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正常心肌灌注及心肌造影,研究超声造影心动图评价心肌组织各向异性特点的价值。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能量成像,二次谐波成像,间歇式超声成像技术对12只犬进行静脉心肌造影,造影剂为自制氟碳(C3F3)造影剂,测量造影前,后左室心肌象素视频密度值及其差值。结果:正常心肌及心肌造影的彩色象素视频密度值(PVI)在心室壁的不同节段具有不均匀性且差异显著(P<0.0001)。正常心肌造影后和造影前的彩色象素视频密度差值在心室壁的不同节段具有不均匀性,且差异显著(P<0.0001)。正常心肌象素视频密度值差值均在35个彩色象素单位以上。结论:正常心肌及心肌造影的彩色象素视频密度在心室壁的不同节段具有不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心肌本身结构和超声成像技术基础所决定的。MCE能够敏感而准确地判断正常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UNB)在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4年8月期间连续收治454例乳腺癌,超声判断腋窝淋巴结异常行UNB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54例行新辅助化疗;100例腋窝淋巴结UNB后行手术治疗,评价超声及UNB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假阴性率。结果454例超声影像学腋窝淋巴结异常乳腺癌患者UNB转移率为70.9%,阴性率为29.1%;100例腋窝淋巴结UNB后行手术治疗患者转移率为25%;13例淋巴结纵横径比值(L/T)≤1.5且淋巴结纵径>1 cm患者转移率为92.3%;UNB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4.1%、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86%、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1.3%、假阴性率为18.7%;UNB判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 Kappa值为0.685;其中UNB取材2针与3针的上述6项指标分别为50%与77.8%、100%与100%、77.8%与92.5%、100%与100%、71.4%与89.7%、28.6%与10.3%,UNB取材3针相比2针与术后病理一致性分析显示,Kappa值为0.822/0.526。结论超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UNB可准确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UNB取材3针相比2针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白玲  李兆云  张茂山  陈翠京  庞月 《军事医学》2023,(6):465-467+480
目的 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常规超声声像图特点、超声造影表现及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53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患者的超声表现及穿刺活检结果,其中6例行超声造影。结果 53例中,原发灶胰腺来源42例,胃肠来源11例。原发灶与肝转移同时诊断39例(73.6%)。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超声表现主要为多发、不均的高或低回声实性占位,与病灶最大径>3 cm组相比,≤3 cm组肝转移灶在血流信号检出率上显著不同,两组在病灶的形态、边界、回声、均匀性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超声造影特点多为动脉期整体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低增强。超声引导下1次穿刺活检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均可提供明确病理诊断及组织学分级。结论 不同大小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肝转移灶超声声像图表现差异不大,较大的肿瘤更易检测出血流信号,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简单、安全、准确、微创。  相似文献   
14.
实时超声利用肺实变作为声窗诊断发现肺部肿物的应用日益广泛,我们应用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技术开展了肺部肿物特别是周围型肺部肿物穿刺活检病理取材,大大提高了超声在肺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我们对在2003年1月-2004年1月所有肺部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共40例作一报道,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超声造影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学对比剂不断发展,声学造影成像技术和定量分析技术不断出现新的突破,超声造影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超声造影配合新型超声显像技术在肝脏肿瘤方面的应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肝脏肿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间质肉瘤(stromal sarcoma of breast,SSB)的超声影像特征,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术前影像学检查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的SSB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发现左乳肿物2年余就诊,B超检查、乳腺钼靶X线检查、MRI检查均报告:左乳实性结节状占位性病变,BI-RADS 3级,纤维腺瘤可能。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左乳纤维囊性乳腺病伴间质肉瘤(低级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Ki-67 50%~60%。1周后行左乳改良根治术。随访9个月无复发。结论 SSB是一种罕见乳腺肿瘤,术前诊断困难,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极似纤维腺瘤,需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随着早期乳腺癌诊断率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转移率不断降低.本研究回顾性研究超声对乳腺癌ALN转移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转移相关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9-01-01-2013-01-0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七医院初治乳腺癌并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患者357例,SLN转移阳性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除(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分析肿瘤T分期、分子分型与SLN转移的相关性,以及术前B超判断乳腺癌ALN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SLN总体转移率21.0%(75/357);T1与T2期患者SLN转移率分别为20.6%(40/194)和23.7%(27/114),SLN转移与肿瘤T分期无关,x2=1.23,P=0.54;Luminal A-like型、Luminal B-like[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阴性]型、Luminal B-like(HER2阳性)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患者SLN转移率分别为35.0%(14/40)、17.6%(25/142)、25.6%(10/39)、22.2%(8/36)和14.3%(4/28),SLN的转移与肿瘤分子分型无相关性,x2 =6.88,P=0.14;B超判断ALN转移的准确性为68.6% (245/357),敏感性为44.0% (33/75),特异性为75.2%(212/282),阳性预测值为32.0% (33/103),阴性预测值为83.5% (212/254),假阴性率为16.5% (42/254);当SLN转移阳性,B超判断ALN转移阳性患者的非SLN转移率明显高于B超判断转移阴性患者,非SLN转移率分别为72.7%(16/22)和14.3%(6/42),r=10.61,P=0.01;B超判断ALN转移阴性患者非SLN淋巴结转移负荷较低,均≤2枚.结论 T1、T2期乳腺癌SLN总体转移率为21.0%(75/357),其转移与肿瘤T分期和分子分型无关;B超可以较准确判断ALN的转移状态;B超判断ALN转移阴性实际转移阳性患者仅有较低的淋巴结转移负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已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的89例乳腺癌患者118个腋窝淋巴结的弹性应变率,比较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弹性应变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118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54个,反应性增生64个,超声弹性应变率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中的诊断的敏感度为90.7%,特异度为87.5%,准确度为90.6%。ROC曲线分析最合适的诊断临界点为2.07。结论 超声弹性应变率是一种鉴别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4例乳腺肿瘤患者,共计110个乳腺病灶进行超声检查,其中良性50个,恶性60个.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80.0%,特异性78.0%,准确性79.0%,阳性预测值81.4%,阴性预测值76.5%;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肿瘤敏感性83.3%,特异性94.0%,准确性88.2%,阳性预测值94.3%,阴性预测值82.5%.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诊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均较常规超声诊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16,P=0.001).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病灶定性诊断上较常规超声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17岁,因发现肝占位2d来我院就珍.查体:剑突下可触及肝肿大,表面凹凸不平.脾大,轻压痛,边界大小触及不清.超声检查:肝界明显增大,上界达第4~5肋间,肋下2.2cm,剑下4.0cm,肝内可见弥漫分布的不规则高回声占位(图1),相互融合,部分占位内可见少许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较大的位于肝右叶,约12.0cm×4.9 cm×10.6 cm,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少许血流信号.门脉主干内径1.1 cm,门脉主干内可见高回声充填,范围约4.6cm×1.1 c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边缘可见血流信号.胰腺体积增大,胰头厚3.9 cm,胰体厚2.0 cm,胰尾厚3.6cm,回声明显高低不均,于胰头旁可见一低回声实性占位,大小约5.3 cm×3.9 cm×7.0cm,边界欠清,回声不均,与胰腺无明显界限,CDFI示可见血流信号.脾脏明显增大,厚约8.6 cm,长约21.3 cm,内界正中线右侧1.0 cm,下界平脐,脾内回声不均,可见弥漫的高回声占位,近脾门明显,相互融合,形态极不规则(无法测量).脾静脉血流通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