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血清胱抑素C(sCysC)在成人重症患者中预测急性肾损伤(AKI)诊断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入住广东省人民重症医学科(ICU)的重症患者198例.以KDIGO标准为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AKI组和AKI组(包括轻症AKI组和重症AKI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uNAG、sCysC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G)评价2种生物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AKI的诊断和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 198例重型患者中有51例发生AKI,AKI发生率为25.8%.(2)AKI组患者uNAG、sCysC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 19例患者发展为重症AKI(9.6%),重症AKI组uNAG、sCysC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和轻症AK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 uNAG、sCysC单独及联合预测AKI的AUC分别为0.743、0.716、0.781,预测重症AKI的AUC分别为0.893、0.891、0.929,联合标志物预测AKI及重症AKI的AUC均高于单独标志物.(4)整个研究队列中,住院病死率为7.1%,AKI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AKI组(P<0.01).uNAG联合sCysC预测AKI患者住院死亡的AUC为0.947,高于单一标志物(uNAG为0.905、sCysC为0.861).结论 uNAG和sCysC是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KI及预后的敏感指标,两者联合检测能够更好地预测重症患者发生AKI和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治疗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利奈唑胺治疗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5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利奈唑胺治疗的痊愈率为36.2%(21/58),有效率为67.2%(39/58),细菌清除率为65.5%(38/58),生存率为84.5% (49/58),病死率为15.5%(9/58).其中确诊后用药组病死率为32.0%,经验性用药组病死率为3.0%,经验性用药组与确诊后用药组比较病死率明显较低(P =0.0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 (2/58),不良反应轻且不影响治疗.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重症患者治疗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比10.0%与23.4%高渗盐水(HS)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颅内高压患者26例随机分成10.0%HS组与23.4%HS组,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推注10.0%或23.4%HS,推注的氯化钠总量均为7 g,用药前至用药后6 h内,持续监测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中心静脉压及每小时尿量,用药前及用药后6 h查血生化,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10.0%HS组与23.4%HS组,在30 min及1、2、3 h ICP与基础水平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在以上各时间点降低颅内压幅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h后均恢复到基础水平;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 10.0%或23.4%HS均可有效降低颅内高压,其降低颅内高压效果与单次静脉推注的氯化钠总量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HS)对大鼠脑缺血致脑水肿及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制作大鼠永久性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3%HS组、10%HS组、生理盐水(NS)组,每组18只.于缺血6 h起,三组大鼠分别静注3%HS、10%HS或NS,均为0.3 mL/h,持续24 h.干预结束后测定缺血侧大脑含水量(BWC),干预前、后测定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血生化及血浆晶体渗透压等.结果 与NS组比较,干预后3%HS组、10%HS组BWC、NSE、S-100明显下降(P均<0.05),血钠、氯浓度和血浆晶体渗透压明显升高(P均<0.05);3%HS组与10%HS组BWC、血生化、血浆晶体渗透压、NSE及S-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HS和10%HS均可有效减轻脑缺血大鼠脑水肿,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45.
免疫细胞凋亡与脓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脓毒症是由于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据统计[1],美国每年有75万例脓毒症患者,其中约22.5万人死亡;脓毒症尤其是严重脓毒症其入院率、死亡率更是逐年攀升[2].因此,深入研究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以找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炎症因子"爆发"是目前脓毒症发病机制的主要理论之一,但这个基于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并未给临床治疗带来所期望的福音.在几个临床试验中,针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IL-1)的特异治疗以失败而告终[3],因而人们对过度炎症反应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在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4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入院24 h内血糖监测结果和既往病史分为3组:应激性高血糖组(SH, n=15)、糖尿病组(DM, n=10)和正常血糖组(NG, n=19)。确诊24 h内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 比值、Th1/Th2比值和。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 (HLA-DR)表达率,记录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并随访28d临床结局。分析应激性高血糖与免疫功能变化及28 d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组死亡率高于糖尿病组(53.3% vs 10.0%)和正常血糖组(53.3% vs 21.1%);应激性高血糖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其余两组; HLA-DR活化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和正常血糖组(P<0.05);CD4+/CD8+比值亦低于其余两组;死亡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HLA-DR% (65.33±12.34 vs 91.54±9.89) 和Th1/Th2比值(5.54±2.81 vs 8.97±4.93)显著低于存活组。结论: 脓毒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与免疫功能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经口留置螺旋型鼻肠管的可行性。方法:11例不适合经鼻置管的危重患者,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经口插入螺旋型鼻肠管,24h后行床边X线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管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结果:幽门后置管成功率为73%(8/11),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置管并发症。结论:对不适合经鼻置管的危重患者,可以采用经口留置螺旋型鼻肠管的方式替代。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Ⅱ)对人心房肌细胞快速内向钠电流(INa)、超速激活的延迟整流性钾电流(IKur)、内向整流性钾电流(IK1)、瞬间外向钾电流(Ito1)和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及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左房房性心动过速(房速)三维电磁导管标测系统(Carto)系统标测特点及射频消融价值.方法 9例左房房速患者,应用Carto系统标测左心房,实时重建左房三维电解剖图;根据电解剖图,判断房速类型局灶性或大折返性房速;于心房最早激动点处或折返环的关键峡部消融.结果 9例患者中共有10个房速.在冠状静脉窦(CS) 电极中、远端或近端均记录到相对提早A波;9个房速为局灶性房速,激动图显示最早激动点位于肺静脉口部(5个)、左房后壁(2个)、左心耳口部(1个)、左心耳体部(1个);1个为大折返性房速,折返经过右上肺静脉口部与卵圆窝之间关键峡部.8个局灶性房速在上述最早激动点处消融,均成功终止房速,1个左心耳体部房速消融失败;大折返性房速于关键峡部行线性消融,获成功;随访6~30个月,其中1例局灶性房速术后次日复发,再次消融成功;无并发症;成功病例手术时间为90~140 min,X线照射时间为8~16 min.结论本组结果提示,应用Carto系统标测左房房速,判断房速类型准确、快速;指导消融安全、有效,可减少X线照射时间,进一步提高消融成功率,特别是对于常规方法消融失败病例尤有帮助.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综合ICU内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重症患者.置管后24 h行床边X线评估,管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APACHE Ⅱ评分、治疗措施及药物使用等.按置管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置管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入选患者共508例,男性337例,女性171例,年龄(62.0±19.2)岁,APACHE Ⅱ评分为(21.9±7.3)分,205例置管成功,303例失败,置管成功率为40.4%.单因素分析表明APACHE Ⅱ评分≥20分、应用促胃动力药与镇静镇痛剂及儿茶酚胺类药物、存在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等,为影响置管成功的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PACHE Ⅱ评分≥20分、应用促胃动力药及镇静镇痛剂等,为影响幽门后置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螺旋型鼻肠管总体置管成功率仍偏低,APACHE Ⅱ评分≥20分、应用镇静镇痛药和儿茶酚胺类药物、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患者,置管成功率较低,使用促胃动力药可提高置管成功率,而年龄、性别对置管成功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