ,取得了同样满意的疗效。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999~ 2 0 0 0年期间疗养就诊的病人按性别、年龄、病情进行配对随机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6 0例 ,细菌性结膜炎和角膜炎各 30对。病人的年龄为 2 8~ 72岁 ,平均 5 0岁。其…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的抗原表达特征和功能标记物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56例初诊AML患者临床样本以及24例健康对照样本中的NK细胞表面标记物以及其功能指标,包括激活性受体NKG2D、NKP46、DNAM-1和杀伤标记颗粒酶B、穿孔素.结果:56例AML患者参照W...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NRF2基因启动子-617C/A多态性对内毒素(LPS)刺激下酒精性肝病(AL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82例ALD患者的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同时应用基因测序法检测NRF2基因启动子-61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并根据基因测序的结果,将患者分为非突变组(CA和AA)和突变组(CC),以逆转录PCR (RT-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LPS刺激下PBMC中NRF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p、1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82例患者NRF2-617位点C和A的频率分别为65.9%和34.1%,其中50例(CA:44例;AA:6例)存在突变,32例为非突变(CC).突变与非突变组间比较肝功能、T细胞亚群分布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PS刺激后,突变组PBMC中NRF2 mRNA表达明显低于非突变组(P<0.05),而TNFα、IL-1β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非突变组(P<0.05),IL-10 mRNA及蛋白表达虽高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F2基因启动子-617位点C→A突变下调LPS刺激后ALD患者PBMC中NRF2的表达,并加剧促炎反应.  相似文献   
69.
超薄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分区切削治疗超高度近视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超薄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分区切削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矫治超高度近视(等效球镜度数-10·00D以上)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2例(206只眼)术前屈光度(等效球镜)-10·00~-26·00DS,平均-13·4±-3·9(DS)近视患者用超薄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分区切削的LASIK治疗,随访6~12月。结果术后1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者176只眼(85·4%)。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高于或等于术前矫正视力者201只眼(97·6%),其中高于术前者62只眼(30·1%);而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2行者5只眼(2·4%),其中3例为不规则散光,2例为偏心切削。未发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2行以上的病例。术后平均球镜度数降至+0·68±1·05D,角膜屈光力(K值)下降至34·63±1·72D。结论超薄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分区切削的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预测性。但对于屈光度数太高角膜偏薄者,术后可能会残留一些屈光度或采用晶状体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32.5—33%低温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利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16h后再行气管内滴注LPS的方法建立ARDS模型。34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常温组(NN)、生理盐水低温组(NH)、ARDS低温组(AH)、ARDS常温组(AN)。观察气管内滴注前(基础值)、达到ARDS时、ARDS后1、2、3各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ARDS后3h处死动物,开胸取右肺上叶作肺形态学观察,取左肺计算湿重/干重(W/D)比值,并采用溴甲酚绿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蛋白的含量。结果 AN、AH组滴注LPS后PaO2/FiO2比值逐渐下降,在ARDS时、ARDS后1、2、3h较基础值和NN组相应时间点相比降低非常明显(P〈0.01)。AN组PaCO2在ARDS时、ARDS后1、2、3h较基础值升高非常显著(P〈0.01)。AH组PaCO2在ARDS时、ARDS后1、2h与基础值和NN组相比升高显著(P〈0.05);在ARDS后3h与基础值及NN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AN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AH组BALF中白蛋白含量、左肺W/D较AN组降低明显(P〈0.05);且与N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组织病理显示AH组肺泡壁充血增厚,肺间质和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浸润均较AN组减轻。结论 低温对大鼠内毒素性ARDS有一定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