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5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288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64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790篇
内科学   568篇
皮肤病学   119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3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625篇
综合类   1946篇
预防医学   73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690篇
  8篇
中国医学   665篇
肿瘤学   23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372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263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4篇
  1964年   7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Y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表现与遗传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对720例检查者实施染色体分析,其中有34例存在Y染色体异常,主要表现为不良孕产史、性别畸形、无精子症等.说明人类Y染色体异常通常会导致男性性发育异常或生殖异常等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总结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治疗的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5例(94.4%),女8例(5.6%);年龄35~79岁,中位年龄58岁。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组106例和非手术综合治疗组37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治疗、随访及生存情况;生存率及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143例晚期喉癌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67.9%。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晚期喉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有年龄、临床分期、T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等(P值均<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T4期、临床Ⅳ期患者采用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5年生存率分别为62.2%和59.5%,明显好于非手术综合治疗的18.2%和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晚期喉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治疗方式等。对于临床Ⅳ期、尤其是T4期患者,采取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93.
踝关节骨折脱位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1989年至1993年,我科对65例踝部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将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及其效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男44例,女21例。年龄15~52岁,平均30.4岁。开放性骨折脱位10例,其余为闭合性损伤,陈旧性踝关节骨折脱位3例,双踝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54例,外踝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10例,外踝骨折伴下胫腓分离内侧副韧带断裂1例。右侧30例,左侧35例。就诊时间2 h-9月。平地行走不慎摔倒伤及踝关节13例,骑自行车与他车撞击或不慎倒地伤及踝关节37例,行走和骑车被他车撞击致伤8例,砸伤4例,坠落伤2例,绞轧伤1例。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防治酒精致多脏器损伤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多次灌胃给予56%红星二锅头白酒(15 mL·kg-1)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将12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0.026 g·kg-1)、葛花-枳椇子(配伍)高、中、低剂量组(29.2、14.6、7.3 g·kg-1)、葛花组(19.5 g·kg-1)、枳椇子组(19.5 g·kg-1)共8个组,每组15只,动物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10 mL·kg-1预给相应药物3 d,从第4天开始,给药1 h后按15 mL·kg-1灌胃二锅头白酒,空白组给予相同体积去离子水,记录小鼠醉酒和醒酒时间,连续给药给酒3 d,末次给药1 h后摘眼球处死;气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乙醇脱氢酶(ADH)活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升高(P<0.05),胃黏膜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升高(P<0.01),IκBα mRNA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组、配伍高、中剂量组、葛花组醉酒时间延长(P<0.05),配伍高、中剂量组醒酒时间缩短(P<0.05),配伍高剂量组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高、中剂量组胃黏膜中ADH活性升高(P<0.05),配伍各剂量组、葛花组肉眼损伤评分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葛花组病理损伤评分降低(P<0.01),各给药组血清中IL-6表达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表达降低(P<0.05),配伍高、中剂量组血清中TNF-α表达降低(P<0.05),各给药组胃黏膜组织NF-κB p65 mRNA表达降低(P<0.05),奥美拉唑组、配伍各剂量组胃黏膜组织IκBα mRNA表达增加(P<0.05);与高剂量组比较,配伍低剂量组与枳椇子组醉酒时间缩短(P<0.01),葛花、枳椇子组醒酒时间延长(P<0.01),配伍中、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乙醇体积分数升高(P<0.05),配伍中、低剂量组、枳椇子组肉眼损伤积分增加(P<0.05),配伍中、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1),配伍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含量升高(P<0.01),葛花组与枳椇子组胃黏膜组织IκBα mRNA表达量降低(P<0.05);与配伍中剂量组比较,枳椇子组醉酒时间缩短(P<0.05),葛花组醒酒时间延长(P<0.05),葛花组、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1),配伍低剂量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血清中IL-1β含量升高(P<0.05);与配伍低剂量组比较,枳椇子组病理损伤积分增加(P<0.05)。结论 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能起到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防治作用,可能与抑制胃黏膜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且配伍高剂量组药效最佳。  相似文献   
95.
通过建立健全医院层面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医疗器械供应链预警机制,进行医院内外部动态管理,以信息化提高供应链可视性,可实现医疗器械供应链弹性管理。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确保供应链稳定性和可恢复性,进而提升医院应急防控能力,最终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96.
97.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需开胸行手术治疗,这对其正常的呼吸循环生理会产生较大影响,且手术创伤大,时间较长,对患者手术耐受性有较高要求。高龄患者由于各脏器机能衰退,还常有合并症存在,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手术的风险也较大。但年龄不是能否手术的决定性因素,高龄更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只要我们根据高龄患者病理生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正确处理术前术中术后各环结的问题,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我科1990—06~2000—05共手术治疗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10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溶栓素的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超滤法截留分离 ,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去除核酸 ,弱阴/阳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层析组合法精细分离溶栓素。结果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结合显示最终纯化产物为一条染色带 ,纯化倍数为 144 .83,回收率为 38.6 6 %。结论 :溶栓素的纯化工艺基本体现了工业生产工艺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
李国红  陈绍萱 《广西医学》2001,23(1):189-190
肾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重要器官,它的质变直接影响体内的代谢及毒物的排泄,体内有氮产物的潴留,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与有效地控制,最后导致肾功能衰竭(肾竭).当前,该病在治疗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晚期主要靠血液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且费用昂贵.为此,探讨营养治疗肾衰,改善患者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辅助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0.
溶栓素的纯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溶栓素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超滤法截留分离,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去除核酸,弱阴/阳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层析组合法精细分离溶栓素。结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结合显示最终纯化产物为一条染色带,纯化倍数为144.83,回收率为38.66%。结论:溶栓素的纯化工艺基本体现了工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